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沟通能力是学生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十分重要的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各专业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还存在明显不足。有关高职新生沟通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沟通能力普遍较弱,这与社会需要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本文分析提出,各高职院校应积极研究专业与沟通能力的关系,采取合适培养模式方法,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主导作用,实现高职新生沟通能力有效培养。 关键词:高职新生 沟通能力 培养对策 一、沟通能力培养问题的提出 1.沟通能力是学生职业生涯必需的能力 沟通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生活、交往、工作及组织的管理等都需要沟通。可以说沟通就是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内容。 2.沟通能力是学生与社会调适的关键能力 (1)沟通促进学生身心的调适。当面对社会的各种异议甚至欺凌、压迫、不公、侮辱等不正常现象时,需要通过自我沟通减轻压力,也需要经过与别人沟通争取有利,从而使得心态不失偏颇而调整到正常状况。 (2)沟通促进学生与社会融洽。学生走入社会,需要与他人、与群体、与组织、与民族、与各种阶层相处,只有通过沟通交流,增进了解、理解、谅解、认同,并形成互助互信共进局面,才能适应各种社会成员,融入社会群体。 3.沟通能力是学生干好工作和谋求发展的基本能力 (1)沟通可以促进学生工作效率提高。人们的生产活动主要是协作式活动。一个组织单位的生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沟通活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沟通与人生的发展紧密联系。每一位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最需要的是融入社会;需要逐步走向成功,与事业联系在一起;需要善于利用社会各种资源,与各方面的人和事联系在一起。而能够解决上述三个方面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沟通。 4.沟通能力培养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目前各用人单位在招聘职员时几乎普遍重视员工的沟通协调能力,并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地列出;同时在面试过程中用人单位也非常注重沟通协调能力的测试,通过交谈、问题的思考解答、事情的处理等方式对应聘者进行沟通协调能力的评估。另一方面,目前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在商务类、服务类专业中开设正规的沟通技巧课程,进行专门的沟通知识与技能培养,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专业都没有开展沟通能力培养活动。这种现象显然与市场人才能力需求严重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二、高职新生沟通能力调查与分析 1.新生沟通能力调查情况 为了掌握目前高职院校新生真实的沟通能力现状,笔者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为典型,使用直接问卷调查方法,对2018级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包括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等)新生进行了全面调查。以沟通能力12个关键表现点为调查依据指标,所得数据简述如下。 (1)沟通喜欢度,喜欢占46.6%,不喜欢或不常沟通的占53.4%。 (2)经常沟通对象,朋友占75.13%。学生沟通对象极其单一。 (3)与陌生人交谈,坦然自如占26.44%,73.56%的人不适应沟通。 (4)与多人相处,受欢迎占41.1%,58.9%的人难于融入群体。 (5)自我介绍,自然镇定占9.69%。相反欠缺沟通锻炼的人占90.31%。 (6)常用沟通方式,QQ占62.83%。学生沟通方式比较单一。 (7)沟通主动性,主动占30.89%。其他大多数人沟通比较被动。 (8)沟通表达状态,表达清楚占33.51%。大多数人不能完全清楚表达。 (9)分歧时替对方着想,经常占47.64%。有45.81%的人不会换位思考。 (10)应对不公做法,主动说明占36.13%。有63.35%的人不能够主动应对。 (11)与人交往在意对方,性格特点占63.35%。沟通受性格影响适应性弱。 (12)希望得到相关培训,表达能力占63.61%。说明能力培养需求强烈。 2.新生沟通能力状况特点 根据上述指标数据情况,按照12项指标性质的不同与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可以看出新生在沟通能力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沟通交流的心理动力不足。第二,沟通对象范围和内容十分局限。第三,适应沟通不同场合能力很弱。第四,沟通方式单一且效果不佳。第五,沟通技巧应用明显不足,技能水平太低。第六,普遍对沟通能力欠缺具有自觉意识,并有潜在培养需求或愿望。 目前还没有对其他类别专业如工程技术、信息、医学、艺术设计、媒介、教育、公安、公共服务等进行调查,不过可以预计其沟通能力状况也不会比经济管理类学生更好。 3.新生沟通能力调查基本结论 通过调查我们对高职新生沟通能力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的沟通能力尚处于原始自发状态,没有经过专业性的培养教育。 (2)学生基本不具备沟通技巧意识,在沟通活动中不会使用沟通技巧。 (3)由于沟通方式和沟通技巧的不足,沟通效果也很不理想。 (4)學生沟通能力欠缺必将影响后续专业技能提升及就业乃至人生发展。 (5)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专门的沟通能力培养显得十分迫切。 三、加强高职新生沟通能力培养基本对策 1.