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坚持了六年。这六年中,我从一个前台做到了人力资源招聘经理。从一个新员工成长为一个中层干部,我不知受了多少来自内部的委屈和外部的压力,但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为了所谓的职业理想,为了将来能华丽转身,"忍"字当头。非常喜欢一句歌词:"昨天的你,可曾想到昨天的未来如现在。"我有时做梦都会梦到自己下一份工作的场景:那一定是坐落在这个城市的CBD,同事之间除了工作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有季度奖金、年底分红……终于,六年后,我和领导大吵一架后,换了份新工作,可是却没有梦想的那样美好,一切照旧,依然重复着上一家单位的故事。这种未知感比毕业那会儿的茫然还要仓皇无奈。真实的自我在哪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动的时代。工作的变动,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也难怪,工作不仅是我们参与社会的途径,也是塑造自我、体现自我价值的路径。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找一份好工作。可是如何界定"好工作"呢? 已经大学毕业快一年的罗星,仍然在家待业。他说,如果找不到好工作,宁可在家做直播,也不想去那些"小作坊"当跑堂的。但是好工作又对求职者的要求很高,没有两全其美的好事儿。对于未来,罗星不愿意想太多,只过好当下就够了,反正父母也能养得起自己。 每年毕业季,很多优秀的大學生都会想去那些赚钱的行业或大公司。当然,进这些公司很难,因为竞争很激烈。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选择并不难,因为你不需要去思考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并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独立的选择。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走常规的路,积累一些职业经验也是必要的。 有一些人,在大公司有了一定工作经验以后,也开始困惑:这个工作真正是我想要的吗?我真的要以这种方式过一生吗?很多人由此开始了艰难的职业转型。当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完成了,或者正在进行职业的转型。 从事银行贷款审批的孙强,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在银行工作,流水线的工作让他早就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于是,他利用闲暇时间开始在天涯论坛上写网络小说,坚持了五年的时间,点击率直线上升。于是,他毅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从一位银行职员变成了一位作家。类似孙强这样的转型,跨度还是很大的,属于少数人群。大多数人职业转型还只是从一个公司的部门换到了另一个部门,最大的跨度也只限于换一家公司。无论何种转型,所经历的心理历程是类似的。 职业转型绝不是找一个能赚更多钱,有更大职业发展的工作那么简单。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在公司做管理,这是一个自我;在学校做老师,这是一个自我;在机关做公务员、创业或者做一个自由职业者背后,都有一个自我。这个自我关系到别人怎么看待我们,我们怎么看待自己,也关系到我们会怎么行动、思考和感受。所以,职业的转变过程,就是新旧自我更替的过程。而这,也是职业转变最难的地方。 我的堂姐在一家IT公司做产品。产品的工作需要进行很多的沟通,有时候也要去争取资源,可是她觉得自己不擅长这些,这让她有很多的烦恼。她总对我说,自己是不是选错了职业,是不是更适合做那种有创意的、设计类的工作。我问她为什么这么想,她说,以前做过一个职业倾向测试,好像说自己更适合那一类的工作。 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通过类似职业倾向测验这样的工具,来发现真实的自己,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己来规划自己的职业选择。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也有一个问题,当我们认为发现真正的自己时,我们正在以一种静态的方式看待自我。 我们假设,自我是一个已经成型了的东西,只不过它被类似纱布之类的东西遮住了、蒙蔽了,所以你看不到它。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把遮住自我的纱布拿开,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然后根据这个真实的自我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而实际上,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选择一个可能的自我 与真实自我的假设相反,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提出一个关于可能的自我的理论。这个理论说:与所谓的真实自我不同,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有些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化的自我,有些则是我们非常厌恶的、不愿意去扮演的自我。 这些不同的可能自我,在你的内心展开激烈的斗争。它们好像在对你喊:"选我选我。"你选了其中的一个自我,那另一个自我就会不断衰退直到消失。而职业转型的过程,就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真实的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 如果这个可能的自我在现实中是适应的,那它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变成真实的自我。如果它不适应,那我们可能就要换一个可能的自我,重新做类似的尝试。如果你已经转型成功了,回过头来,你会有一种"一切理当如此"的感觉。可实际上,在萌芽期,这些可能的自我只是你心里的一个念头。 我认识一个朋友小曲,心理学博士毕业后,在一所高校当老师。高校里有她乐于相处的学生、有她热爱的教学工作,当然也会有事业单位里的种种约束。