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西距杭州45千米,东至上海120千米。2200年前的西汉,吴王刘濞设司盐之官于此,地以官名,为历代海宁州(县)治所在。作为一座千年古镇,盐官集自然景观与人文胜景于一地,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俗文化、动人的民间传说和壮观的钱江涌潮闻名于世。 盐官有胜景:从捍海长城———鱼鳞石塘到镇海古塔———占鳌塔,从乾隆御驾观潮之处———白石坛到黄家御花园———安澜园,从宰相府第———陈阁老宅、风情街、宣德门到海神庙宫,处处隐现历史的厚重。盐官有名士:国学大师王国维、教育家郑晓沧、女作家陈学昭、武侠小说家金庸皆出于此。如今,他们的故居依然点缀着盐官古镇。课题组在走访海神庙和陈阁老宅时,随处可听到关于乾隆皇帝身世的传说: 相传乾隆是浙江海宁大盐商陈阁老的儿子。浙江海宁县,清朝时属杭州府,是海边的一个小县。海宁虽小,却因在这里能观看到气势磅礴的海潮而闻名。 当地有一个盐商叫陈世倌,在康熙年间曾入朝为官,与雍亲王私交甚笃。有一年,雍亲王和陈世倌两家的夫人在同一天分别生了孩子,雍亲王叫陈世倌把孩子抱进王府看一看。可是,当孩子送还时,陈家却发现,原来好好的一个胖小子变成了一个小丫头。陈世倌考虑此事的严重性,未敢对外透露半点,而被换进王府的陈世倌之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乾隆继位后,对海宁陈家非常优待,自己也曾先后六次南巡江浙,去陈家拜访。并亲笔在陈家的宅堂题写了"爱日堂"和"春晖堂"两块牌匾。"爱日"一词,源于汉朝扬雄《孝至》一文,是儿子孝敬父母的意思;而"春晖"一词来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后人常以"春晖"来比喻母爱。这两方匾额的题词内容都有儿子尊敬和孝顺父母的意蕴。于是,后人认为乾隆皇帝题下这两块匾含有孝敬亲生父母的意思。由此,人们认定乾隆皇帝是海宁陈阁老家的儿子。 拥有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盐官:一方面,由于明后钱塘江河流的变化,涌潮至杭州,其势转弱,于是观潮位置东移,海宁盐官逐渐成为最著名的中秋节观潮胜地。而钱江潮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又是对民众开放的。久而久之,形成风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每日昼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极大,小则水渐涨不过数尺,大则涛涌高至数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数百里士女,共观舟人渔子溯涛触浪,谓之弄潮。"历代相沿,形成盛会,民国后,习称农历八月十八为观潮节。 民国年间高伯时的《海宁观潮》一文,更是将远道的人们赴海宁地区观潮的胜景展现了出来:观潮节数日内,远道者或乘观潮专列,或包汽车,或备汽艇,或雇客船,近者或驾划子,或步行,水路扰攘,四方云集。河道则下河北起葫芦潭,经宓家桥而东迄大东门河头,船只拥挤不堪,上河塘之观音桥一带亦然,后至者辄有排挡为难之窘。 另一方面,涌潮也给沿江人民带来过沉重的灾难。"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朱淑贞的这首《海上纪事》,便是潮灾惨象的写照。涌潮的危害,让人们对上苍、神灵、自然怀有恐惧敬畏之心。对于人力无法掌控的事宜,人类便向神灵祈求福佑。从民间至官方,祭潮之风历来盛行。最初的祭祀活动是由沿江百姓自发成俗,一般以敬香祈祷为主,后来才逐渐变成祭神祈安主体性活动。 俗传农历八月十八为潮神生日,民间有观潮风俗。观潮时期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地方官要主持祭祀潮神的仪礼,还有各种民族民间艺术的展演。如同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中提道的: 郡人观潮,自八月十一日为始,至十八日最盛,盖因宋时以是日教阅水军,故倾城往看,至今犹以十八日为名,非谓江潮特大于是日也。是日,郡守以牲醴致祭于潮神,而郡人士女云集,僦倩幕次,罗绮塞涂,上下十余里间,地无寸隙……其时,优人百戏,击球关扑,鱼鼓弹词,声音鼎沸,盖人但藉看潮为名,往往随意酣乐耳。 《海宁旧志》记载:"十三日至十八日,男妇往海上观潮。"海宁旧时祀奉潮神极虔诚,建有伍公庙等九处庙宇。清雍正九年(1731)在盐官建成海神庙俗称"庙宫"后,各海神庙从祀于此。海神庙建筑宏伟,祀宁民显佑浙海之神而不名,每于农历八月十六起即在此演戏庆贺,十八日海防道率所属朝服致祭。十八日并例行祭潮,由省道大员及地方官设祭于占鳌塔旁之大观亭。备全牲,洁粢盛,当潮头汹涌横江东来,在数里外时,即整肃农冠,遥对鞠躬展拜,潮过,官员酾酒以送,公役举牲盛投于江,祭潮之礼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