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洪傲讲专业填报志愿的基本原则


  三个因素,谁是根本
  高考志愿千变万化,但是核心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地点、二是院校、三是专业。这三个因素如何选择、如何取舍,是摆在每个家长考生面前的重要议题。若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掉,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在这三个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我们职业生涯的立足之本。
  社会需要合作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机械和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很多划时代的产品:汽车、飞机等等。各种工业产品的出现,不仅增长了社会财富、提高了生活水平,也使得一个观念悄然产生,这就是合作。
  在手工业作坊时,一家一户,甚至个人就可以做一件衣服、烧制一件陶罐,完成家庭手工业的产品。而在大机器生产情况下,人们发现,一个人单独完成一件产品是不可能的。比如,在汽车行业中,单就汽车设计这项工作,就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这个团队往往由几百人组成。这是因为汽车的构造太复杂了。汽车是由车身、底盘、发动机三大部分组成。在设计阶段,需要调研人员;车身外形设计人员;机械结构设计人员;发动机设计人员;汽车底盘设计人员。我们熟悉的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车架、车轮和悬架系统,以及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都是由底盘设计人员完成的。此外,还需要电子工程师解决汽车的电子系统控制问题。仅从叙述到的这些分工来看,一辆汽车的设计就需要用到机械类、电子类专业背景的专门人才。比如,工业设计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车辆工程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等。在这项团队工作中,每个人只能完成某一项工作,比如负责完成一个机械结构的设计,负责一项安装调试,负责振动与噪声的检测等等。
  不仅在工业领域,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各个领域,合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经济学者的工作是分析经济现象,这首先需要大量的经济数据,获得这些数据就需要与人合作;金融领域的产品设计也需要由团队来完成,产品的风险控制、定价、汇率,需要大量引入数学模型,通过大量数学计算来完成;法律中的合作更是显而易见,法律中常见的合同,就是平等主体之间常见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有一个特点,就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掌握着属于自己的技能,并且这种技能对于团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有帮助的。比如,一个建筑公司与一个阿拉伯国家签订了一项工程合同,帮助这个国家建设房屋。为了完成这项工作,首先需要工程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合同、负责项目的招投标、原材料采购、管理项目进展;同时还需要懂得建筑结构知识的土木工程师,对施工现场的质量、安全、进度及资金情况进行监督;因为沟通的问题,还需要一名阿拉伯语翻译,等等。具备了上述专业背景的人员,就具备了进入这个团队的技术能力。
  与社会合作从职业开始
  社会也是一个大团队,我们怎样才能与社会建立起合作关系?这要求我们先以一种职业身份进入社会之中。17、8岁的高中生,即将步入成年期。同学们在青春期时,完成了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在内心深处认识了自我,已经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在成年期,每一个人的任务已经发生了转变,选择职业,是这个阶段的首要任务。很多优秀的学生,抱负远大,要做一番大事,觉得这样才不枉此生。但是在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中,这些同学忽视了职业的选择问题。很多同学把这个问题拖延很久,硕士博士毕业后,对职业定位依然模糊。这样的同学很难找到施展才能的落脚点,所以出色的同学,往往没有取得预期的高成就。与社会的合作要从职业选择开始。在成年初期,确立职业,关系到每个人20岁----60岁的人生。这期间的三件大事情,事业、家庭、后代的延续,这些问题,都由职业规划开始。
  专业与职业紧密相连
  专业=职业
  高考志愿包括三个因素,地点、院校、专业。在这三个因素中,专业选择与职业定位联系紧密。很多专业就是职业岗位。如,机械类专业、电子类专业、土建类专业、航空航天类专业、医学类专业、部分农学类专业、部分管理类专业、法学专业、新闻学类专业等等。
  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主要培养机械结构的设计、安装、调试的技术人员;工业设计主要培养机械产品外形的设计人员;随着信息科学的产生,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这类职业已经家喻户晓,软件工程就是专门培养软件工程师的专业;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之间作选择。
  很多同学有创意能力,不喜欢做重复性高的工作,擅长理科课程的这类同学可以选择那些设计类专业,如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风景园林、工业设计、景观学等专业,这一类专业主要的职业是城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园林规划师、产品设计师等等。
  航空航天类专业的职业定位更加清晰,比如航空类专业,主要培养飞机设计人员、飞机发动机设计人员、飞机机舱内部的安全与环境控制的设计人员;医学类专业的职业定位更加明显,医院中诊断人员、检验人员、护理人员等等。
  很多农学专业,如园艺、动物医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些专业的职业定位很明确。如园艺专门指蔬菜、果树、观赏植物这些园艺作物,园艺专业专门培养园艺作物的培育繁殖、栽培和销售人员。动物医学专业也是培养医生的专业,只是这个医生的诊病对象与临床医学有差别。临床医学被称作"人医",动物医学被称作"兽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培养的是设计人员,这些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绘制水土保持方案规划图。
  一些管理学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如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主要为企业培养财务人员;又如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为房屋建筑、道路交通或者桥梁建设,甚至是船舶或者大型项目建设培养工程管理人才;
  法学专业自不必说,专业定位就是培养法官律师及法律工作者;而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这些专业,职业定位是编辑、记者、广告文案写作、广告设计人员。
  专业定出了职业范围
