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穿梭过一个接一个的山洞,黑暗与光明交替,似是时光的交替。西安,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逐渐展开在我面前。 西安,也称为长安,自古便萦绕着帝王之气。无论是将西安拥入怀中的城墙,还是镇守着关口的城楼,无处不诉说着西安的古老与沧桑。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溢满了历史的气息,飘散着岁月的回响。 秦始皇兵马俑,是西安的代名词。当年杨老的无心之举,揭开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面纱。步入俑坑展览厅,磅礴的气势排山倒海地向我涌来。一个个兵俑整齐地排列俑坑中,数量虽多,但神态各异,张扬着个性。他们披坚执锐,仪态英武,再现了秦始皇"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站在这儿,耳边似乎传来士兵的阵阵呐喊声,眼前宛若浮现大军以命搏命的激烈交锋。心中除了充满对秦朝繁荣、对工匠们智慧的赞叹,更被秦始皇的残暴震撼。面前的栩栩如生的兵俑,不知是被多少工匠辛勤的汗水和血液浇灌而成的才能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依旧焕发光彩。如果说观兵马俑是大饱眼福,那么亲手制作兵马俑更是让人乐在其中。最初,我信心满满,认为既然有模具,这种事还不是小菜一碟。可真到实践的时候,泥巴不是调皮地裂开小嘴巴咯咯笑,就是变得像块石头般坚硬。我历经艰险,小心翼翼地把已成型的泥块从模具中取出,又用刻刀仔细地剔除兵俑身上多余的泥,最后用刀身压平连接处,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俑便笔挺地站在我面前,颇有统领大军的风姿。虽然我的双手沾满泥土,但是心中盈满的成就感却不会蒙尘。 回溯人类进化的长河,黄河孕育了半坡人。我们来到半坡遗址博物馆,亲自体验了原始人的生活。钻木取火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原始人生活的不易。一开始,我们总控制不了固定的棍子,它不时从孔中溜走,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大家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不久,便取得了一小块火种。最后,再大力吹包裹着火种的绒絮,火苗便呼呼冒出。烈日烤得我们大汗淋漓,但成功的喜悦,像火花在心中燃烧。 时代飞速发展,昔日的繁城早已淹没在历史中,曾经的帝王躺于黄土之下。西安在守护文化风韵的同时,也不忘紧随潮流的步伐。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盏盏明灯温暖黑夜。作为新都市,西安褪去羞涩的面庞,尽显繁华百态。 夜幕吞噬了湛蓝的天空,大唐不夜城华灯初上,流光溢彩,一条条街道变成了皓光闪耀的银河。喷泉中央,依次摆放着诸位唐朝诗人的雕塑。他们或仰天长吟,或低头凝思,或静阅诗书,或远眺观望,千姿百态。远处大雁塔在流光溢彩的映衬下,显得孤傲清高。路旁唱奏的人们,婉转的古筝,强力的击鼓声,凄清的二胡声,交织在不夜城的上空,为这绚丽的夜色平添了一份声色。 高铁疾驰而过,西安逐渐淡出视野,这个集古典与现代与一体的城市,在时空中,烙下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