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缩水,池子也越来越小,鱼太多了,养不了了。一家仅有十名员工的咨询公司正面临着生存危机。一大早,HR就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商讨裁员的事项。最后老板决定,裁员30%,也就是由原来的十名员工减到七名员工。"裁员这么多,是不是给留下的员工涨点工资?"HR试探老板的口风。"裁员就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再说,现在业务这么少,七个人干十个人的活儿,也没太大的压力。"老板自信满满地说。HR不想反驳,裁员工作還没结束,HR率先递交了辞职申请,走之前留下最后一句话:"有七个人干十个人的活儿的工资等着我呢。"办公室里仅剩下老板尴尬而又礼貌的微笑。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 自从有了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的日子就不太好过。我们暂且把这个罪因归责于互联网吧。但是更讽刺的是,互联网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了。于是,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互联网企业还是实体企业,都纷纷舞起了裁员剑,以减少人力成本。可是工作还得有人来做,如何让更少的人做更多的工作,企业文化、励志鸡汤一地鸡毛。这时,一个公式横空出世,仿佛让在黑暗中摸索的老板看到一丝光亮:让五个人干七个人的活儿,给他们发六个人的工资。 我想,上述咨询公司的老板要是早点算明白这笔账,也不会被HR揶揄得说不出话来。企业付相对少的工资,还让员工干相对多的工作,就像那句广告词: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共赢! 然而,总是有那么一群"杠精"出来挑事儿:五个人干七个人的活儿,这工作量到底是五个人的还是七个人的?要本来就是五个人的工作量,企业为何不直接精兵简政,何必绕这么大个弯弯?要是七个人的工作量,五个人怎么做?996?还是"差不多"就行? 如果五个员工通过996就能多干两个人的工作,怎么保质保量?如果你的企业文化做得好,员工愿与企业共渡难关,五个人能圆满完成七个人的工作量,那凭什么五个员工愿意拿六个人的工资,而不是拿七个人的?如果你的企业文化不仅做得好,而且老板还特别有领袖魅力,你的员工既忠诚能力又强,五个人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七个人的工作量,拿着六个人的工资还心甘情愿,那么企业拿什么保障他们可以一直心甘情愿下去?这么好的员工,会有更优秀的平台愿意出更多的钱把他们挖走。 以一家木材加工厂为例。该企业因业绩增长乏力,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集团董事会决定换掉销售部经理。新经理入职后,分析了一下内外部市场,觉得业绩增长的可能性不太大。于是向董事会建议压缩人力成本,得到批准后就开始下达指标:各地经销处的销售员、客服、采购共计200人,改为150人编制。减员后,对中层业务人员涨薪5%。安抚住已有员工,裁掉已去员工,经财务核算,这项举措为公司带来200万净利润。集团董事会对新经理非常满意。 好景不长,市场业务一再缩紧,销量一降再降,多个经销商纷纷对该木材厂家的后续服务表示不满。已经涨了薪水的各地经销处负责人向总部抱屈: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呀!当时就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才裁的员,可是工作终究需要人来做。最后总部和经销处负责人达成一个临时性共识:招聘兼职人员,比如临时理货员、临时促销员,这样既不用承担过多的成本,也能缓解燃眉之急。 可是年底一核算,人力成本不仅没降,反而增加了。更糟糕的是,由于临时人员对业务不熟练,工作不稳定,导致服务质量大打折扣,最终业绩还是大幅下滑。这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结果还不算是最糟糕的。假设原来十个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四千元,你裁掉了三个员工,剩下七个员工,每位员工现在的工资是五千元。这七个员工要做十个员工的工作量,原来需要支付四万元,现在只需要支付三万五千元,你觉得赚了五千元。可能一开始这七个员工会因为涨薪而高兴,也可以暂时性加班。但是很快,这七个人忙不过来了,而且这七个员工没有竞争力了,因为他们知道,现在七个员工都做不完的工作,企业更是不可能再辞退员工了。没办法,企业只能又回到原点,再招三个人进来。出于成本考虑,往往后来的员工会比原来的员工薪水少一些,假如还按每人四千元发放, 3×4000+7×5000=4.7万元,比之前十个人的成本高了七千元。这还没算上之前裁员的补偿和新招聘产生的成本。而最终的效果呢?新员工由于薪水低,门槛也低,于是之前的七个老员工往往容易以领导自居,处处打压新员工,原来的扁平化的结构容易成为层级结构,效率更不如人意。老板会发现,越招人,人手越不够,人力成本越高。裁员是门学问 笔者从不否认,管理的核心是人,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可是人的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呢?是许多老板都不敢也不愿承认的事实:经营问题。因为经营不好,无法吸引优秀的员工;因为经营不好,员工在企业看不到希望;因为经营不好,对员工的激励只能是负向的;因为经营不好,员工怕被追责而互相推诿。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规律,一旦企业的经营出问题了,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基层员工。