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你只能走过悲伤不会从悲伤中归来


  山区支教的朋友归来。
  聊起未被这个时代沾染的小朋友们,和那些走出来又回去的人们已然不够澈静的眼睛,有点无力和萧索的遗憾。然后绕到现在是人都会聊的话题,"勿忘初心"。
  按他说来,或是大家说来,"勿忘初心"是抵御这个世界侵蚀的灵丹妙药、护甲神器。有了这个符咒,要么受伤了能自愈、要么伤了不疼、要么如致幻剂让你奋勇螳臂,最不济伴着鼻青脸肿的自己在角落里痛苦悲伤,那也是唯一可以在泪眼里看得到的光亮和些微的温暖。大不了,风云际会我自岿然,沧海横流我"勿忘初心"。
  然后就想起来老谋子的《归来》,催不催你的泪不说,往"正能量"想,爱只要在,不管经历如何的劫难、遗忘、猜疑、悲伤、背叛…,"难忘初心",一定可以归来,人性的回归、爱的回归,回归人性、回归爱。我倒是想,真的矫情一定是充满着悲伤和宿命的,是最真实、最理性的感性,"你只能走过悲伤,没人能从悲伤中归来"。
  初心是甚?爱、勇气、新鲜、纯真、理想、梦想、健康、快乐?还是就是为了闪回一次,归零重新进化?还是只是证明如今的我与当初的我差异有多大,不是我没有纯初,只是这个世界有点恶意针对我?我一直保持我重新来过的梦想,一直小心呵护我的纯初不被世俗沾染,随时刹那重来?
  审视自己是跟自己的对话,审视世界为了证明自己活着。审视世界不是审美,只需要明确美丑;也不是审视道德,那只存在对错;也不是探究政治,只分朋友敌人。审视世界该是为了了解世界吧,把自己描述成捍卫"初心",这个世界看似就肮脏的过了头。纯净总是因为瑕疵才更洁净,纯初却让人洁癖,有点花粉就哮喘,不是世界多脏,是自己太脆弱。
  把初心放在保险柜,未必保险,还可能惨白、脱水、不扛饥寒,没事翻弄出来,也可能物是人非、变异诡怪。初恋是记忆美好,不是人事美妙;初心是现实残酷,初心未竟。追忆似水流年,记忆都被删改,何况初心?拿着初心显摆,无非现实很凄惨,自己无力罢了。逃避也要找个借口,承认失败也要冠冕堂皇,找个初心似乎已该是个遮羞布和白旗飘飘。
  人活着的证据,无非是看出旧东西的新美丽,在悲伤里开出喜悦的花。爱如此,心也如此。没有什么初心,只有现在的自己。生命大抵是个悲伤的旅程,点缀些喜悦和幸福。你总得抓紧时间活着,因为你奔着死去的,念叨初心,跟探究这个宇宙如何发端差不多,不知其始、不知所终。
  期望靠着"勿忘初心"就能披荆斩棘,重来一次,把自己曾经妥协的、选择的、不能坚守的,统统再来一次。动物进化还可能平行进化,你重来一次,不会就靠着初心战无不胜、绝无纰漏,一定还是这个模样。该选择的时候你也一定放弃选择,该坚守的时候一定缴械投降。
  你靠着无数的遗憾活到今天,靠着无限的希望去活明天,只剩下今天现实。这还不足你惜,没事还想着初心,期冀人生能再来一次,里外里没活着、没活过。梦想靠坚守,理想靠行动,握着初心,惟余下唏嘘。初心忘不忘,在于你今天做着什么,不是小心翼翼的体察,保险柜里的初心还在不在、何般模样。
  无论你是否做好准备,这个世界并不打算等你。鸡汤喝多了,没让你正视这个世界,自然以为世界会为你留一扇门穿越。一个"勿忘初心"的响指,就嗖一下回归初始,却总是发现不是得意洋洋的响指,最多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念叨一次扇一次。
  忘掉初心而不是勿忘,念着"勿忘初心"的符咒,你绝对不可能刀枪不入,遮上的也是你自己的眼睛。你可以微调、可以坚守,但绝对做不到跳转。量子级别,跳来跳去,谁都无法认定。
  可惜到了你这个活生生的人,下一步你其实比谁都清楚该是怎么样。没有惊天逆转的情节,也没有石破天惊的结果。你既不是勇士拯救水深火热的你,也不是受虐狂世界都对你凌虐上瘾。忘掉初心就好,起码不是时时刻刻给自己找悲伤的理由、比较的结果。
  悲伤总是密布的,特别是你把"勿忘初心"当做神位的时候。一个接一个的悲伤,你总是要走过去,除非你跟这个世界告别。但指望着你能从悲伤里毫发无损归来,不算妄想,最多算YY。无须甄别现在的心和初心的差异,只需要看看自己的眼睛是否还能明亮,看看今天做的和你做到最好之间的缝隙,那中间透过的光亮,就是你明天的方向。
  注定,你只能走过悲伤,不会从悲伤中归来。
  左岸记:"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有一句话,一度因被乔布斯推崇而风靡。这句话挂在嘴边念念,倒也无妨,就像"阿弥陀佛"、"Oh,My God"一样,提神醒脑,居家旅行必备。问题是这个"初心"到底指的是什么,不能是现在我走不下去了,悔不当初啊,也不能是我当初是这么想的,身不由己啊……"初心"不能当成现在的借口,不然日子过得也太"粗心"了。"初心"是还未长成的心思,"初心"用来提醒自己走了多远,倒是个很好的定位。如果悲伤是一条河,你是否会在淌到一半的时候,哭着退回来呢?
