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借力网络力量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


  摘要:培育创建健康网络教育,理性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正确地使用网络,提高学校教师德育职能是关键。根据学校实践,加强教师网络道德建设,进行德育智能化管理,实施建立班级网页,开辟网上心理健康家园,借助网络资源,开拓教化学习新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等举措,探讨网络环境下学生道德思想建设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环境;学校德育;实效
  一、身正为范,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网络道德建设
  1、重视培养教师的网络道德素质。对教师进行网络培训,培养一批会制作计算机课件和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人才,充分发挥校园网巨大潜能。教师的处事为人、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如果教师对网络知之甚少,对上网行为一味深恶痛绝,是"从未上过网的古董老师",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若他们强行制止学生上网更易激起学生的强烈逆反心理。
  2、加强师资队伍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加强师资队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势在必行,建立一支能适应网络时代思想工作的教师队伍。邀请中小学思想道德领域的专家作网络时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报告,邀请技术专家作网络平台管理、网络安全或网络信息过滤等方面的技术讲座,了解相关理论前沿,交流经验,提高教师对网络道德建设的认识。每个老师都要正视网络时代学生需要引导的严峻现实,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深入了解网络,切实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利用无限的网上资源学习网上教育方法,能够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和疑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1]。
  3、充分发挥老师网络教育能动性。建立健全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中心,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与过滤,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势利导,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意识,培养健康的上网人格,不断提高学生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自律、抗诱惑能力。网络不仅丰富了德育教育的资源,也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学校建设德育主题网页,围绕德育目标,根据网络的特点,以网络的形式建设资源库,组织德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通信能力和信息存储能力,电脑的多媒体威力,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有效的教育。特别是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负责到底,及时更新信息,定期解答学生的疑问,与学生进行详细的交流。
  二、借力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德育管理智能化
  1、安装CMIS校园管理信息系统,为学生配发IC卡,学生在校生活和学习借助"一卡通"可以自主完成图书借阅、绿色网吧、就餐、购物等一系列校园活动,这有助于对学生的自律和规则意识的培养。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一卡通"功能可以得到极大的扩展,IC卡上记录了学生的尽可能多的信息,如学号、姓名和班级,家庭情况。还有学业成绩、获得学分;做过的好人好事、获得荣誉和违纪扣分情况等等。从而建立个人信用卡制度,根据IC卡上的记录和分数,如果记录好的可以享受免费上绿色网吧、优先购物等优先权,否则不能参加评优评先或不能参加某项文体活动,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德育工作更加智能、更加有效。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建学生心理档案,对优秀生和个别生指导,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立校园班主任工作网络。首先我们建立起网上班级,在网上成立组织,可以在网站上直接办理相关事务,可以进行队务公开,新闻展示等等;其次,我们要建立班级论坛,让学生在论坛里就各种议题各抒已见,百家争鸣。同时,在论坛里实行等级积分制,让遵守网络道德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积分及较高的等级,以鼓励他们遵守网络道德;再者,我们可以建立学生博客,让学生自己撰写自己的成长故事,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及感想;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爱玩游戏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当学生浏览这些网页内容时,也在进行自我教育,这些网络以丰富多彩的网页内容,既为学生增添一个广阔的活动天地,丰富学生知识,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充分发挥了德育的隐性功能,潜移默化育德。
  3、利用现有的家校通系统和网络系统,构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平台。我们可以在上面共同研究和探讨教育的热点问题,交换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讨论和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有的放矢,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
  三、开拓创新,实施多种形式网络教育
  1、建设校园网站。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培养文明健康风气的地方,应综合教育信息技术力量和有效资源为未成年人教育服务,积极创办校园网站,积极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通过开办校园网络文学、班级或个人网站比赛、网上知识竞赛等各类积极健康的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科学用网,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的创新和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主力军作用[2]。
  2、开辟网上心理健康家园,疗救学生网癔之症。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教育的终极方向。有许多未成人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迷恋于虚拟的网络生活,导致犯罪,甚至酿成悲剧,大多是心理健康出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网瘾"需要用网络医治。教师可以将知名的心理健康网站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寻找更为隐秘的帮助,也可以利用本校的网站,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网络服务。在网站上开辟一个专门的空间,如聘请心理辅导专家作为网络心理辅导员,提供在线心理辅导;让上网成瘾的青少年现身说法,起到教化作用;开设心理教育专家心理健康视频讲座;开设网上心理咨询室,提供在线心理咨询;开辟专栏,疏解学生学业、生理、亲情友情等方面的壓力、烦恼和矛盾。
  3、学以致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为了转移学生沉溺网络游戏、聊天的视线,我们教师是否也要把这些视作"洪水猛兽",堵住它,抑制它,我想这绝不是好办法,一些学生对网络游戏、聊天的痴迷用强硬的手段是难以掌控和扭转的,唯有因势利导,正确的疏导和引领或许才能创造出别样境地。信息技术老师可以发挥自己专长,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技术比赛,如学生网站、个人网页、flash制作、小课件制作等比赛,甚至有的还可以开发益智的电脑游戏,为学生提供展现信息技术水平的园地。任科老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上网提交创作的作文、书法、图画、漫画、摄影、歌曲等,由师生进行网上评价,分出等次,这些张扬个性、富有青春气息的活动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喜爱。
  网络时代日新月异,每个学校每位教师利用好网络,真正抓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增强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积极发挥网络育人的优势,我们坚信网络教育这个支点,一定能撑一片晴朗天空。
  参考文献
  [1] 朱荣林. 深化网络道德教育 提升校园文化内涵[J]. 上海教育科研,2005,(08):40-41.
  [2] 崔景贵. 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 中国教育学刊,2001,(05):30-33.
网站目录投稿: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