比如近期的裁员信息:网约车鼻祖易到裁员数百人,美国EA裁员350人,滴滴裁员数千人…… 深入分析这些企业,都是由于经营问题引起的裁员风波。一家迅速扩张的新零售企业HR说,我们的业务是裂变式增长的,因此我们每年都需要增加百分之三四十的员工。换句话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大规模裁员一定是与当下的经营有关。 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一篇文章《阿里巴巴张勇:管理就是把人当人看》。的确,管理的前提是把人当人看,既不是当作神仙也不是当作傻子。人性总是趋利避害的,管理者不要希望员工会自动自发地工作,也不要指望员工会甘心为企业当牛做马。如果企业真的是经营出现问题,不得不裁员,也请管理者先从自己的思维裁起,要知道,员工裁掉了,再招回来,可能又是一笔成本,甚至付出得更多。 第一,转变思维。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控制成本、减少支出,无非就是降低员工工资、裁员缩小规模、较少设备、租用低价办公楼等等,这是在做减法。通过做减法来控制成本,减掉的不仅是成本,同时也减掉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向心力,减掉了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无限可能性。显然,减法式的成本控制已经不再适用了。那么,我们不妨换个思维,试试加法式的成本控制。任正非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物质薪酬是生存的保障,一定要给他加薪的机会,但是加薪不是无条件的,这样会助长员工贪婪,一定要让员工做出好的结果,拿出高的绩效来交换,有人效,有结果,给员工多少钱都不过分"。 第二,做好裁员规划。即使企业到了不得不裁员的阶段,也一定要做好裁员规划,避免可能产生的风险。裁员目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成的、彼此相关且能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而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规模较大的裁员行动,还要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分阶段的目标,以指导和控制每一阶段的行动。 制订赔偿方案既要关注企业成本,也要考虑到员工承受能力。从企业成本的角度看,当然是尽可能地节约,但这与员工的心理恰恰是矛盾的:企业对员工补偿得越少,员工失业过程中承受的心理压力就越大。虽然优厚的补偿方案远不能弥补员工在裁员中心理上受到的伤害,但企业有责任将这种伤害尽可能控制到最小。 分析裁员的可能效果。规划的最后工作是对裁员的可能效果进行分析。效果分析中,尤其要关注裁员可能带来的负面风险和行为,以及为可能的风险准备应对方案。经验表明,裁员可能会引致一些员工的过激行为,如对执行人员的非礼和人身伤害,到相关的主管部门、新闻机构或政府部门上访、游行等举动。为此,企业在进行裁员前最好对被裁员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必要时可让心理或管理方面的专业机构介入,采用分批进行、心理辅导等相关方法,以减少物理上的冲突。 第三,通过裁员激发内在动力。除了业绩衰败,企业并购和局部业务调整也是大部分公司裁员的要因。即便企业因为业绩不好裁员,也并非像多数人想象的那样,企业快要倒闭了,而多半是企业为挽救下滑而采取的节省成本的正常措施。因此,裁员并非是洪水猛兽,对于裁员,尤其是大公司裁员,国人应该有一个平和、理智的心态。 一个公司好坏的根本区别在于,即使你被裁掉,你还是很热爱那个公司。朗讯曾经裁员八万人,这一次裁员,朗讯投入了八十亿美元善后。员工离开朗讯除了获得了一笔较为丰厚的补偿金外,如果他在三个月内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岗位,还可以享受朗讯提供的就业培训。这种做法,不仅安抚了被裁掉员工的情绪,也让继续留在企业的员工定心。即使有一天分手了,也是一段美好的过往。再反观一些企业,裁员就像丢掉一件旧衣服一样,怎能让员工不心寒? 美国通用电气从上世纪末就接连卖掉与战略方向不符、不能排在所在行业第一或第二的业务板块,即使它还在赚钱,也会剥离。而这样的实例在欧美企业中不胜枚举。并且,对于多数企业来说,这些业务剥离与裁员,往往不仅没有让欧美巨头陷入危机,反而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未来。裁员不仅是对于企业战略的拷问,同样是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拷问。如果管理者足够笃定与坚信,那么裁员潮也许正是助你轻装上阵、再次出发的机会。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纵观历史长河,可以说从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有石油危机、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金融危机……当一些大事发生之时,经济的发展会受影响,有短期波动,但一个鹞子翻身就接着往上走。你何尝见过倒栽葱式的陡然下滑?因此,聪明人会选择做一个理性乐观派,才能不负现在,不畏将来。 总之,企业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在于经营。管理是毒药,经营是解药。企业的利润应该是从市场上来,从创新中来,从效率中来。如果一个企业一门心思地想从员工身上盘剥利润,想让马儿跑得遠还不想让马儿吃草,无论你的管理工具多么先进,你的企业文化多么感人,员工也不会买账。 作者单位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