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量的增长一直是发展事业的第一要务,事业合伙人机制一定要实现企业的增长,否则就没有意义,可以说,事业合伙制作为一项机制制度安排,它的核心功能就是增长。增长战略可以总结成几个关键词:外盯机会、内靠优势、聚焦增长、乘胜追击、人才保障、机制驱动、平台赋能。市场、渠道、要素和管理能力等影响增长 产品或服务市场的规模对增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此外,竞争也能有效地降低成本。苹果智能手机一开始卖得很贵,每台手机都能赚得暴利,小米看到当中的机会后,生产了价廉物美的手机,推动了大规模智能手机需求市场的出现。新技术要突破市场,降低成本非常重要,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做出了一个量化的结论:新技术要实现对其他技术的颠覆,至少要降 30% 的成本。 如何对社会资源、销售渠道更好地加以利用?如果销售渠道太细,就不能接触到广泛的社会资源,业务发展就会很慢。现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多元化,一般的企业在对产品不是很有把握,各方面不是很占优势的情况下盲目进入市场,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机会非常渺茫。 要素资源包括原料、人力资源、资金、关键设备、关键资源、关键部件或元器件等。大產量需要具备大规模原料的可得性,举个例子,为什么中国的茶叶做不大?因为一旦强调产地,就意味着做不大,产地就是空间上的竞争。好茶叶要符合土壤、温度、气候条件等特定因素,产出一定是有限度的。比如西湖龙井的产出量其实非常有限,现在要供应给全国客户是不可能的。如果产能不断扩大,标准控制不住,就免不了做假了。 管理能力实际上就是把要素资源组织起来为客户创造价值,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现在企业的经营场景不同,组织理论也在进化,组织的适应性也很重要。机会识别是对行业的大形势做出判断 从市场的角度看机会识别。不同的市场,机会点是不同的,比如: 新兴市场。市场刚刚形成,牵引市场,迅速形成规模优势。企业这时的战略可能是拼命争取做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尽全力铺市场,美的早年就是规模战略。随着确定性的增强,优势资源逐步加码,能快速形成成本竞争力。 大势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结构还没有形成,实行数一数二战略,以速度、优势、壁垒掌控市场。此时追求市场占有率,快速做大规模,创造资源、机制上的优势等。 成熟市场。市场结构已经形成,出现第一集团军。此时的策略是产品结构优化,创新市场。比如,细分市场(场景)做得越细越好,进而做透一个市场。 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说,洞察力最重要。洞察力是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制胜的法宝,杰出的企业家大都富有敏锐的洞察力。比如马云就善于在机会刚刚出现的时候看清楚大趋势,这时别人还没看清楚,看到的也不相信,如果大家都看清楚了,这个机会肯定就没有了。 宁德时代(CATL)从做小电池再到动力电池,因为它抓住了与宝马公司合作的机会,致力于规模化。CATL是怎么得到合作机会的?松下太强,德国人不愿意看它脸色,于是他们把中国各地的小电池都买回来做测试,发现其中一个 ATL 东莞新能源生产的小电池质量最好。宝马的全球采购就派人去找他们,告诉他们小电池做得好,希望也能做大电池,东莞新能源的老板看到了大好机会,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东莞新能源就在福建宁德进行大幅投入,招募了2000 多名工程师来研究工艺和设备,对外宣传自己在和宝马合作,吸引全球的华人科学家前来合作。宁德时代致力于规模化,迅速做大规模,并且在全球布局,追求产能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就这样发展起来了,2014 年才成立的它,现在已经上市。目前已拥有8000 名工程师,工艺水平较高,生产供给稳定。 这说明什么?真正的大企业,在低潮时押宝趋势,至少成功经历了一个逆周期发展。 