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灯舞是顺德民间为欢庆渔业大丰收而创作的广场群舞。鱼灯会是渔民逢年过节、祭祖、喜庆丰收的群众娱乐习俗。顺德大良鱼灯会历史悠久,清代中叶至抗日战争前,大良镇有"鱼灯会"习俗。每年秋季,选秋高气爽之夜、或元宵佳节,举行巡游盛会。由民间募捐经费并组织鱼灯主会负责筹办。出赛的鱼灯、有五光十色的各种鱼型灯色,红斑、黄花、狮子鲈、鲤鱼、马交等。鱼灯长三至五米,用竹篾扎成鱼灯骨架,用紫花菜胶均匀地扑到网格疏松的银纱上,晾干后成为纤薄透明的鱼灯纱,按不同的鱼形裁开,扪在鱼灯骨架上,最后描鳞着色,画上鱼眼,安装灯光设置,系支架、扎吊钩、制成精美的鱼灯。一个鱼灯重10余斤,游行时,由20余位男子,手举代表各种鱼灯和象征海盗的黄鲤角鱼灯,列队巡游,表现渔民不畏强暴、团结抗争、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风貌。 大良鱼灯会,惯例在大良镇北门罗氏大宗祠或花基龙家祠前集合出发,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队伍由彩旗队开路,接着是鼓乐队,还有八音队和十番飞钹。乐师们各显神通,有将二胡、三弦放在头顶上拉的,有放于肩后弹拨的;一队武士打扮的壮汉,各挑着玲珑标致的木花篮桶,桶上有小铃铛"桑朗"作响;接着是飘色板、锣鼓柜;随后便是长长的鱼灯队。栩栩如生,斑斓夺目的鱼灯翩翩而来,飘然而去,光彩闪耀,相映争辉。最后压轴的是醒狮队。每举办鱼灯盛会、顺德大良镇及各镇乡群众赶来赴会,夹道翘首,争相观看。多姿多彩的大良鱼灯会,寄托着人们对鱼肥蚕丰的美好期望。 大良鱼灯会兴盛了100多年,终被抗日战争的炮火吞噬而衰落,至建国前已停止举办。改革开放后,重现鱼灯巡游的热闹景象,杏坛镇的鱼灯舞队又活跃在大良和乡镇街头,规模虽不比从前,但尚能保存并有望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