  当然,也有一部分专业的职业定位模糊,但是也会给每个人一个行业范围、职业领域。比如,哲学、经济学、国际政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教育学、教育技术、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理学类的一些专业、工程力学、农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各种试验班等等。这些专业职业定位模糊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由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学科的研究背景较强,人才培养定位较高,一般水平的同学不好找准职业定位。如哲学的学科性质就是以看书思考为主,它培养的是一个人看世界的角度。学习哲学的人,需要不断地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哲学训练的是一种"大用",这种大用很难与我们关心的职业这种"小用"对接起来。看书研究,作学者是哲学这类专业的培养目标。经济学、国际政治也都有这个特点。
  二是专业覆盖面广,在每个行业之中都有应用,与专业对应的职业不多,但是社会对与这类专业对应的技能需求很广。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毕业生的突出技能是写作能力和形象创意能力。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中,与写作相关的岗位,都活跃着这些专业的同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特长是语言能力,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专业毕业生分布在各种行业,广播电视新闻单位、高校教学单位、石油化工行业、金融保险行业、建筑行业、机械行业,也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翻译、驻外人员、新闻记者、银行管理人员等等。但是,这些行业和岗位都在使用小语种专业毕业生的一个特长:语言技能。
  三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的过高,没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很难达到。如工商管理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
  工商管理专业的目标定位是商业企业中的管理岗位,负责一个商业产品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非常全面,如管理学概论、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涵盖了完成一个项目所需的人力、财务、销售全过程。但是,由于商业企业的技术性不突出,管理的内容就变成了单纯管理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人员管理的实践,很难胜任岗位。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体会到这一点。工商管理专业内容来源于实践,原理表述多直白易懂,没有过管理经验的学生,多不能领会直白话语背后的深意。学的浅,用时难。这几年,对外汉语专业开始引人关注。
  对外汉语专业培养的是对外国人开展汉语教学的教师。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提升,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逐年递增,对外汉语教师空缺较大。但是,初出校门的对外汉语毕业生并不能够担负起汉语教学工作。汉语教学教师有三个基本能力要求。首先是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对外汉语专业多开设在文学院或者对外汉语学院,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是,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或者六级水平。这个水平距离熟练运用外语还差得很远,更何况有些学生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其次是教学能力的要求。这个教学能力有两层意思:教学的经验、教外国人的经验。第三,开展汉语教学还有文化差异问题。没有系统学习过英语的人,不会理解英语文化的独立、竞争、自信;没有系统学习过葡萄牙语的人,不会理解葡语国家的热情;没有系统学习过意大利语的人,不会理解意大利追求艺术的原因。在西方国家,教师的工作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学生交付了学费,因而有权利选择教师,并对教师的工作作出评价。这与我们国家对教师工作的定位差异很大。对于那些外语能力不过关,没有教学经验,没有教外国人经验,又必须解决文化差异问题的同学而言,这样的工作是不好开展的。
  因此,每一位填报志愿的家长考生,首先要对报志愿存在一个理性的态度,这个理性的态度就是:填报志愿的首要目标是与社会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合作的起点是职业。专业的选择关系到职业定位。在高考志愿的三个因素中,应优先考虑专业选择。
  做一个内控者
  优先考虑专业选择,可以降低心理压力,获得内部控制。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做控制点理论。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生活事件的后果,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自己对于事情的发展和后果是可以控制的。这部分人认为控制生活事件后果的位置在于自己,是内控者。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社会安排、命运和运气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这些人认为造成事件结果的控制点在外部,是外控者。内控者与外控者的生活态度截然不同。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内控者相信会有改善的可能性,因而加大在工作上的投入;外控者喜欢推卸责任,不去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转向求助和碰运气。显然,内控者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在填报志愿时,如何获得内部控制呢?这需要考察地点、院校、专业这三个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我们控制好哪个因素,才能把握住高考这件事。很多考生考虑志愿时,优先考虑地点或者院校因素,部分考生仅考虑这两个因素,上大学的目的定位在去一个好城市,去一所好学校。高考志愿的地点和院校总是集中在那么几个。地点方面,如北京、上海;院校方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211或者985院校。在这种情况下,若想在地点、院校的竞争中获胜,就要靠分数说话。在成就归因的模型中,分数应该归入不稳定性和不可控因素,它受个人能力、努力程度、试题、考场、临考状态多重因素影响。一个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分数的变化。当没有取得预期分数,或者自己的分数达不到目标志愿的要求时,考生就完全失去了选择地点或者院校这两个因素的权利。从这个角度看,优先考虑地点院校,或者把二者作为唯一的考虑因素,是一种外部控制。在这个选择中,地点、院校是主动一方,考生是被动一方。是地点院校在选择考生,而不是考生在选择地点院校。
  我们反过来,先考虑选择专业,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如果一个考生希望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他可以有很多选择方案。他可以结合自己的分数,把地点及院校作为两个变量,随意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组合。他可以选择北京的清华或者北航或者北理工或者北京工业大学,也可以选择其他地点的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只要开设计算机专业的院校及城市,都在选择范围之中。从这个角度看,这个选择是内部控制,考生是选择的主动一方,地点、院校、专业都是考生选择的对象。这就叫做主动选择。
  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学会选择,学会主动选择。
网站目录投稿: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