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节体育课,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每周半天自主活动课……你或许不大相信,这是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最后冲刺阶段的课程安排。距离高考还有两个多月,记者采访获悉,沪上部分高中推出新做法,为被复旦、交大等预录取的学生"开小灶"。还有不少提前签订协议的"准大学生"也成为一些家长、老师眼中的"金牌教练"。预录取学生如何过"真空期"引发关注。 高三生成"大学预科生" 在高考最紧张的冲刺阶段,高三学生仍要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课,还要学习大学课程,这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复旦附中日前就推出这样大胆的尝试,将被复旦、交大预录取的100多位学生独立编成两个班,特别针对这部分学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有家长称"这迈出了尝试高三素质教育的重要一步。" 据介绍,独立编班后,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贴近高考,但不搞题海战术,更注重扩展视野。学校还将隔周请高校专家开讲座,为学生介绍各个专业领域的前沿学科知识,并引入大学英语课程,如英语口译、英语演讲、英语视听说,为进入大学做准备。 此外,学校还尤其重视高三学生的身心健康,每天一节体育课。除了完成高三的教学任务外,还要拓展一些活动项目。周五下午是活动课,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各种活动,充分展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后两个月,这些被预录取的学生将充分享受高三最后的快乐时光。这些新举措一经推出,就受到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欢迎。 老师推荐保送生做家教 联考刚过,模拟考陆续到来,现在正值高三学生们最繁忙的季节。可上海某市实验性高中的高三学生郭同学却翻起初三的英语、数学辅导书。原来,她和复旦大学签订预录取协议后,在老师的推荐下,担任两位初三学生的家教,传授学习方法。 记者采访发现,在老师的推荐下,一些已经保送的优秀高中生先后当上了家教,做得有模有样。"我一般会给一些要参加名牌初中面试的孩子提前听中考英语模拟听力题,这对他们的帮助很大。""准大学生"程乐乐很有经验地介绍,当年自己参加"小升初"测试成功,得益于日常的超前训练。为此,她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一一传授给学弟学妹,助他们轻松升学。 高三预录取学生自身就比较优秀,也有过中考和多轮大型考试的经历,使得不少家长层层"拜托",才能预约到这些"金牌教练"。家长郭女士表示,自己有这个想法,主要是受到同事的启发。去年,同事的女儿获得重点大学保送资格后,给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强化训练,两个月后,这位小学生如愿考入心仪的初中学校。 预录取生应合理规划未来 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告诉记者,在该校某些班级,将近有一半的学生被预录取,这些学生与"裸考"学生混在一起上课,他们的学习状态、需求、目标很难达到统一,对彼此都可能产生影响,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学校将两部分学生索性分开教学,根据不同需求来设置课程。 教育专家熊丙奇教授表示,一方面,他们还必须参加高考,虽然高考成绩不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只是参照,但如果考差了,也有可能不被学校录取。另一方面,高考对他们的要求,相对其他同学来说,已经"降低",所以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也不合适。因此,将他们独立出来编班学习,看来是最好的方式。 "获得签约资格后,预录取学生可以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千万不能荒废自己的学业。"对此,复旦大学云聚社社长许冰清建议,对于优秀高中生来说,签署协议也并不等于进"保险箱",许多学校对于高考分数还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大学中的挑战相比高中更加严峻、更加多样化,优秀的高中学生不能仅仅拘泥于眼前的出类拔萃。签署协议后,也应当尝试多方面发展,在学业以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接触社会、锻炼身体、或是提前感受大学氛围,都能为日后的大学学习定下一个良好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