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的第一个晚自习,我选择了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散文《人生的境界》的视频讲解。 冯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又一次重申了他在《新原人》一书中对于"人生的境界"的定义。他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冯先生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视频看完,我问:"同学们处在哪个境界?"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功利境界"。眼前的少年多数都认为自己进入了"功利境界",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学生们的功利之心并非源于自己的本心的驱动,而是来自家庭和学校功利性的诱导。现实是,很大一部分孩子至今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只是一味地顺从自己并不喜欢的现实,迎合着家长和老师的说教,每天所做功课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所做之功课对自己究竟有何意义,却不甚了解,这般程度上的"觉解",根本谈不上所谓的"功利境界",充其量还处在"自然境界"罢了。 第二天,课堂上讲"病句解析"专题,让我再一次认识到了学生们对学习的"觉解"程度。语病类问题长久以来都是高考的易失分点。近些年,口语和书面用语界限并不十分明显,中小学语文教学又在弱化语法教学,口语的语言习惯很容易误导考场上对正确选项的判定。若不懂语法,又不能清楚的知道常见语病类型,更无相关例句谨记于心,难免会像医者治病,对于病症不能了然于胸,病人诉说不适,就无法做出正确的诊断一样难于判断语言之正误。 其实,进入高中以后,平时训练,加之考试做题,所做病句早已有上百句,多数学生始终缺乏从宏观上分类、总结、记忆的意识。每一次只是为了完成一道题而下笔选择。如此,除了或多或少培养出了一些语感外,再无其它意义了。 于是,我建议学生们去了解语病类型,并记忆一些例句,掌握关键特征,培养语感,从语言的相似性上去判断。很多孩子开始听从我的建议,按照书中所分二十六个小类去整理例句。遗憾的是多数孩子依旧处在尼采所说的"合群期",乐于把个体隐没于群体之中。只是顺从地模仿。按照书中分类,将例句誊抄无误。只有少部分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开始怀疑书中的分类的合理性。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如果对书中分类加以变通、取舍会更加简洁、科学。在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合群期"、"沙漠期"到达了"创造期"。对学习有了自己的见解,有了更高层次的"觉解",这一部分人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复习什么,他们所做的事对自己有意义,他们已经不再是在上一节课,他们是在觉悟的状态下将自己对病句修改的看法进行总结,并且能够对自己今后的病句修改加以指导。这一小部分同学的学习境界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他们清楚的知道为了考出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分数,究竟该如何去努力,目的和方向是很明确的,这部分同学至少已经超越了"自然境界"。 让学生们看冯先生的《人生的境界》,是希望有更多的学生走出"自然境界",有着更高的"觉解"可以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可是,后来的这节病句课,让我意识到,群体"觉解"上的差异必然会呈现出了不同的个体。语文的教育有时候并非是把实际的知识教给所有的学生,再实际的知识因个体"觉解"上的差异也无法实现每个人都清楚明白的理想状态。所以,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不过是非分之想而已。不若稍加引导,侧重于方法论的指导,提升学生自身"觉解"的程度,促其觉悟,不再求人人优秀,坦然接受这种参差不齐的状态。因为,成绩之优劣恰若声音之有高有低,声音只有高低合奏才众音相合,成绩优劣共生才合乎自然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