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有效和高效一个都不能少


  从事人民教师这个行业已经一年有余了,回想自己大学毕业以来,这是我做过时间最长的一份工作。在做老师之前,我做过销售,做过理财规划师,做过行政管理,但大多做了几个月就想换工作了。我自认为从未辜负时光,一直在做正确事情的道路上不停地努力。忽然有一天,我所在的公司宣布破产,包括我在内的40名员工都要面临重新择业的时候,我开始反问自己,我所在的这个行业究竟适合我吗?我到底适合做什么工作?史蒂芬·柯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设你在参加自己的葬礼,你希望别人如何评价你?"为此,我陷入了很长时间的职业反思。方向还是方案
  成为教师以后,我越来越感觉到教育工作是我多年试错后的终极选择。在这个行业中,我集成了之前所有的工作经验,并融合创新,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点,我在和学生交流时得到了印证。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找我来谈话,开口就是"老师,这个学期,我有三个努力的方向,第一个是把数学公式都背会,第二是英语单词会拼会写,第三是背会老师要求背诵的古文"。这在以往,我一定会夸赞他有了学习的方向,并鼓励他好好学习。但是结合这么多经验,我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我问他,"这是你的目标,那么你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你打算怎么做呢?你这仅仅是学习的方向,那么学习的方案呢?"我并没有和学生在玩文字游戏,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中,"方向"和"方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方向是WHAT;而方案是HOW。方向是确定的,方案是自由的。
  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问过我,在消费品行业,品牌与销售谁更重要。这个问题和我学生的问题大同小异。提升销量是目标,至于是重品牌还是渠道,都只是一个HOW的选择。细看下去,提升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目标,至于是投电视广告还是新媒体广告,也只是一个方案的选择。
  产品与运营谁更重要的争论也同理,之所以"阿里重运营,腾讯重产品",是由各自的目标决定的,而非业务老大的主观偏好。目标最重要,至于用运营还是产品的手段,都是目标确定之后推演出的合理选择。"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是关于"方向还是方案"的最好诠释。"抓老鼠"是目标,好猫的标准就是"能抓老鼠";在这个标准下,黑猫白猫都可以是好猫。
  一旦方向确定,方案的选择就是自由的。弄清这个概念,工作思路就开阔很多。你可以向领导要方向,但不能问他要方案。方案是你作为员工出的,能想到领导想不到的方案并做出来,才体现了你的价值。更进一步,理解方向更能帮你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超预期完成工作。目标还是KPI
  确定方案之后的惯常做法,是制定KPI。做教育,有周考成绩、月考成绩、升学率等KPI;做市场和品牌的,有品牌认知度、美誉度、辨识度等KPI;开饭店的,有到店人数、翻台次数、上菜速度等KPI……只要是在一个组织中工作,都逃不开KPI。
  KPI是对目标的一种提炼和模拟,一方面通过拆解来保证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通过量化来保证和衡量执行结果。但事实上,"目标"和"KPI",只是接近,难以等同。
  合理制定KPI的方式,是从结果倒推设置。最核心的KPI可以接近甚至等同于組织目标。这类目标性KPI,要么是从客户出发的,比如用户数、复购等;要么是从钱出发的,比如销售额、净利润、周转率等——反之未必成立,比如"品牌认知度"是从用户出发的,但并不是目标性KPI,而属于过程性KPI。
  正确的"过程性KPI"也能直接促进业务,但如果制定不好,团队只盯着某一个过程性KPI而忘了整体目标,则执行力越强,越容易出错。就像开车只盯仪表盘却忘了看路一样,开得越快,离目的地越远。
  有几种情况值得注意:
  ◆预设出现问题,比如销售饮料,你制定并完成了每个渠道增长率的过程性KPI,但总增长率目标没有完成,因为在快速发展的渠道里增长慢了;
  ◆局部影响整体,比如银行制定并完成了坏账率的过程性KPI,但总的盈利目标没有完成,因为过严的风控导致贷款人数的下降和放贷额度的下降;
  ◆短期影响长期,比如某次促销放了很低的折扣,季度的销售过程性KPI完成了,但全年的销售目标没有完成,因为大促做坏了品牌的价格体系。
  还有一种,看似合理,却无法跟目标匹配的KPI。这种KPI通常是从团队自身出发,而不是从目标出发制定的。
  其实KPI最重要的,不是那个数字,而是制定KPI的过程。制定KPI的过程,是评估最终目标能否完成的过程。结果还是过程
