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幸跟我一样,看过很多商业计划书、市场方案或者野心勃勃的战略转型计划,一定会对下面的这段描述很有熟悉感: "家具市场每年有上千亿元,但却没有一个真正知名的家具品牌——多达2 500多个家具制造商在相互竞争,陷入价格混战。他们大多数规模很小,很多采取落后的家庭作坊式管理,整个市场上连一个真正的知名品牌都没有。 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商机,我们团队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生产经验和品牌运作能力,如果降维打击,进入这个过去几十年都没怎么改变的市场,提供真正的好家具并且建立知名品牌,肯定能大干一番!" 听完这个充满想象空间的计划,我想很多人会激动不已——一个金光闪闪的团队跑到一个充满痛点、亟待改变的行业面前,势必会撰写一段创业传奇。 但最终这家公司却无可挽回地失败了:新增的家具业务后来成为了母公司的沉重包袱,在挣扎多年、饱尝失败痛苦后,他们才终于将家具业务剥离出去。不仅未能改变这个糟糕的行业,反而拖累了原本顺风顺水的公司,足足亏损了6.5亿美元。 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公司就是2013年被收购的美国马斯科家居公司。 看不见的手 一直以来,我们总会有去改变一件事的冲动,比如看到行业中缺乏知名品牌,想要创建品牌;看到行业中欺诈消费者的现象比比皆是,想要做首个诚信的、质量稳定的产品;看到行业中缺乏一个高效的信息对接平台,想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正是这种"冲动",诞生了无数伟大的企业家。也正是这个"让行业更美好""让市场更美好"的冲动,使许多人投入巨大资源,仍然惨败。 埃隆·马斯克曾说自己分析问题都要用"第一性原理"(Frist Principle),即用最本源的原则去剖析现象。 而对市场营销来说,抛开纷繁复杂的品牌形象、互动营销、渠道管理、新媒体营销、病毒传播等,回到本质,就是关于市场最根本的一个概念——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前的环境中,到底是关于什么的竞争? 比如超市货架上的洗发水,消费者选择的时候往往不会考虑太多,直接凭习惯选择或者选择熟悉的大品牌。此时"看不见的手"就是"更加知名的品牌容易获胜"。这个时候,你生产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就不太可能获胜。 "知名品牌容易获胜"就是这个环境中的"看不见的手"。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如前言所述,为什么一个看起来很好的机会(在一个缺乏品牌的市场率先建立品牌),结果却导致了失败?你只需要思考一下当时市场上"看不见的手"——到底什么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什么决定了哪些公司能胜出? 我们现在知道,20世纪80年代的消费者在选购家具的时候,更加看重便利性(渠道、配送等)以及材质,而不是看家具制造商的品牌。这就意味着,真正容易获胜的是家具商场以及原材料供应商,而不是想要建立品牌的家具制造商。 而当时家具行业中,消费者并不会参考品牌"这是XX牌沙发,选这个好",而跑到某个家具商场去挑选。也就意味着,在不关于品牌竞争的时代,"建立品牌"并不能拯救当时的家具制造行业。 前段时间,在一个线下交流会上,我遇到一个很创新的婚纱摄影公司,这样问我: "过去几乎所有的婚纱摄影公司,都是用漂亮的模特照片忽悠客户,等客户进来后,不让他们有选摄影师的机会,基本上按照一套模板摄影。而我们则不同,我们都是用真实用户的照片,给用户选择摄影师的机会,并且高度的定制化。请问广告语怎么写,能够让顾客选择我们?" 我的第一反应,这并不是广告语能够解决的问题。"既然用真实用户的案例照片、定制化摄影等都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那为什么过去的婚纱摄影公司,清一色地几乎都没有这么做?" 难道是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一点? 我想并不是没有人这么做,而是就像生物进化一样,在过去"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这么做的公司都被淘汰了,最终市场上留下来的是"学乖"了的公司。 婚纱摄影行业本身是低频消费(大部分人一辈子只有一次)、购买前无法获知质量、服务难以标准化(摄影师能力参差不齐)等,自然就导致行业中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在"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自然是拿一套模特图片忽悠用户一次性埋单的公司,更有机会。 