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CEO能否稳坐江山? 与世界各地的大型公司一把手一样,亚洲CEO面临着很多相似的挑战,甚至更棘手。他们必须跟上新兴经济体(有时就是其母国)的增长节拍。他们必须始终如一地专注于培养和挖掘新一代人才,以驾驭快速成长且更为复杂的组织。他们必须在组织内部能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以更革新的方式运用新技术。鉴于亚洲CEO更独特更艰巨的挑战,我对他们的来源和任期进行了研究。 "空降兵"比例高 我们对全球3,000家大型上市公司做了分析,其中465家来自亚洲。亚洲公司最实质的区别是"外部空降兵"比例明显偏高。在中国和韩国, 外聘CEO占了主流。 从更深层看,我们发现亚洲CEO通常年纪更轻,分别要比欧洲和北美CEO年轻半岁和3岁。相反,内部提拔的亚洲CEO却比其北美和欧洲同行分别年长1岁半和4岁,且他们的平均服务时间长达11年,比世界任何地区内部提拔CEO的工作年限都要长。 平均任期较长 多数情况下,欧美CEO的平均任期比较短。我们的样本显示,亚洲外聘CEO平均任期比其他地区同行的任期要长半年。如果是内部晋升,亚洲CEO的任期平均要短1.5年1。换句话说,亚洲CEO不仅外聘比例最高,而且任期时间也更长。 原因何在?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公司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内部候选人能力的提升速度。换言之,这是因为成功的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从最初的"攻城掠地"能力(即开发市场)转为运营、管理等能力组合(如卓越运营),而企业内部领导层还没有人掌握这些新技能。 美女CEO张毅:15分钟=3000万美元张毅,就是那个差点收购了网易、那个差点让中国的富人榜改写的人。 2001年9月,网易股价暴跌。当时,名声并不显赫的张毅和她创办的炎黄新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站出来表示要收购网易。张毅已经与网易美国股东基本谈妥,准备正式收购网易,会商时间就定在9月12日,结果"9.11"毁掉了张毅的这个大手笔。 三年过去了,张毅的炎黄新星在今年更名为北京八佰拜电子商务技术有限公司。提起800BUY时尚礼品网时,很多人会恍然大悟,"哦,他们还有一个美女CEO"。那个美女就是张毅。 15分钟等于300 万美元 当《时代人物周报》再次提起当年收购网易事件时,张毅并不愿意多提,她轻描淡写地说,"没有做成的事就不用提了,主要是看未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机会。" 张毅显然愿意更多地谈到将来,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相对缓慢,可张毅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我相信800BUY是最好的,虽然现在没别人的数据。" 同为女当家的当当网联合CEO俞渝说起张毅,充满赞赏:"她很不错,融资能力非常强,当年创办公司的时候,融资金额那么大,是很不简单的。" 俞渝的赞赏来自"15分钟=300 万美元"这样一个让人心跳的公式,而完成这个公式的正是张毅。 1999年6月底,张毅从美国纽约飞抵新加坡,她此行的目的是陪新加坡电信董事长KohBoonHwee吃一顿早餐。 清晨临近七时,张毅走进新加坡万豪酒店的早餐厅,在预订座位上落座。七时过了几分,约张毅吃早餐的人出现在她面前,一位瘦小的中年男人。 迟到了几分钟的KohBoonHwee一坐定,张毅马上拿起准备好的商业计划书双手递了过去。KohBoonHwee接过去,翻开了首页,仔细看了起来。张毅心里忐忑不安,首页只是她的简历,后面的几页才是计划书的内容。仅仅半分钟时间,KohBoonHwee看完首页,顺手将计划书放到一旁,端起咖啡,了一口,问:"你为什么要从投资银行业出来?""我更看好IT行业的发展前景。"此时的张毅是摩根斯坦利的高级经理,年薪50万美元。 把握机会做自己喜欢的 "我就想做点自己的事。"张毅当年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时,被选为团支书,可她不喜欢,于是,她参加学校的艺术体操队、组织公关礼仪协会。1991年,张毅拿到了计算机和经济管理双学位。1992年赴美国留学,她先用一年时间在芝加哥伊利诺伊斯大学拿到计算机硕士学位。之后,她进入一家电信软件公司做工程师。1995年,她到芝加哥大学攻读MBA,主修会计和金融。1994至1999年,张毅先后在芝加哥、纽约、香港的摩根斯坦利、美国第一国民银行、瑞银华宝任职,积累了深厚的融资、资本市场运作能力。1998年底,张毅被派往香港工作。1999年7月,张毅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国创业。 张毅说,表面上看她的人生道路特别顺利,其实却是长期计划性和坚持性的结果,她的每一步目标都是经过5年左右的积累与努力才达到的。一个人的长远目标通常不是偶然实现的,靠幸运只能是短时间的。 张毅是一个敢于并且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她总是为自己早作准备,让自己比别人看得远一些。张毅打破了摩根斯坦利不从大学学生中聘用员工的惯例,摩根斯坦利1997年从四五千名应聘者中只录用了芝加哥大学在读MBA的张毅一个人。 摩根斯坦利每年有一次校园招聘,面向全美的大学。当时,芝加哥大学有资格应聘的毕业生有20多个。没有面试资格的张毅通过在摩根斯坦利工作的芝加哥大学校友找到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姓名、电话,拨过去,接电话的正好是经理本人。张毅很直接地告诉他:"请你们给我一次机会。我是在每天工作时间之外参加的MBA学习,但是我比许多MBA的全日制学生成绩都好,这说明了我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也能取得出色的成绩。而作为投资银行来说,也是在艰难环境下要取得最好的成绩。因此,我认为我已经具备了这种综合能力。"一席话之后,经理说:"好吧,面试那天安排你第一个面试,和其他应聘者一样给你15分钟时间。" 张毅没有像其他参加面试者一样忙着复习功课、背简历,她向所有能够联系到的与摩根斯坦利有关的芝加哥大学毕业生取经,问明摩根斯坦利面试的特点、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获得提升的业绩等等。机会往往垂青有准备的人,面试结果是,摩根斯坦利给张毅延长了15分钟的面试时间,从第一轮到最后一轮,摩根斯坦利只录用了张毅一人。 如今的张毅并不愿过多地提起过去,谈到事业,她强调得更多的是事业和生活的平衡性。"我现在也没太多压力了,我只做感兴趣的事,比如对拓展渠道一类的关注得比较多,底下的总监能力都很强,我只负责协调好他们就可以了。我现在上班很随意,不过每天都到公司和员工们见见面。我平时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打打球、逛逛街,我比较关注一些经济方面的动态,爱看这方面的电视。" "你觉得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聪明!"没有任何思考,张毅脱口而出。 张毅见自己精心准备的商业计划书,KohBoonHwee一眼都没看,心里已经凉了半截。随后的谈话更是让第一次谈投资的张毅失去了信心。KohBoonHwee和张毅聊起了她的从业经历,不仅问及她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芝加哥大学MBA的情况,还问到她在摩根斯坦利能够成功的原因。15分钟后,KohBoonHwee喝完咖啡,说:"我下边还有一个会。你的项目基本上没有问题,我会很快给你答复。"这让张毅有些始料不及。 后来,KohBoonHwee将张毅引见给其他的投资人。最终张毅得到了300 万美元的投资。KohBoonHwee最后向张毅解释说:"商业计划书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如果还处在挣钱的阶段,那么没有必要在你身上投资,可是,一旦处在一种荣誉的阶段,就说明钱对这个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一种荣誉,是在为荣誉做事业。这才是我决定投资你的原因。" 来源: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