  了解了过程以后,就要为结果服务。要知道,结果是检验成败的唯一标准。无论在哪个行业,商家总会喊出"顾客是上帝"的口号,因为"顾客感知是检验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另一个角度来看,只有受用者可感知的,才是有意义的。讨论、分析,只能产出"结论",不能产生"结果"。这些"结论"是过去式,只要你的结果没有进步,任何讨论、分析,都是无用功。
  要想做好工作,就得给自己压力或动力,想要做出结果,还少不了沟通。意识、行动、沟通,三者缺一不可。
  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靠谱的员工没那么多借口,努力工作就好了,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自己找解决的方案。比如火烧赤壁前,诸葛亮不会找借口说没有箭,就不进行下一步工作了,而是使出一招"草船借箭"完成任务。而不靠谱的员工总会为自己找出一箩筐理由,比如同事不配合、设备出现故障、下雨下雪等等,然后会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
  困难及不确定性,是你要克服的东西,不是在开始工作之前,就预设为事后"完不成的理由"。一旦有这种预设,你就会从一个"行动者",变成了一个"解释者",精气神就没了。的确,是有所谓的不可抗力,但99%被称为不可抗力的东西,都并非不可抗。大多数人面对的困难和不确定性,远不到不可抗的程度——还没"尽人事"呢,就"听天命"了。
  结果导向的意识形态,就是"没有借口",这是工作学习中最大的美德;使命必达,是天下最大的靠谱。
  相信每个人的手机里都会安装一个地图导航APP,在我们使用它时,第一步都是先输入目的地。地图会给你几条可选择的路线,再看是打车还是公交。这里隐藏的一个道理是,"倒着做事"。所谓"倒着做事",就是在设置行动路径时,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倒推,而不是根据眼下的情况决定行动方案。为了避免迟到,就要从上班时间倒推,确定出门时间、起床时间,而不是先看几点钟起床,再看什么时候能到公司。
  我们处于所谓的大数据时代,一上来就伸手找数据,一方面容易在无效数据中迷失;另一方面,容易被唾手可得的信息所迷惑,错过关键但难以量化的数据。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是脑子带一个分析地图,先有基于问题的假设,再找多方数据验证假设。分析能力的提升,不是学会了多少分析方法,而是掌握了正确的分析思路。以对方为准
  我之前在其他公司工作时,常听同事抱怨:"我跟A说过这个事,但A太不靠谱了,到现在都没做好。"出现这种情况,通常不是A不靠谱,而是在跟A的沟通中出了问题。沟通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从沟通发起方的动作出发,而不是从结果方的接收以及接受出发。现在我也常听一些家长说,"某某个老师太不靠谱了,我跟他说孩子的成绩下降,他竟然跟我说孩子上课爱搞小动作,小孩子本就自律性差,但是一码归一码,怎么就和这个老师沟通不了"。
  萧伯纳有一句名言,"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以为沟通已经发生"。沟通最大的美妙之处,在于达成共识;而我们常常获得的,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幻觉。比如打车时,司机要是说"我在马路右边",我们可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马路四通八达,你可以说东南西北,乘客也不知道车的朝向,左右怎么判断呢?再比如我们给学生家长发一个通知,说"这个我已经发过群邮同步过了",这只是"发了邮件",却没有保证对方已经了解情况,万一对方电脑坏了呢?老师和家长的矛盾是不是就由此产生了呢?
  另外要注意,要资源、要指导、同步信息,不同目的适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谁讲、讲什么、怎么讲?对方的背景知识、立场以及对方有怎样的质疑,你需要旁敲侧击,还是需要用邮件正式沟通?是通过在微信群里沟通,还是一对一沟通?这些都是沟通之前要考虑的问题,并从对方的角度来获得答案,而不是无差别地从自己已经习惯的沟通方式和风格来推进。
  老师在课堂上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努力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比如让熊孩子不要调皮,上课的時候不能开小差,这是一种共识;再比如我们买早餐时,让煎饼店老板按你的意思不加香菜和葱沫,这也是一种共识。影响力就是不断让对方达成共识所达到的;正确的沟通,是拓展影响力的最佳方法。沟通中,要确保对方已经接收了信息,在达成共识中,要确保对方已经接受了观点——而不能止步于"反正我说过了啊"。
  结果导向思维其实是"反人性"的。人天生就会从"临近的"、"熟悉的"、"具体的"起点角度思考和做事,而不会从"遥远的"、"对立的"、"未来的"结果进行规划和执行。随性而动,顺着做事,是动物本能,就如熵增定律一样,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但要起高楼,就要克服熵增;要有所作为,就要注意多做"有效的工作",坚持"高效地工作"。
网站目录投稿: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