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务公开是根据"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员工直接行使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要求,把企业重大决策、生产经营管理、员工切身利益、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员工公开,使员工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持续深入地推行厂务公开工作,是加强企业民主监督的重要新渠道,是实现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基础途径,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形式,是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贯彻党的"依靠"方针的根本举措。 当前厂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管理人员对厂务公开的重要性重视不足。当前部分基层管理者认为什么事都交给员工讨论,过程复杂,分散权力,影响效率,不利决策,对厂务公开存在不愿、不想、不必的错误认识。 二是个别岗位员工对厂务公开的目的性认识不足。个别员工放弃权利,漠视责任,认为上好自己的班,操企业发展的闲心没有用,厂务公开是领导"堵员工嘴巴",对厂务公开没有信心。 三是部分基层单位对厂务公开的全面性落实不足。公开内容的涉及面严重不足,多数仅限于民生管理,即便如此也常常避实就虚,员工迫切希望知道的事情没有公开。 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厂务公开的源头性力度不足。厂务公开存在"愿干才干,想起才干"的自由懒慢情绪,既没履行必要的民主程序,也没有公开决策程序和关键环节的情况较为突出。 五是部分基层单位厂务公开的灵活性展现不足。信息传播的渠道有限,多数仅限于文件学习、班组长口头传达上或停留单一的公开栏上,因工作环境、条件限制对员工吸引力不够。 六是部分基层单位厂务公开的创新性力度不足。满足已有成绩现状,在厂务公开工作中缺少必要的监督检查,不愿多花心思,按部就班导致厂务公开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厂务公开内容、方式、方法 1、把握内涵,明确公开内容 厂务公开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应向民主参与的焦点问题延伸。厂务公开有利于扩大企业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从源头上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人心工程"。 厂务公开是引导员工紧跟形势的重要途径,应向生产经营的盲点问题延伸。厂务公开承担向员工交心、交底,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的重任,将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业绩指标完成措施等问题向员工进行"交底",会为管理决策提供民意基础和智力支持。 厂务公开是加强干部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应向干部队伍的难点问题延伸。厂务公开的双向性与互动性,不仅增强了员工的监督职能,对干部加强廉洁自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实做到"给员工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厂务公开是维护员工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应向民生建设的热点问题延伸。厂务公开的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员工的切身利益,将一些焦点、重点、难点问题公开,才能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员工的合法权益,聚得民心与信任。 厂务公开是加强团队意识锻造的重要保证,应向队伍管理的重点问题延伸。厂务公开以员工利益诉求为先的性质,决定了实实在在的公开才能博取员工的支持,团队意识的锻造在润物无声的导引下才能得到加强。 2、突出重点,规范公开方式。 程序上坚持事前公开、事后公开相结合,以事前公开为主。厂务公开工作不是亡羊补牢的事后"安民"措施,做好厂务公开的事前保障是一项必须工作。在公开方式上,应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决议进行统筹安排,具备事前公开条件的,一律坚持事前公开,对不能事前公开的,把事前商讨方案和办事过程、结果公开,以实际行动消解员工疑惑与猜疑。 时间上坚持定期公开与即时公开相结合,以定期公开为主。根据公开内容的适应性要求,对公开频率做到统筹安排,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重大问题以及员工关心的事项坚持及时公开,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做到每月公开,经常性的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的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的工作随时公开,使公开周期与公开内容相匹配。 表达上坚持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相结合,以文字公开为主。厂务公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其本身的时效性和及时性,往往依托公开栏等上墙性文字公开因工作准备、工作过程而被耽误,应通过班前会、专题短会、临时集合等形式进行统一口头公开。