而你真正要做的并不是多写一句广告语来拉动消费者,而是认识行业中的"看不见的手"。 比如婚纱摄影是一次消费,在一次消费中,公司本身就没必要重视品牌。而如果能够想办法开展"范围经济",在婚纱摄影后继续延伸其他服务,把一次消费变成多次消费,就自然会让"重视品牌"的公司变得容易获胜。 再比如婚纱摄影在购买前无法获知质量,大家自然都想尽一切办法拿成功案例去吹。但如果大众点评等测评网站能够好好利用,让更多消费者开始利用第三方测评来判断质量,就更有可能让重视服务质量的公司获胜。 当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创新或者怀揣梦想进入任何一个行业,一定要问自己:这个环境中"看不见的手",会导致怎么做容易获胜?这是一场关于什么竞争? 多手互搏 一般来说,当行业中的"看不见的手"并不适合你的时候,有这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超越行业,跑到"看不见的手"适合你的地方;改变"看不见的手";识别"看不见的手"的变化。 1.超越行业:跑到"看不见的手"适合你的地方 挂面这个行业,很难做成品牌——消费者把挂面当成主食替代品(跟面粉一个行业),消费者不会通过品牌来判断质量。这就导致挂面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是——在渠道和成本上领先的企业能够取胜,而在品牌和质量上领先的企业很难取胜。 而破局的关键就是:同样是挂面,但你满足的需求不一样,跑到不同的行业中,从而面临不同的"看不见的手"。 陈克明挂面就是这样做的,他把每款挂面变成方便面那种量(一份挂面就是一碗),并且加入调料包,还提升生产技术让挂面更容易煮熟——这样,挂面就不再仅仅是一种主食替代,而变成一种"方便食品"。 而在"方便食品"这个行业,"看不见的手"就不同了,消费者习惯于通过品牌来判断质量,自然是可以做品牌的了(想想统一、康师傅就知道了)。 再比如有个做智能针灸的公司,长期使用这个公司产品能治疗腰腿疼痛、缓解疲劳等,但这家公司并不擅长传统医疗渠道,想要做品牌和互联网营销。 但我认为,如果仍然让消费者理解成"医疗器械",这种新的尝试本身没有太大意义——医疗器械市场本身就是关于权威性和渠道的竞争,在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权力寻租远远比走心文案的传播要有用。 而如果让消费者理解成"办公室减压神器",跟健康颈枕等放到一个归类,就相当于跑到了另一个行业,"看不见的手"也就发生了改变(在这个市场,不再是关于渠道的竞争,而变成了品牌的竞争)。 2.改变"看不见的手" 除了跑到另一个"看不见的手"对你有利的市场,你还可以想办法改变消费者的评价标准,从而改变市场上"看不见的手"。 比如几年前的手机市场,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崇尚品牌——认为大牌子才是好的,尤其是国外品牌,这自然让品牌洋气的公司容易获胜。而性价比优势高但品牌不够的产品要想获胜,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看不见的手"——切换消费者评价手机优劣的方式。 比如小米主动创造"跑分文化",投资各种评测平台,通过电商销售(意味着更容易比较参数和评价),这些都让消费者变得更愿意通过第三方数据来评价手机优劣,而不是简单通过原产地、品牌等对比。 这样下来,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市场中"看不见的手"就悄悄发生了变化,从而对性价比手机更加有利。 所以,当行业的作用力不适合你的时候,你还可以问自己:我如何改变当下市场中"看不见的手",改变消费者评价产品的方式,从而让情况对我更有利? 3.利用市场作用力,识别"看不见的手"的变化 有时候改变总是很困难的,但是利用行业大势的变化,却非常容易。 比如在过去,你要建立一个"生活方式品牌",倡导"都市新绿色生活方式",同时销售健康沙拉、运动食品、健康食材、家庭运动器械等,这非常困难。 因为过去所有的商品都要上货架,消费者的心智归类也是基于货架的。你生产这么多不同品类产品,根本不符合定位理论,不光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位置,甚至在超市货架中也没有位置——沙拉在熟食区、运动食品在零食区、健康食材在生鲜区、运动器械则跑到超市二楼了。 这就意味着你很难有机会——过去超市货架上"看不见的手",根本不允许你存活。 但是现在如果你成为一个"领导健康生活方式"的网红,在自己的公众号销售所有证明"都市新绿色生活方式"的产品,就变得容易多了,也可行多了。 因为网红电商更多是按照人格分类,而不是按照产品属性的分类。也就是说,大环境的变化,导致"看不见的手"被改变,从而让本来没机会的商品变得有机会,让本来有机会的变得没机会。 所以,你还可以不断问自己:我所在的行业中看不见的手,最近和未来,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