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集体"葬礼"在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蒙住了双眼,放慢了呼吸,体验"死亡"的滋味。经历20分钟的"死亡"之后,不少学生留下眼泪,有人说着对"前世"的后悔,有人感悟对生命的敬畏,也有人感叹要活在当下。哀乐声停止,所有人缓缓站起来,泪水挂在脸庞。 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正确对待死亡,包括自己的死和他人的死,理解生死是生命的自然历程,从而树立科学、合乎情理的死亡观。 台湾高雄师大教授张淑美曾经指出,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影响一生。 在一些国家,死亡教育早就成为了一门独立课程,除了"装死",还有很多情景式、体验式的教育方式。如课堂讨论、看影视、演剧、躺棺、参观火葬场,甚至躺进焚化炉、模拟向亲人遗体告别等。相关学界认为,死亡教育能够帮助孩子们体验和遭遇损失、生活方式突变等有关联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死亡教育不仅能让孩子们正确对待生死、提升生命质量,也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死亡率。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死亡是个十分忌讳的话题。目前死亡教育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制度上都存在短板,既没有相关的书籍介绍,也没有制度性的课程安排。讳言死亡,并不能挡住死亡不经意的发生。尽管人们对生命无限眷恋,但往往仓促间就失去了。死亡作为生命的自然环节,不管何时降临,通过死亡教育使其变得"正常",至少是一种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 死亡教育的实质是张扬生命的意义,激励人们有更高的追求,这是死亡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死亡教育在缓解恐惧、焦虑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生命质量和价值的认知。正因为死亡时常发生,生命不会永恒,才应该倍加珍惜生命,用好用足生命。 令人遗憾的是,对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有益尝试,在网上却出现了诸多反调,有的质疑能否体验到死亡,有的指责"像是一场闹剧,很雷人""没有哲学支持,更像娱乐而已"。当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吃相并不好看,但敢于"尝鲜"的行为,本身就值得点赞。无端贬损并无益于生命教育质量的提升,多一点对创新的暖意,提一条完善优化的建议,才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成长。要知道,让孩子们体验生命的可贵,是教育立德树人的起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