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接受。但如何运用精细管理方法,做实、做细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水平和效果,目前还缺乏系统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就此做几点肤浅的思考。 一、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引入精细管理 精细管理是相对于常规管理的更高层次的理念。目前,现代企业对精细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简而言之,"精"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精细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管理是任何一个组织永恒的主题,企业党建工作本身也是一种管理。但是管理方法、管理思维不可能一成不变,管理形式因大量先进管理文化的涌入越来越呈现出乘势加速发展的趋势。与形势任务的发展相比,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局限和不足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方面,目前企业党建工作仍然以粗放型、经验型管理为主,比较缺乏令人耳目一新、愉快接受的管理方式。对比"五精"的内涵,近年来在企业文化建设等较为单一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差距仍然非常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问题。一方面,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比较偏重于基础,偏重于外在的形式,比较缺乏对服务对象的精确把握和对服务成效的细致检验,大而化之的东西多,务虚的成分多,量化落实、量化考核的内容少,导致党建工作的每一个细分措施都很难做到准确把握。解决这些问题,要以改革的精神进行深入地探索,有必要借鉴先进管理文化,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管理方式。 精细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手段。从精细管理的概念可以看出,它基本符合党建工作的管理需要,对于改进和加强党建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精细管理讲究人文性,以人为本,以文载道,这正是党建工作的根本。二是精细管理讲究细节控制和过程管理,重视"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这是党建工作所一贯倡导的。三是精细管理讲究过细工作,重视每一个环节创最佳、争一流,这是党建工作的一贯追求。同时,精细管理重具体、重落实、重成效等特点,有利于改进党建工作内容过于宽泛、考核难以量化、成效不好检验等现实问题。因此,在企业党建中探索和尝试引入精细管理十分必要。 二、运用精细管理需解决三个问题 精细管理与其它的管理方式一样,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要素多,对管理层、执行层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要在企业党建工作中运用精细管理,事先应解决好观念、载体和考核三个问题。 (一)创新思想,转变观念。首先是管理层的观念问题。企业管理层在研究、规划、部署党建工作中,能否做到精益求精,能否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执行层的能力,设计的载体是否具有操作性、能量化分解和考核,特别是能否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真正把上级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本单位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这不单是方法问题,更是思想观念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分厂(车间),管理层制定的规划、意见等,没有必要再让党支部研究如何落实,而是明确应该怎么干、不应该怎么干。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精细管理必然停留在纸面。其次是执行层的观念问题。执行层在工作中能否准确领会、精确贯彻上级的要求,能否不打折扣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也是对观念和态度的极大挑战。 (二)创新思路,选准载体。企业党建工作需要有效载体来实现。精细管理的载体设计,应该是重质量而轻数量。这与企业党建工作现状有一定的差距。举个简单的类比,在同一目标的前提下,把一项工作或活动载体细分为研讨、计划、安排、检查、考核、奖惩落实到人头,与把两个或是更多的载体细化分解到人头相比,哪一个更"精"、哪一个更"细",不言而喻。这就要求管理层在研究设计载体时,要克服不顾实际贪多求全的思想,能用一个载体解决的问题坚决不用两个。当前,很多企业党建载体多不好落实,这关键在于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没有在深刻领会与充分结合上下足功夫。引入精细管理,必须解决这类现象。 (三)创新制度,严格考核。考核历来是企业党建工作的难题,但并不是"此题无解"。如果具备了精细管理的观念和思路,制度创新必然能够走出一条新路子,考核的问题将迎刃而解。精细管理对制度的要求十分苛刻,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随时随地,都要有相应的制度来制约和考核。解决企业党建工作的考核问题,有必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比如,做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层的思路和计划是怎样形成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员工的实际?这些问题不能等到执行层落实了以后感到效果不佳的时候再去追究,而是在研究制定计划的同时,就要有制度的约束、监督和考核。制度到位与否,直接影响着精细管理的程度,是运用精细管理最为核心、最为细致,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是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三、运用精细管理要以"实"为标准检验成效 精细管理是手段,改进和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真正实现虚功实做,更好地、更加具体地发挥党建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服务保证作用,才是目的。因此,检验精细管理在企业党建工作中的成效,关键要看这项工作比以前是否更加具体实在、更加富有实效。 总体来说,"实"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党建工作的载体更加实在。如果这个载体从一诞生就被党员职工称之为"搞花架子"、"又是那一套"等,既不符合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也肯定不符合精细管理的内涵。 二是党建工作的落实措施更加实在。是否克服了"照抄照搬、上下一般粗"、"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现象,是否符合实际,既具体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如果这些措施在执行层出现茫然无所适从的情况,或者需要执行层再花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如何贯彻落实,这也不能说是精细管理。 三是管理层和执行层落实的行为更加实在。精细管理对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要精益求精地抓落实。落实的行为最能体现管理对人的影响。精细管理环境下,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在执行分工上都应该是执行制度的模范,都应该具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和作风。 四是工作考核更加实在。是否还存有一些不能考核的项目,在考核中是否"老好人"仍有空间,考核好的差的是否同等对待等。如果回答是,说明制度建设还不符合精细管理的要求。 五是对服务对象产生的作用更加实在。这个问题也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企业对党建工作是否满意,关键在于党建工作是否对经营管理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职工其中对党建工作是不是拥护,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是否把话说到员工心坎上,把事做到员工需要的地方。 目前,就韶钢而言,通过将精细管理运用在安全生产中,已经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应。重细节、重基础、重过程、"抓小放大"的管理模式已成为强基达标、规范管理的内在要求,推动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稳步发展。在经营管理特别是成本控制中同样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但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能否实施精细管理,仍然需要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大胆的探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