市场趋势明显的时候,大家的战略都是趋同的。企业的首席战略官看的书基本是一样的,但洞察力不是学来的,是靠实践和思考得到的。常言说天道酬勤,但除了勤奋,深入思考对于成功也同样重要。 从产品的角度看机会识别。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中高端防止别人逆袭。低端产品要用低端产品的做法,低端产品要像钞票一样,标准,免维护,甚至自我维护。 华为的成长充分说明了从底线攻上来的可行性,当一个行业存在暴利的现象,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别人从下向上进攻时,要有防御手段。海康威视公司据说是中国公司中最早接触到克里斯滕森所说的"创新者窘境"理论的,它的中低端产品就做得非常便宜。所以企业在进入佳境后,一定要考虑降低成本的问题。 从渠道的角度看机会识别。目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趋势不同于以往线上与线下分离的格局,反而更加注重品质的升级、产业链的组织和信息的聚集。为了适应这个新格局,企业对线上和线下重新进行了解构和部署。天猫、京东、苏宁都在积极地实现线上线下的链接与结合。例如,在京东的线上平台下单后,线下可以显示下单地点附近的区域,及时地调货取货,这样提高了仓库的周转率,降低了成本,利用资源的整合解决了许多问题。锁定企业的优势 外延式增长、内涵式增长。企业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应该先把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梳理一遍,因为面对的市场类型不同,需要具备的优势资源要素也不同,所以应当先设计自己的优势矩阵,做好定位。企业要判断一下自己的哪些产品在市场的哪一块占据优势,并针对性地制订资源配置的规划。 中国很多企业早年是靠营销起家的,美的就是这样。家电行业技术的更新比较慢,适合进行规模营销。技术和工程都需要沉淀,靠时间和人才的积累,靠技术和工程取得优势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移动互联网对市场和资源的颠覆在较短时间内就做到了,而对技术和工程的颠覆则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现在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等于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变革的下半场。聚焦增长,乘胜追击 增长有特定的方向。在工业时代,钱德勒曾提出大企业定律:从数量,到区域,到价值链,最后是多元化。这个定律同样适用于信息时代。新型企业确实取代了市场的某些功能,依靠自身实现了从原材料生产到销售,最终再到消费者的商品和服务流程,并将其一体化。这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也印证了钱德勒的观点。先提高产品数量,将产品规模覆盖到区域,再完善产业链,最终实现多元化,这样的增长矩阵步伐稳健,能有效规避风险。 "深淘滩,低作堰"的盈利模式。实际上,暴利会给整个产业带来机会,一旦竞争对手进来,大力降价,原来的市场格局就会被打破。"深淘滩"的意思是要深入挖潜技术和工艺,打好核心产品的基础;"低作堰"的意思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这是安全的经营模式。一味追求暴利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要适时地降价,手机产业就是这样,竞争对手要冲进来的时候,要做好战略定位,不失时机地实行全面降价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人才保障,机制驱动 以责任成果的方式把增长落实到组织层面。内部形成一个"任务市场",针对每一个"任务"明码标价,内部"招标",每个团队可以"揭榜",优先内部团队,可以不拘一格用团队,也可以适当地通过外部招募团队(一流机制、一流人才),训战结合,用战功来评价。这也就是事业合伙人的模式。 小组织、自驱动、低成本、高回报。市场压力是直接传递的,这就可以简化层级,信息也最为准确。根据信息与数据,进行修正和调整。多用机制,少用管理,管理是有成本的,干好干坏,让市场去评价。一些移动互联网企业并不是没有考核,而是用机制代替了一部分考核。 