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源于民间祭祀,流传久,范围广,形式多。瓜州社火历史悠久,"盛行于瓜、沙的‘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的社火,是从印度传来的宗教色彩浓郁的民间艺术"。这种艺术传入中国后与中原艺术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瓜州社火便是其中之一。 瓜州社火亦叫"地蹦子",又名"秧歌子",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舞蹈,有说有唱,有蹦有跳,乐舞升平,热闹无比。社火队伍通常由四个鼓子、四个拉花、四个和尚娃、一个膏药匠、一个俊公子、一个丑婆子、一个大头和尚、一个柳翠组成。 鼓子:戏剧中武生打扮。头戴牛角尖白色毡帽,帽周围用黑色平绒镶云转图案,毡帽左右及前额插黄表褶皱,穿红色衲衣,下穿白色靠腿,一手提细鼓,一手执鼓槌。 拉花:戏剧中彩女打扮。梳发辫,戴红花,着红、绿衲衣,系褶花裙子,手执小铜锣,配合击乐敲击。 和尚娃:戏剧中书童打扮。头戴僧帽,配有王方佛,上穿黄色夹夹,下穿红色靠腿,双手执棒槌,配合击乐敲击。 膏药匠:戏剧中算命先生打扮。一手执纸糊膏药幌子,一手执拨浪鼓,不时摇动,有唱有说(词自编)。 俊公子:戏剧中小丑打扮,头戴相公帽,身穿彩色道袍,手拿蚊甩子,配合击乐活动于场外,起维持秩序作用。 丑婆子:戏剧中媒婆打扮。大麻脸,大肚子,身穿大红袄,耳戴大耳环,一手挎篮,一手拿扇,配合击乐和俊公子活动于场外,滑稽可笑,乐趣无穷。 大头和尚和柳翠:戴假面具,忸怩嬉戏,滑稽逗笑,配合击乐,双双活动于场外。 瓜州"地蹦子"跑跳花样繁多,据瓜州文化馆调查约有二十多种,有一字长龙、二龙戏珠、三珠套月、拜四门、五福梅花、九连环、盘肠儿、蒜辫子、龙摆尾、蛇脱皮、剪子股、白马分鬃等。动作简单矫健、节奏明快,音响以击乐为主,场外有大鼓、大钹、大锣、大铙,场内小鼓、小锣,相互配合,节奏快慢有度,音响清脆悦耳,场面宏阔热闹,随时摆出各式阵图。 "地蹦子"说唱形式可分为先说后唱、先唱后说和自唱、点唱、对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等。唱词内容丰富,风趣幽默。有的祈求神灵、祷告平安,有的歌唱丰收、歌唱喜悦,有的扬善惩恶,有的褒贬官府,有的歌唱自然、颂扬美德,诗词文赋、金口快板等无所不有。 瓜州社火还有竹马子、老人打架、猪八戒背媳妇、东洋车、回娘家、单扛桥、霸王鞭、腰鼓等剧目,演绎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寓教于乐。 瓜州社火不仅在村镇公共场所表演,也到农村、机关、部队表演。在旧社会,不仅到绅士地主家去拜年,也到贫穷家庭去闹春,敬香、焚纸、放鞭炮,为他们"活地脉",祈求来年平安和顺、五谷丰登,贫穷人家感激不尽。旧时最有名的社火属五营村社火、先农坛社火和工商会的舞狮队。 时代在变化,老社火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社火相继出现,以彩车、狮子、龙灯、旱船、丑婆、秧歌队为主要阵容,伴随着擂台鼓、太平鼓等各类鼓队,村镇耍、县城耍,以拜年的形式活跃在村社机关。社火一般在寒冬腊月排练,正月里走村窜户演出,正月十五县城汇演。此日,全县各乡镇社火队集中渊泉镇广场,精彩汇演,尽展才艺,评出优秀。 传统社火表演 高跷:是化妆的人踩在木制的跷棍上,随社火队表演的一种形式。高跷一般约一米多高,也有高达七八尺的。人物化妆多以戏剧人物为原型,如杨六郎、关公、包拯等。 跑旱船:也叫"花船"。是用竹、木等物扎成长7~9尺、宽3尺的船形,蒙以彩布、饰以花纸,表演时套在女舞者腰间,如坐船状,另一男者扮船公与船中女对舞,表演船行水面的姿态。一般社火队有两船交替对舞,边唱边舞,表现劳动、爱情的生活,词曲多为自编。 耍狮子:一般为双狮共舞,也有群狮共舞。每狮需二人同穿狮衣舞,另有一人扮勇士,手执红色绣球,随击乐来回挥舞,引诱狮子上下、前后、左右翻动,以至爬三层以上山形大方桌或者五层以上长条凳,上山、下山翻滚跳跃,惊心动魄。 驯牦牛:二人同披牦牛衣舞,另二人妆扮蒙族男士猎人,身背老式火枪,一人妆扮蒙族妇女,随击乐在场上共舞,表示驯服性情犷悍的牦牛,之后对酒、猜拳、唱蒙古民歌,多姿多彩。把瓜州人纯朴、敦厚、剽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颇具特色。 斗野人:是民国年间通过马步芳部队从青海传到瓜州的一个撒拉族民间舞蹈。由一人扮演"毛野人",二人扮演"柴夫"。剧情是两位柴夫结伴上山打柴,在山上两人分开砍柴,不料一柴夫突然遇到"毛野人",惊吓之余,立即想到装死躲避。"毛野人"上前嗅嗅这,闻闻那,以为柴夫死了,便作摇头摆脑、无奈之状。另一柴夫担柴而来,忽然发现前面一野人在同伴旁边转悠,立即放下柴担,举起扁担与"毛野人"搏斗。这时,在地上躺卧装死的柴夫一跃而起,竭尽全力向"毛野人"扑去。"毛野人"虽力大无穷,但两柴夫灵活机智,搏斗多时,毛野人终因行动笨拙,被两个柴夫打死。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生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