小曲生性自由,不习惯被约束,只想钻研自己的业务,对行政的东西总是不太上心,这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小曲偶尔也会冒出一个念头:要不要辞职,去做一个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 可是当她把这个念头说出来的时候,就遭到包括我在内的周围人的强烈反对。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福气在高校工作的,你只见自由职业者表面上的自由,而没见到他们内里的焦虑和辛酸……当然,那个时候的小曲,也并不是特别想要辞职。一个小小的种子,最开始是不起眼的,它只是躺在安静的角落。 在此期间,小曲也没有只顾着高校这一份工作。她经常在网上发表一些文章,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另一方面她在工作中所受的束缚越来越多,开始变得心浮气躁,经常觉得很疲惫,觉得别扭,做什么事都不顺。这时候,这个偶然产生的念头,就逐渐变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选项。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这个念头是重要的,它像是在冥冥之中提示了你自己要走的路。这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当时的这个念头,只是一个小小的可能自我。 念头的成长需要尝试 一个可能的自我,是怎么从一个念头逐渐成长为一个可能的选择的呢?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个可能的自我是符合你的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它对你有某种特别的吸引力,你对它有某种特别的亲近感。第二个原因,是你需要去尝试它,它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没有尝试,这个可能的自我就不会得以发展。 以往我们会有一种观点,觉得职业转型是先了解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计划,并逐步去完成。可实际上,职业转型是一个试错过程,中间有很多的反复和纠结。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计划通常是派不上用场的。只有尝试的反馈能告诉你,你对未来职业的设想到底是对是错,如果要改进,更现实的路在哪里。 我还记得,我的朋友小曲有了做自由执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念头以后,就开始在外面张罗做一些收费的心理咨询。今天听起来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当时,迈出尝试的每一步,都是对自己心理舒适区的小小的突破。她最开始收费做咨询,甚至有些不好意思,收费也比较便宜,当有了稳定的咨询客户群体之后,才开始按市场价格收费。这个时候,"自由执业的咨询师"才从最初的念头转变成一个清晰的角色,它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尝试都是顺利的。有时候,你需要兜兜转转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一个可能的自我朝理想的自我转变的影子。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自我过渡期。自我过渡期 在这个过渡期,新的自我和旧的自我在一起共存、竞争,逼迫你做一个选择。而你会不断跟自己讨价还价,拖延做选择的时间。这种拖延,既是因为放弃那个旧的自我所带来的损失,更是因为我们对不确定性新的自我的恐惧。这种焦虑,是我们面对结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的。我遇到许多职业转型的人后来都心生懊悔:"我不能再忍忍那个主管吗?""我不能等到年终奖发完再提出离职吗?""我不能等到一切稳定了再转行吗?" 曾见到一个很励志的案例:一位男孩大学毕业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医院的药剂师,因为刚毕业并不清楚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加上在大学期间经历了重大的家庭创伤,以及医学院艰苦的學习让他身心疲惫,同时高息贷款学习也加重了父母的负担,所以虽然之前在医院见习已经了解自己不喜欢药剂师的工作,但为了能留在自己就读的大城市,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他遵循了先上车后买票的原则,选择了病患少、工作较为轻松的医院,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我充电,同时又能积累一些资金。三年后,他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并在读研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越来越清晰,研究生毕业后,又考取了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了高校当老师。这在大多数人眼中,算是一个华丽的职业转型了吧。可是工作几年后,另一个价值观又浮出水面,两年后他选择辞职,去了一家外企做药品研发,现在已是上市公司的副董事长。 其实,许多人只是有职业转型的想法,而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选择,当真正地面对选择时,就会产生恐惧。尤其是在过渡期,旧有的自我和新的自我还在不断地此消彼长,你会一直处于撕裂的、焦虑的状态,直到某个契机告诉你,你不能再逃避你的选择了。这时候,真正的转变来临了。 这就是职业转型的过程,从萌芽期的念头,到不断地尝试,再到新旧自我相互撕扯的过渡期,一直到职业转型的完成。这个过程通常是漫长的,而且有时候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如果不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在你厌倦却不得不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因为没有接受人生的挑战,而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也许,我们在职业的转型中,兜兜转转吃这么多苦,最终想要的,也就是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