机会牵引人才,人才向机会倾斜。在这些年的咨询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人才误区,就是大多企业把优质资源和人才都放在了老业务区域。一些老板为了确保老业务的利润,把人才和高薪酬岗位都放在老业务区域。可是,如果新机会都让水平差的员工去做,怎么能把握住机会?所以创新业务一定要让公司最优秀的人才去做,要舍得放弃一部分老业务,把人才释放出来。必要的时候,老板必须突围,尤其是企业转型的时候,老板一定要全力推动。 很多公司习惯把优秀人才分配到解决问题的岗位上,然而解决了问题只能维持正常经营,对进一步的发展并无助益,考虑过去是没有意义的,面向未来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 人才的产生依靠实战、实践。人才也需要压力测试,经历危机、失败、逆境或高压后仍然屹立不倒的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时,组织结构有利于产生人才,事业部、综合岗位也能锻炼人才。 人才管理关键在于机制。人才机制要做到: (1)考核与评价分离。对于基层员工,应以考核为主,鼓励英雄主义;对于层级较高的员工,则更注重用价值观来进行评价。 (2)升官与发财分离。升官,可以理解成晋升、中长期等利益;发财,以短期利益为主,达标就拿钱。 华为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是在资源上投放高度聚焦战略,在利益分配上倾向于战略贡献。根据当期"产粮"的多少来确定经济贡献,根据对土壤未来肥沃程度的改造来确定战略贡献,两者要兼顾,没有当期贡献就没有薪酬包,没有战略贡献就不能提拔,这就是以战略为导向的分钱机制。比如聚焦于主航道的市场份额、大客户、格局项目、"山头"项目、未来业务等,通过干部的晋升、配股、专项奖等進行重点激励。 在战略性项目或市场、艰苦的地方、恶劣的战场等去打拼容易得到提拔,这样员工才愿意到新业务区域、艰苦地区去拼搏,这种人才机制才是奋斗者文化的具体体现。 (3)人与事分离。对于人的评价,采取灰度原则,宜粗不宜细。要聚焦人的长处,从众不从贤,尽量保证客观公允的评价态度;对于事的评价,采取复盘的原则,宜细不宜粗。要聚焦于改善,采取较高的标准,从贤不从众,不需要对任何事情的认识都一致。 人才战略培养。准企业家需要决断力,尤其要训练在压力场景中的决断力。靠讲课和案例研究是培养不出人才的,训练和考验一定要结合场景。 中国企业的人才总的来说是以自我培养为主。笔者对训战结合的理解是"用兵不养兵",把人才派到前线去打仗。华为就是这样做的,把战略预备队派到全球去实地作战。训练时制订真正的作战方案,比如要进军某地市场,先把这个市场的情况摸清楚,然后大家做方案,经过讨论碰撞,选出最好的方案付诸实践。 从独木成林到森林的人才驱动。一个企业要想真正壮大,一个必备条件是每个层面都人才济济。中国企业要学美的、万科,这几个企业在接班人文化上都做得很好。美的培养了很多年轻的人才,在岗的人找不到理由不工作,干不好,马上就有人来接替你,变革所需要的人才梯队充足。大部分企业为什么不容易变革?因为没有人才池,人才匮乏,靠老板一己之力维系的企业大都难以发展到较大规模。平台赋能,面向未来 在多变的时代,保持组织的活力与张力非常重要,面对机会要兴奋,内部要形成一种蓬勃向上的文化。华为很重视组织的"熵减",奋斗者文化深入人心。阿里做"熵减"的方法跟华为不一样,比如马云经常会每隔几年来一次"粗暴不讲理"的行动,销售规模要倍增,资源要减半,下面的人就要按照这个目标去执行,若要目标达成,除了创新别无出路,这就是阿里的"熵减"。 把自己的优势"耗散掉"。把利润投向未来,现金不能分太多,华为的做法是"折腾"干部,用"饿狼"换"饱狼",在最佳的年龄、最佳的岗位,用最佳的姿势做出最佳的贡献(黄金 10 年)。在成功的时候开始变革,苏宁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庆功会第二天就谈危机,以积极心态面对未来。 组织要保持开放的、随时拥抱变革的心态。现在都在讲赋能,赋能就是两个内容:一是要把信息传输给对方;二是要进入实战,赋能就是"信息 + 实战"。 企业要为未来投入。一般来说,这个阶段的企业人才开始了超强配置,很多时候要花费过多的资源去填补一个空缺。绝大多数企业做不大,转型变革做不好就是输在这个点上。此外,在发展过程中更要为未来配置资源,成功的增长战略一定是面向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