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浙江七夕节


  浙江各地的七夕节,主要是年轻女子的"乞巧"活动,她们相聚在一起,祭拜牛郎织女,并且向织女乞求灵巧,试图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女红技艺,并且祈求自己能够有个美满的姻缘,不过在各地民间人们过节的方式方法会很不一样。
  清代杭州的乞巧,有吴存楷《江乡节物诗·针彩》为证。诗云:"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诗前有题注:"七夕穿针旧俗也。今则以针投之盂水中,翼日视其影之所似,以占巧拙。"《江乡节物诗》又有《巧果》《蛛盒》两首,亦述七夕风俗。巧果是油炸面条小点心,蛛盒则是让蜘蛛在小盒中吐丝,以其形状占卜。老人回忆,当年的针彩乞巧颇有些神秘。七夕前一天,取雨水、井水各半,盛在碗里,放露天一夜,再在太阳下晒半天,中午时分,女孩子将绣花针或新竹丝放水面上,使之浮而不沉,以观其在水下的影子,往往颇细巧,则以为乞得巧;倘若平淡无奇,则以为乞得拙。当然,这里的心理因素颇多,也是很难坐实的。较多的地方是女孩子之间比赛女红手艺,巧拙各有公论,比较实在些。
  萧山坎山一带,盛产花边,人称"萧山花边",20世纪20年代便已闻名遐迩。这一带的花边女工特别看重乞巧,当地的七夕风俗传承至今,颇有特色。在坎山,如果家中有十五岁的孩子,这天就要给他们行成年礼,给他们吃鸡。晚上,有的人家在庭院里摆供桌,祭祀牛郎织女,供桌上有水果、菜肴,以及家中姑娘、媳妇的手工活儿,燃香点烛,虔诚礼拜。当地还有一首在乞巧仪礼上吟唱的《乞巧歌》:七月七,牛郎哥哥、织女姐姐快快来。伢给你送肉,教伢学做活;伢给你送物,教伢扎鞋帮;伢给你送菜,教伢学裁剪;伢给你送水,教伢纳鞋底;伢给你送瓜,教伢纺棉花;伢给你送醋,教伢学织布;伢给你送酒,教伢学梳头。
  他们那儿也盛行七夕节吃巧果,用槿树汁洗头发,用凤仙花汁染指甲。当地有地藏寺,许多人还在这天夜里到寺庙里去坐夜,祈求幸福。当地有民谚:"若要夫妻俩恩爱,地藏寺里坐一夜。"
  在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一担庙,七夕有"香桥会"。人们将一束束线香裹紧,搭成一座很大的香桥,有桥栏、桥亭,造型古雅,十分好看。人们虔诚礼拜,同唱仪式歌:"一星桥,二星桥,三来要拜神仙桥。香头伯伯有功劳,搭香桥师傅心功巧。香桥上头好跑人,下头好过九龙船。鲁班先师合拢桥,丝网娘娘看仙桥,仙男仙女同过桥……"
  温岭沿海的箬山、石塘一带,七夕有"小人节"。这一带有孩子的人家,从出生到十六岁,每年七夕都要为小孩扎制彩亭,男孩扎彩亭,女孩扎彩轿。彩亭造型精巧,有两层或三层,底层供七仙女或妈祖像,装饰假山、花园以及各种戏曲人物。届时在门口设供桌,供彩亭、彩轿,以及鲜花、供品,点燃香烛,为孩子祈祷,最后焚烧彩亭、彩轿。此日,主人家诚邀亲友聚餐,共祝孩子茁壮成长。石塘小人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骆业生,生于1934年。他如此口述此节日:
  每年到农历七月七,我们石塘箬山一带有小孩的家庭都要过传统的"七夕小人节"。"七夕小人节"是名副其实的小孩子节日,相当于把小孩子都集中在这一天做生日,从小孩1岁起开始做,一直做到16岁为止。
  这"七夕小人节"的习俗,是从福建闽南传过来的,因为箬山一带的原住民,其祖先基本都是在300年前陆续从闽南沿海一带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闽南文化习俗,而由于箬山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使得"石塘小人节"这一传统习俗得以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石塘小人节"祭祀的对象是"七娘妈"。"七娘妈"即七仙女,是玉皇大帝的七位女儿。闽南一带的传说,是把牛郎织女和七仙女下凡的故事"合二为一"的,传说织女是天帝的第七个女儿,因思慕人间生活,私自下凡来到人间,后面发生的故事已家喻户晓,就不多说了。后来把七仙女演变成了"七位仙女",即"七娘妈",是主管小孩子的神。在闽南渔民的心目中,"七娘妈"是美丽、善良、慈爱、吉祥的化身,她能庇佑小孩子健康成长。七月七祭祀"七娘妈",是为自家的小孩祈求平安健康。
