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要不要保护环境想一想子孙后代


  译者:冷门的少年| 壹心理翻译达人
  作者:Dirk Helbing
  冷门的少年带你走进心理学系列
  发表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提醒人们"你想为后代留下些什么",可以促使他们更加支持环保、采取实际行动抵御全球变暖。
  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采取实际行动抵御全球变暖乃是当务之急。但是,全球变暖对人们平日生活的影响,毕竟不像其它事件(如恐怖袭击、金融危机之类)那样显著和突然,而是日积月累,缓缓逼近,令人不易察觉,乃至对全球变暖根本不以为然。
  "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界限模糊(译者注:比如造成巨大伤亡的印度洋海啸,到底是不是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至今仍众说纷纭),潜伏周期长,这些都会妨碍人们正确认清其危害性——不少人或许觉得,全球变暖可能带来的灾难还远得很呢,自己这一代不会受到影响。"主要研究者、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Lisa Zaval表示。
  研究人员想要知道,如果引导人们以一种更加具象的角度思考的话,是否能够令他们意识到全球变暖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基于此种猜想,Zaval等提出假说,即提醒被试"你希望以怎么样的形象被子孙后代记住",能够激励他们努力给后代留下更多的好东西(positive legacy),包括一个美好的自然环境。
  "全球变暖带来的危害具有‘遥远性’和‘不确定性’,这本来是妨碍人们正确认识其危害性的缺点,而我们想要知道,这种缺点是否能够被转换为优点,就像利用杠杆原理一样,次要的动机(即给子孙后代留下好东西)乘以长长的力矩(即‘遥远性’和‘不确定性’),反而能够提升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另一位研究者、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心理学家Ezra Markowitz解释说。
  首先,一项通过网络进行的、包含了245名美国人被试的预实验支持这一假说。预实验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想给子孙后代留下点儿"好东西"(positive legacy)的动机越强烈,那么他对环境保护的政策也越支持。当控制了诸如政治倾向等人口学因素后,两者之间的关联依然显著。
  与此同时,这种动机也与行为表现密切相关。预实验结束后,每位被试会得到10美元的报酬,并被询问"是否愿意将一部分钱捐赠给环保公益组织",那些越想给后代留下好印象的被试,实际捐出的钱也越多。
  受到预实验结果的启发,接下来,Zaval等开展了一项正式实验,直接操纵变量以探索"留下好东西"动机与"保护环境"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开始时,研究者们要求一部分被试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想如何被后代记住"(实验组),另一部分被试则什么都不用写(对照组);之后,研究者们测量了被试对环境保护的支持态度(问卷调查)和实际行为(捐了多少钱)。
  结果显示,有没有写短文,对被试支持环保的态度和行为影响显著:实验组中的被试,感到自己肩负的(抵御全球变暖的)责任更大,参与保护环境的意愿更强(比如"购买绿色环保产品"等),而且,最重要的是,这种支持体现在了实际行动上——在实验尾声,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将一部分参与实验所获的报酬捐赠给环保公益组织"时,相比对照组,实验组的被试捐出了更多的钱!
  "我们的研究表明,‘留下好东西’动机能够有效促使人们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令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达成‘共赢’,这是以往研究未注意到的。"Zaval说。
  在后续研究中,Zaval等将探索诸如被试年龄、是否已有子女、社会人际关系等因素如何影响"留下好东西"动机与支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以及"留下好东西"动机是否可以令人们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涉及消费/储蓄、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时候。
  "在环保和其它社会领域,本研究将为增进交流、扩大合作提供新的思路!"Markowitz骄傲地表示。
  本文由壹心理用户冷门的少年翻译,经由壹心理编辑。非商业转载须保留译者、壹心理与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壹心理
网站目录投稿: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