口头公开一般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影响,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高效、快捷,但也存在缺乏严肃性的弊端,必须通过正规的公示栏公开、文字通报、网络公告等多种文字公开弥补,并做好统一规格的公开记录台帐,具实记载本单位公开的事项及责任部门。 3、创新思路,丰富公开形式。 责任公开—有着有落。按照"支部统一领导,行政主体到位、工会主动配合,员工积极参与"原则,成立由书记为组长,其他领导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支部第一责任人、行政第一执行人、工会第一承办人、员工第一评价人的职责。建立厂务公开工作网络,不仅要将上级公开内容全面涵盖,也要将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如实公开,实行层级负责、层级追责机制,搭建起"人人有责任、环环有考核、奖惩有规定"的框架,实现厂务公开工作"全员化"。 制度公开—有理有据。厂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只有形成有效的工作制度,才能把这项工作坚持做好,防止出现员工担心的"走过场"、"朝令夕改"的问题。建立完善齐抓共管的领导制度、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通过党、政、工会和有关业务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对厂务公开的内容、公开的程序、公开的形式及考核措施等做出规定,做到内容全,职责明,措施细,手段硬。把厂务公开的实施情况纳入生产经营责任制考核之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凡厂务公开内容涉及的部门和有关人员都要明确责任,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同评先评模、奖惩兑现挂钩,保证厂务公开有理有据,落到实处。 分类公开—有点有面。根据队伍自身特点及当下形势,按照重大问题决策、员工切身利益、生产经营安全、党风廉政建设四大公开内容进行分类,解决厂务公开工作"蜻蜓点水"、"表面文章"等不良倾向。利用职代会这一基本形式,广泛征集员工提案,认真听取员工意见,依靠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通过恳谈对话会、领导接待日、民主座谈会、巡视制度等,拓宽和丰富厂务公开渠道。 点题公开—有问有答。通过发放员工思想动态调查问卷、一对一谈话等形式,密切关注员工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并对提出的疑惑进行分类梳理,由专人负责,以"一问一答"式做好相关政策的解读工作,消除员工顾虑。设置舆情联络岗,根据员工诉求及时调整厂务公开内容、形式,在合理范围内,做到员工关心什么就公开什么,员工要求公开什么就及时公开什么,切实满足员工所需、所盼,增加队伍公开的透明度。 监督公开—有议有评。从强化厂务公开工作的需要出发,做实做细《厂务公开监督考核》、《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对监督考核以及责任追究的内容、形式、职责、奖惩、对象作出明确规定。成立厂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厂务公开重视不够,避重就轻,致使公开的内容不全面、走过场、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搞假公开的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问责,以强有力的组织手段保障厂务公开工作有效落实。认真听取员工对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评价表的形式深入地调配了解,将工作开展情况置于员工的监督之下,充分发挥员工"第一评价人"的作用。 厂务公开的保障措施 健全领导机制。企业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对厂务公开的态度,关系到能否自觉自愿地接受员工的监督。要从改进工作作风、转变作风的高度,对厂务公开做到思想上想公开,行动上敢公开,程序上会公开,结果上真公开,保障厂务公开工作良性 运行。 健全制度机制。深化厂务公开工作,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梳理,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使之与企业管理的要求有效对接。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实际,及时更新和深化厂务公开内容,使之向企业中心工作延伸,向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延伸。坚持员工代表大会为厂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巩固、完善职代会联席会、集体协商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发挥网上公开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健全监督机制。厂务公开本身就是对企业活动的监督,要保证这种监督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对厂务公开的组织领导进行监督,必须做好公开内容的监督。坚决杜绝公开的形式不合法,程序不规范,内容不真实,意见不正确,措施不得力的情况,必须做好公开过程的监督。坚决杜绝负责厂务公开的部门和人员对厂务公开工作蜻蜓点水现象,如果对公开的管理缺乏严格监督,有效制约,厂务公开也只是徒有虚名,必须加强公开管理的监督。 健全互动机制。厂务公开的目的并不是单纯的由上而下的传达,而是集思广益、凝聚人心与智慧的有效措施,在厂务公开工作开展中,应当时时注重公开内容所引起的反响与意见,进行专门的收集与针对性地采纳,收集与采纳工作不是随意开展,而需要有长期专项机制作为保障,从而将厂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