  另外据老一辈的人讲,七仙女生有小孩子,生下来后就没有爹娘抚养,是在野外被动物养大的,到后来还成了有作为的大人物。而我们箬山当地的习俗中,对小孩子的昵称,很多都喜欢在小孩子名字后面再加一个"狗"字,如"阿甫狗""坚狗"等,这个"狗"绝不是骂人的,而是长辈希望小孩子能像小狗一样容易养活。七月七祭祀"七娘妈",也是人们祈求自家的小孩能像七仙女的孩子那样容易养活,并能够成才。
  在"小人节"到来前,箬山居民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小孩定制一个特殊的祭品,这个祭品是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过去男孩用彩亭,女孩用彩轿,现今多数女孩也用彩亭了,如遇经济拮据的家庭,彩亭和彩轿也可用简单制作的七娘妈座来替代。彩亭和彩轿都是由用竹条和五彩纸为主要原料扎制而成的。其中彩亭制作得最为精致,它呈半边状立体造型,正面凸出,背面平直。1至15岁小孩用的彩亭都是两层结构,上层是半边亭子形状,亭上贴有横批叫"虫二亭"。为什么叫"虫二亭"呢?以前听我父亲讲过,相传七仙女和董永是在亭子里相遇的,他们之间发生了风花雪月的故事,风月过后,有了爱情的结晶———小孩子。而"虫二"就是风月无边的意思,风月无边———去掉两字的边框,自然成"虫二"两字,所以把这个有着风月故事的亭子叫作"虫二亭"。底层中间是"七娘宫",里面供有七位七娘妈的画像。"七娘宫"也叫"保赤宫",意思是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底层两边是用彩纸做成的围墙,围墙旁边,还做有假山、花草、盆景等。彩亭的上下两层,还插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小纸人,这些小纸人是彩亭的主角,一个彩亭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小纸人的制作是否精美。小纸人都是戏曲人物造型,有岳飞、孙悟空、八仙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而16岁小孩用的彩亭更为讲究,因为16岁是渔家孩子过的最后一个"小人节",也是他们的"成人节",所以这一年的彩亭有个特殊的称呼,叫作"金亭",而16岁过的这个小人节叫作"满金亭"。金亭做成三层结构,外观金碧辉煌,它除了包含普通彩亭所有的元素外,在底层正中位置还特别多插了一个小纸人,它手拿雨伞、肩背包袱,酷似古代进京赴考的书生,而楼台最顶层屋脊两端,贴着一对恰似状元帽子上的宫花,暗示金榜题名。整个场景意味着小孩子已经成人了,应该出去有所作为了。
  纸轿的制作,比彩亭制作简单得多。它是模仿民间花轿的样子,扎糊一个尖顶的轿子,两边一副轿扛,里面一个小偶人即可。七娘妈座则最简易,一张尺许长的长方形硬纸板,下面粘贴上七位七娘妈的头像,背面穿扎两根细竹片固定即可。用插着小纸人的纸亭作"小人节"祭品有什么由来呢?本来谁也不清楚,但是最近据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陈勤建教授考证,它源自北宋时七夕节供奉摩诃罗偶像的习俗,因为摩诃罗6岁就出家成佛,成了当时人们抚育杰出人才的理想楷模,人人争相膜拜。后来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退去,变成纯粹的玩偶,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石塘小人节彩亭中的小纸人即由此发展而来。
  过"小人节"的前几天,箬山有小孩的家庭还要浸米做水圆,把做好的水圆送给外地的亲朋好友,并邀请他们过节当天前来赴宴。七月七这天,从外地来赴宴的客人成群结队。上午,各家门口摆上供桌,在供桌正前方摆上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在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前,点上香烛,摆上一壶老酒和七只酒盅,同时,在供桌上还摆上各种供品,如香蕉、西瓜、刀肉、黄鱼鲞、糖龟等。祭拜完毕后,在鞭炮声中,把普通彩亭上层的小纸人拔下来给小孩子玩,金亭上的小纸人则不能拔,最后将彩亭、彩轿或七娘妈座同纸钱一块焚化,进贡给七娘妈。中午,摆上丰盛的酒宴招待客人。晚上,人们乘凉时仰望星空,偶尔也讲着有关七娘妈的神话传说。
