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切入点,阐述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和意义,并畅想互联网法院的未来发展,以期推动互联网法院的新模式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法院;司法创新;新模式 十九大的开局之年,《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审议通过。2017年8月,杭州互联网法庭揭幕,标志着杭州互联网法庭正式成立。 一、杭州互联网法院的缘起与目前局势 当下,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风口,众多行业飞速崛起,在这个领域中存在且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也亟待解决。在网络购物的方面,网上购物用户多达5亿1400万人。占网民总规模68.4%。仅在2017上半年暴露的问题,平台收到的投诉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56%。其热点问题比如退款问题,发货问题,商品质量问题等。另外,在网络借贷、网络文学维权等方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减少、盗版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侵犯。以上都是催生互联网法院的条件。 随着浙江网络经济的发展迈入高速路,具有深厚网络基因的杭州作为著名的"电子商务之都",不断加强巩固电子商务的资本和国际商业中心的优势,并在发展信息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杭州的信息经济贡献了GDP增长的50%以上,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支付、智能物流等领域的产业发展领跑世界,另外有著名的阿里巴巴等企业,以及各种世界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云集,让杭州在全国两百多个城市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排名超越广州深圳北京而拔得头筹。同时,也涉及到涉及网络的大量纠纷和司法实践的大量需求。2015年5月,仅余杭区法院的第23号法庭就已处理涉网购、网络支付等纠纷近20000件。2017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采用2起典型案件作为参考案例,为全国互联网相关互联网审判提供参考。 二、对互联网法院未来的发展畅想 现行互联网法院模式下对法律人才需求,不再像传统的法律人才,它需要适应新的司法模式,法律精英与懂得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互联网法院所需求的。传统法律院校所培养的法律人才,专注于法学素养的培养。现代教育中融入了互联网技术的教育,然而对老一代法律人才而言,互联网技术与语言才能仍然是一道缺口。人才储备的不足,对互联网法院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司法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理念互通在互联网法院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人才培养,即实现司法业务与计算机技术的理念互通,做好熟悉法律并懂得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法院的应运而生之后,将会培养精通法律与熟悉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科技化日益发达的当下,首家互联网法院的诞生将带领日后更多同类型法院的催生,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储备,将为未来的人才后备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科技化的法院发展铺平人才需求的道路。 形成一个良好的司法环境,社会公众的普法教育仍是处在重要的位置上,普法教育的成功将促进互联网法院的开展成功,在以后的普法教育上将会融入对互联网法院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另一方面,大力培养互联网法律人才,为互联网法院所需的人才作出积极的储备,并培育相对应的教育人才,为人才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互联网法院的网络安全性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与监管,在庭审中,不管是法院一方还是当事人一方,硬件设备的机能、安全都会有技术去给予保障。即使在用户方遭受客观原因而故障导致中断诉讼程序,网络监察系统将会立即作出相对应的判断,代之一刀切式的默认缺席庭审或其他。在后续的补救措施也应当有专门的负责部门,并制定相应的补救計划,遵循事前制定的补救规章制度。 对于秘密保护的安全性,以及信息保存的完整性,同样有专门的网络安全机构去保障,有技术的增强与落实保障,也意味着有相应的人才需求。关于旁听程序的处理,以及超负荷的应对,将会有建立有效的机制,有专门的负责部门。关于最后的信息完整性、安全性的传输与储存,联想到的是未来量子化信息传送,以高科技的手段进行保护储存,使其安全效能更上一层楼。 三、杭州互联网法院成立的意义 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互联网法院的催生,涉网案件得到了极大有效地解决,在网络案件审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的是非判断,为后来的案例判断作出了表率。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法律的完善,起到了规范各类网络行为的作用。 有力解决涉网案件的难点。互联网法院对涉网案件普遍存在受案难、取证难和诉讼难的问题将迎刃而解。这类专门性的法院应对涉网案件有着专属的优势,比如,在涉网案件中,电子证据的取证对于传统地方法院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会有一定程度的烦琐。但是对于互联网法院来说,可以直接取证。 提升法院审判效能。互联网法院的设立,对网络相关案件的解决有专业性的优势,并且计算机化的司法操作,减轻了法院的工作负担,节省了国家司法成本。 极大降低人民群众维权成本,关于成本可以分为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两类。网络活动的参与性本来就存在全球性的特点,跨界诉讼案中,传统的方式让当事人承担了较高额的差旅费用。而互联网法院解决跨地域诉讼的问题,例如在互联网法院中的快速进入庭审系统,不仅为当事人节省了大量的繁琐程序中的时间成本,也为其节省了经济成本。"零通行时间"和"零差旅费用"已经成功实现。 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探索互联网司法规则,推进现代化司法改革,树立现代化司法标杆以互联网审判方式引领司法模式创新改革,体现了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是中国司法领域向前迈进的又一个坚实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侯猛.互联网技术对司法的影响——以杭州互联网法院为分析样本[J].法律适用,2018.01:52-57. [2]张璟.中国首家"互联网法院"落户杭州[J].《计算机与网络》,2017.19:4-6. [3]樊晓磊.设立互联网法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09:87-88. [4]李海洋.互联网法院开启审判模式新时代[N].中国商报,2017-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