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常让身处其中的我们问出"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当你伤心、纠结、痛苦时,"为什么"并不能帮你走出沉沦。你需要作情绪的旁观者,问问自己感觉"怎么样"。 艾伦深受抑郁之苦,然而心理专家的建议却更让她茫然不知所措。专家让她别再问自己"为什么"感到无助和伤心,而是问问自己是"怎么样"的感受。艾伦回想起自己最近一次抑郁的情形:整个礼拜天她呆呆地坐在家里,什么事都不想做,四肢沉重无力,胸闷气短,甚至连出去看场电影的动力也没有。那时候,她被一浪又一浪的担忧和自责所吞没:"我现在感觉这么糟,都是因为我做了太多错误的选择。我本不应该进入商界,这个圈子一点都不适合我,偏偏我又不幸遇到一个男人,而他最终也离开了我。也许现在要一个孩子也太迟了,我这个年纪生孩子,胎儿出现问题的风险提高了4倍……"一连串沉重的想法不断缠绕着她,似乎每一个听起来都很重要,她应该集中全力去关注。再说,她人生中最重要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再做其他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她向朋友们倾诉她的苦恼,和他们一起去逛街或者玩轮滑。一两个小时之内,她感觉轻松了一点,但是没过多久,她又陷入那种无休止的负面情绪,陷入对自己的消极评判和怀疑。 如今她已经走出上一次的抑郁,为了避免复发,她找到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提出了一个迥然不同的方案:当你产生抑郁情绪时,不要去参加娱乐消遣活动。既不要抗争,也不要逃避。每当身体反应和消极想法出现时,只要遵循自己的生活习惯,顺其自然作出反应就可以了。专家的建议相当简单:坐在椅子边上,背尽量挺直,双手放在腿上,以一种舒适的状态舒展身体。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身体的感觉上,尝试在大脑中找出一幅画面或几个词语来形容你此刻所感受到的状态。当你在脑海中有了描述后,再好好观察一下身体的状态。接着让你脑中的描述慢慢消失,并迅速说出紧随而来的第一个想法或念头。不要去判断它是"好"还是"坏",只做记录。当你意识到自己产生了一连串的想法时,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呼吸上,仔细体会一下头脑中的变化,有一连串新的想法正在取代旧的位置。这么做的目的,是要我们学会有意识地体验周围正在发生的变化。不要去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或想法,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怎么样的感受"上。 的确,意识到当她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的身体感觉上,或看着自己焦虑的想法并不让它蔓延,情绪就一点一点消散了。她意识到这郁闷不再是"她的郁闷",而在"她的一旁",就像纳瓦霍族印第安人不说"我很伤心",而说"我的精神有伤心的陪伴"。用"怎么样"代替"为什么",如此简单,也如此重要。请试想,当医生问你:"为什么你的体重增加了3公斤?",或换一种方式问:"你现在身体感觉怎么样?"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一种方式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评判;而后一种方式,让你觉得自己得到了倾听。 用"怎么样……"来提问,表达了某种善意,打开了一扇亲切之门。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指出,间歇性抑郁症患者可以学习与自己的心灵私密对话。这种冥想的方法,正是受到千年来佛教修行的启发。与抗抑郁药的疗效相比,心灵对话的方法使抑郁症复发率减少了50%以上。抛开抑郁症不说,我们都应该学会与自己、与他人保持善意的亲密度。不要一开口就问"为什么",不如用亲切的"怎么样"来开头,对方一定会感受到你的诚意并带给你同样亲切的回应。 别问"为什么",要问"怎么样"。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一种方式让你觉得自己受到了评判;而后一种方式,让你觉得自己得到了倾听。 文章摘自:http://www.qdxiuweixin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