  我本人是15岁开始学习彩亭制作的,学成后正值新中国成立,我又重新入校读书,一直读到高中,高中毕业后,我又回到老家,以做彩亭和其他纸艺为谋生行当,后来政府"破四旧","小人节"和做彩亭被列入封建迷信活动,遭到禁止,我被迫改行做了油漆工。改革开放后,我又重操旧业,重新开始了制作彩亭的行当,至今已有20多年。彩亭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它是成批制作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小纸人。制作小纸人工序的第一步是打坯,在竹签上用纸打好各式各样的小纸人身体坯子;第二步是印头和开脸,小纸人的头是泥做的,预先在陶制模具中印制,印制成型后,晒干、涂粉、上色,再按照传统戏曲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化上眉目脸谱;第三步是安小纸人的头手脚,把做好的泥头安到相应的纸坯上去,并为小纸人配上手脚;最后是穿衣戴帽配道具,根据小纸人的不同戏曲人物形象,用彩纸剪刻不同的衣服、帽子和相应道具装饰小纸人,例如给孙悟空穿戴上金色的盔甲和头盔,并配上金箍棒等。至此小纸人制作完毕。
  2.扎制彩亭。第一步是剖竹扎架。把毛竹剖成一根一根的细竹条,然后用细竹条扎成彩亭的架子,竹条与竹条之间须用纸绳扎牢。第二步是配纸糊亭。为这些扎好的竹架子批量调配好彩纸,接着用剪刀把彩纸剪成各种形状,再把剪好的彩纸糊到竹架子上。最后,把各式各样的小纸人插到纸亭架上,每个彩亭插十余个小纸人,至此完整的彩亭制作完毕。
  石塘小人节虽然因其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至今得以保留下来,但是近些年来由于交通、通信的便利和人们文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小人节的一些文化内容不断地弱化,地方性特色和特点也在逐渐地消失。石塘"小人节"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扩展项目名录,建立起一支传承人队伍,对这个特殊的传统节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洞头海岛,则称"成人节"。其实洞头与温岭沿海的居民,历史上大多是闽南人。洞头的"成人节"与温岭的"小人节"大致相仿,只是细节上各有不同而已。在洞头,十六虚岁的儿童要在七夕这天行成人礼,人们虔诚礼拜,祈祷词云:"七月初七天门开,七星娘妈坐莲台。有花有粉请你来,保佑娒儿快快长大免祸灾。"当地还有七仙女帮助百姓的动人传说。
  而在缙云县胡源乡招序村的张山寨,则以七七会的历史悠远和规模宏大著称。相传当地的这一文化传统肇始于明万历年间。当地献山庙祀奉陈十四娘娘,俗传七月初七是陈十四娘娘诞辰。各地信众从七月初五至初七,陆续进庙祀拜,并有各种迎神会案,一路巡游,龙狮翻腾,歌舞弥漫,大多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小小的山村在七七会期间一下子会聚两三万人,形成欢乐的海洋。张山寨七七会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其影响之大。
  武义七夕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农家少女大多于这一天取黄荆柴及乌桕叶捣汁洗发,让一头秀发乌黑发亮,美若仙女;家中女子于七七之夜,设香案陈瓜果糕点于庭院,遥拜七仙女;女孩们会静卧葡萄架或梧桐树等大树下,听牛郎织女窃窃私语……当然,最具文化特色的,自然是"接仙女"。
网站目录投稿: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