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制度管理信任缺失


  管理中的困惑
  管理者在实践中常遇到这样的困惑:没有完善的制度,总"怕出事"。但真要实施制度管理时,员工又牢骚满腹:"现在做任何事都需要批准,财务部门规定得如此详细,像这样一件小事都须先经主管领导的批准。时间都被浪费了。""总是要求我们创新,又不允许我们自己做主,不给空间,还搞什么创新?""这不明摆着不信任人吗,说白了,就是没事找事。"等等。所以对于制度管理,企业管理者的最大困惑就是在自己"怕出事"和员工觉得"没事找事"这个圈子里打转。
  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是科层制管理模式的内在矛盾。在管理实践中,每个管理者都面临着集权和放权的两难困境:如果集权,就需要管理者全知全能,方能实现决策最优化;如果放权,就需要所有的员工都同心同德,方保决策的贯彻落实。这个矛盾就是我们需要正式制度的根源。由正式制度组成的有等级的体系就叫科层制(Bureaucracy,亦称官僚制),不可否认的是,任何制度一旦产生,都有其拘泥的成分,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变化时仍然严格按照老制度办事,就是我们常说的"官僚主义",它指的是在不恰当的时候不必要地坚持僵化的制度。这种情况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科层制组织内在发展的必然逻辑。但如果不实行科层制,全知全能的管理者和同心同德的员工到哪里去找?全知全能是不可能的,只能选择同心同德这个方向了。如何让所有的员工都同心同德?许多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而信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一些学者认为,信任是未来管理文化的核心,它代表了先进组织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管理者就陷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困境:强化制度管理,似乎对员工不信任;强化信任投资,制度管理又何去何从?
  制度与信任的关系
  上述困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强化制度管理真的是对员工不信任吗?
  首先,制度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必不可少。在一个公司持续发展阶段缺少"人本管理"并不可怕,而缺少行之有效、人人平等、贯彻始终的制度管理才是可怕的,它会导致管理流程的混乱。制度为管理提供了一种确定性,正是这种确定性才使得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相互信任,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一种有预期的生活,从而让整个公司的运转有条不紊。不确定性才是传统企业管理的基本特征,它给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工作和生活的有序进行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所以制度管理必不可少,没有制度管理的信任是不能想象的。
  其次,"人生而自由,无不在枷锁之中"。这是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的开篇之言。其主要议题就是要论证社会中的公民戴上枷锁(依自然法而制定的法律)与不戴枷锁一样自由,而且戴上枷锁还能保护你的自由。
  不可否认,制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不可信的。试想,如果人人都可信,还要那么多法律干什么、那么多規矩干什么?也许一个人一开始是可信的,但并不代表他永远可信。也许这个人可信,但不代表其继任者可信。正是因为有了制度,对人的信任才有了可靠的保障,对人的信任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从人类的天性来讲,未加束缚的人,在社会上为所欲为不是不可能。君不见,高铁霸座者层出不穷,而且类似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些人的行为如此嚣张,未尝不是缺少法律强有力的约束所致。
  过去人们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用人管理方式。其实,用人必疑才真正符合人性,才真正体现出现代企业管理的真谛,因为它标志着企业管理在向规范化的运作迈进——以完善的制度去有效地防范错误的发生,不给任何人以犯错误的机会。因此可以说,建立制度是在保护大多数人。制度陪伴下的信任才是可靠的、持久的。虽说制度是建立在对人的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但得到的最终结果恰恰是企业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因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大家都遵章办事。
  再次,制度只是"假设"人是不可信的,并不意味着"真的"不可信。正如登机前的安检一样,由于不能确认是哪些人携带违禁品,所有乘客及他们的行李就必须被全部安检,这就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被假想为可能携带了违禁品。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人会冒这样的风险。每位乘客均接受安检,绝不等于每个人都有问题。它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而不是指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描述的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个现实。如果每位旅客安检后都顺利通过,整个旅程所有的乘客心里就踏实多了。同理,从每个员工都可能做出不利于企业的事这一最坏情形出发,建立制度恰恰是为了形成最佳的企业运行秩序。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大多着眼于"员工应该干什么",而对"员工可能干什么"则缺乏系统的、合理的制度化研究,致使企业运转不良。
  由此看来,制度和信任两者间的关系并不矛盾。不是任何制度都会损害信任,制度也能给信任提供保证。在一定条件下,制度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条件和产生的基础,是信任发挥作用的前提。"信任是好的,但制度更好。"这种思维方式是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想,如果我们将其修改为"要信任,也要制度",其意义就大不相同。这种理念不是把信任与制度对立起来,而是一种"既此亦彼"的思想,一方面通过制度对信任加以保证,另一方面通过信任进行合作;经过有效的合作后,人与人之间产生更深的信任。制度与信任的合理运用
  制度代表了对"现状"如何管理,它侧重于描述公司根据现状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信任代表的是"应该"如何管理,它更倾向于员工个体的价值判断。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将二者统一在管理实践中,使其实现最优化的结合呢?这取决于公司的现实情况、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员工自身的差别等众多因素。
  ●公司的规模
  对于人数较少的小型公司,管理者可以走"群众路线",侧重考虑对信任者的投入。因为大家都是"熟人",信任源自熟悉,这是一条基本经验。在管理中一旦出现失信甚至欺骗现象,很容易被揭穿并在团队内广泛传播,从而失去圈里人的信任。即使想努力挽回信誉,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其昂贵的。
  而人员规模较大的公司,就相当于一个"陌生人"的世界,一定要采取严格的制度管理。因为此时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不再从熟悉中产生,它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来保证。用德国当代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重逢定律"来讲就是:当人们遇到可能会再次见面的情况时,信任关系就不那么容易被破坏;而出于不再见面的考虑,信任关系的破裂就要容易得多。所以,大公司的管理者不能像小公司的管理者那样走"群众路线",而是要靠制度说话,人与人之间是工作关系,是契约合同关系,照章办事,规规矩矩,这样管理起来自然就简单顺畅多了。
  ●风险性的大小
  信任是以接受损失、承担风险为前提的,接受损失、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度越大,说明对他人的信任度越高。但这种信任度也不是无限的。对于风险极大、损失重大的事情,必须靠严格的制度操作来运转;反之则可以通过授权来赢得信任。
  ●工作的性质和员工的素质状况
  对于体力劳动或流水线上的工作,企业可以从工程设计到质量控制等,实施一套完整的制度管理办法。但是这种管理办法并不适用于一些特定领域的专门人才,对那些从事脑力劳动的创意性人员来说,采用制度管理既不现实又很困难。一位IT行业的员工,假如企业用严格的考勤制度将他捆绑在办公桌前,他确实会老老实实地按照考勤制度早八晚五甚至"996"地待在公司,但他没有灵感,只能呆望着天花板。这样的考勤制度何益?不仅如此,短期内我们还无法对创意性工作的成效进行测量和评定。既然无法评定员工的输出成果,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指挥呢?不如选择信任他们,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追求工作效率,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硬指标,软管理"。
  作者单位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
网站目录投稿: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