  附:只说冯婉瑜——电影《归来》观后
  她叫一声"丹丹",转过头来。我们看到一张中年妇人的脸,五官端方,想必年轻时也清丽有嘉。但现在这张脸有些干枯粗燥。她尽量少说话,她尽量不打扮,在那样的年月里她用这样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当"干部"说出,"陆焉识跑了?",她下意识地冲出一句"你们把他怎么了?","干部"让她对跟丈夫划清界限表态,她尽泯嘴唇一言不发,嘴角微微的抽动。当女儿坚定地说"他跟我没关系",她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这个孩子。
  这个角色台词不多的,微妙的心理变化,性格特征需要用眼神,动作去表达。演技如巩俐,也只传达出六,七分。难为她了。
  在厨房里做馒头的情节就表现得不够的。坚定有了,可是动作身手太像山东大妈。虽然是饱经了岁月,她亦不至粗燥至此。
  她在雨夜敲门一节表演最传神。每敲下的一声,在她是翻江倒海。害怕,惊惧,狂喜,矛盾,欲行又止。若依她的性格会不顾一切,但是巨大的现实阴影压着她,使她站在原地动弹不得。就此刻,泪水跟着她的汗一起滑落了。
  现实只会让冯婉瑜暂时地退却。她马上想到的是"要去他身边!他饿了怎么办?他睡在哪里?"嘈杂的日常的景象是为最揪心的这一幕做铺垫。这是最普通的六七时年代的一天清晨,人们惯常上班,车站上往来着匆匆的人们。但对冯婉瑜来说,她将要见到十多年不见的他,在他最落魄潦倒,生死不保的时候。
  这是两个渴望相互靠近的心灵,微小如沧海一粟,但对其中一个人来说,那另一个人有千斤重。相逢的期望有多强烈,阻挡的洪流就有多猛烈。一条看不见的力量挡在了就要触碰到的两个人之间。就在此时,我们看到了母兽般的冯婉瑜,她推开了比她强壮的多得的男人,她的身体里爆发出想象不到的能量,这股能量有些可怕,它不惜摧毁别人,摧毁自己。
  重重地倒地。
  婉瑜是怎么站起来的呢?怎么接受了现实,慢慢地医治了自己?这是电影给我们的留白。她是怎样医好了身上的伤,却用扭曲的方式关闭了自己?想至此,心里隐隐作痛,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有多少人是带着这样的内心伤痕不动声色的活在人间?为躲避最深的痛和丑恶,婉瑜和她心目中的焉识活在了她内心的小世界。当真的陆焉识归来,她反倒陌生了。这是时间与伤的悲凉。
  巩俐后半段的演绎不如前半段,太像一个道具了。陈道明抢了她的戏。出彩的一个情节在陆焉识弹钢琴那一段。她提菜上楼,听见《渔光曲》从楼道里流出,眼中失去多年的神采回来了,盈盈地有了泪。
  每走一步,她都在走回过去的岁月,走回封存了的自己。搭上他的肩,这个人的气息是熟悉的。入他的怀,这个怀抱是熟悉的。多想,让一切就停顿在这一刻,相融,安稳,妥贴。但是她看到的是另一张陌生的脸,二十年的时间和伤像一把带着寒气的冷剑又把他们分开了。
  她每个月5号早早地起来收拾打扮了去车站接焉识。时间落入苍茫就难以计数了,婉瑜就这样昏昏然老了。她却是幸福的,上天不曾辜负她。她在幸福里不自知,有人为她拂去肩上的雪花。
  一直想,导演怎么不这样安排呢?让衣衫褴褛的陆焉识再出现一次,站在车站广场上大声地叫出"冯婉瑜!",让婉瑜在天桥上重又看见。那才是她失去的陆焉识,她的焉识归来了。
  文 /下午百合
  左岸记:结合《你只能走过悲伤,不会从悲伤中归来》这篇文章,似乎一下就看明白了。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多年未见,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两人却失之交臂。等他再次归来时,患病的冯婉喻却已认不出他了。繁华落尽,他们怀着各自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一起慢慢变老。
  陆焉识为婉瑜一字一句地读出他在戈壁滩上的苦难岁月,然而笔触温和,语气平静,苦难转化成新生的马驹和草滩的黄花,生发出巨大的力量,跨得过的苦难都不算什么。背叛家庭的女儿丹丹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认错,父亲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就此了结,这恐怕是所有有过肆意青春的人都有的共鸣,纠缠过去并不会让现在变得更好,举重若轻,才不会再受过去那些不必要的苦难与折磨。
网站目录投稿:谷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