提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确认其客观需要性 (1)认识到沟通能力是职业能力有机构成。沟通能力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能力,而是职业能力的有机构成部分,它就是一种必需的职业能力。各种职业岗位人员在完成相关专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同时使用沟通技能,以确保任务执行的顺利和完成效率的提高。 (2)认识到沟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客观需要。无论从实际用人需求、职业工作内在需要、还是学生能力状况来看,沟通能力培养是一种实在的客观需要,毫无主观色彩。这种客观需要是不可回避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2.选择合适培养模式,科学规划培养活动 (1)把握不同专业与沟通能力的不同关系。不同专业对于沟通能力的依赖度是不相同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需要直接运用沟通去完成工作任务,与客户沟通而实现交易活动;医学、艺术设计、媒介、教育、公安、公共服务等专业则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得到服务对象的认可与配合,从而完成工作任务;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需要利用一定的沟通以保证工作任务的配合协调。如果从沟通能力对专业的作用力度来看,其关系程度可分为三类,即紧密、较紧密、一般。紧密关系表现为各专业直接运用沟通能力去开展职业工作;较紧密关系表现为各专业要利用沟通能力去促进职业工作;一般关系表现为各专业需要基础性的沟通去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2)明确不同专业需要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上述不同专业与沟通能力的关系反映出专业对沟通能力的需要与学校教育培养活动的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学校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方法去进行培养。在紧密关系状况下适合采取必修专业课的模式进行培养;在较紧密状况下可以采取选修专业课或者专题辅导讲座课的模式进行培养;在一般关系状况下则可以适当以课外活动或社团活动的模式进行培养。运用这三种模式进行培养可以较好地解决不同专业在课程设置、资源利用和时间安排上的一些问题。 (3)从人才培养的总体上规划好培养活动。通过掌握不同专业与沟通能力的不同关系程度,明确采取合适的培养模式方法后,要把沟通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弄清沟通能力激发专业能力的作用点,找准培养的时间节点和内容切入点,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设计整体系统性上全面规划设计,以保证沟通能力培养活动的有效与适用。 3.专业教师主动用沟通方法技巧带动学生能力的提升 (1)自觉学习提升沟通技能。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能力培养,首先教师要在自身下工夫。教师一方面要自觉学习修炼,扎实掌握常用的沟通方法与技巧;另一方面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形、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等特点,正确选择、运用合适的沟通方法技巧。 (2)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沟通方法设计。任何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都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之前,可以把沟通方法设计融入专业课题任务操作过程。通过这种嵌入式的科学的教学设计,既能够实现原有的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与目标,又能够实现沟通能力培养的任务与目标。这种设计一旦成功,将会一劳永逸,相得益彰。 4.辅导员在教育学生时充分运用沟通方法技巧 辅导员与学生打交道比较频繁,沟通方法技巧是其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技巧。在解决矛盾、疏通心理、安排活动、管理日常等各项实践中都能运用得到。辅导员如果善于运用沟通方法技巧与学生相处,那么其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好感与认可,逐步树立起威信,表现出越来越深的影响力。当然学生也很自然地从辅导员身上学习到常用的沟通方法技巧。 5.广泛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增强学生沟通技能 兴趣活动是能够打破专业限制的一种全校性学生横向沟通交流的有效活动。各种兴趣活动应由学校引导支持、提供必要条件,采取学生自主策划、自主管理、自主实施的模式。在各种兴趣活动平台上,学生们相互沟通交流,其沟通能力同时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龚金彦.谈高职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 [2]宋卫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職表达与沟通课程改革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5(19). [3]邢海燕.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培养问题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4]孟顺英.高职高专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子(中旬),2013(8). [5]邢乐.高职院校学生沟通能力调查研究——以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经贸类专业为例[J].文理导航,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