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和学生对音乐兴趣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越来越被人重视,但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并不容乐观,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认真的聆听音乐,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更有甚者偷偷地用手机听流行歌曲。根本谈不上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喜欢音乐,但不愿上音乐课,那么问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笔者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与思考,根据在职学校的情况和当前只搞音乐的教学现状,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诚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音乐基本技术技能 职高生来自不同的乡镇学校,有些乡镇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没有开设音乐课,即使开设音乐课,也被语、数、外等学科占用,好点的也就是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唱歌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设备简陋。许多农村中学的教学设备简陋到只有一台录音机。这样上音乐课就一定收到限制,是音乐欣赏枯燥、单调、与现代教育相差甚远。 以上现象造成职业高中学生音乐知识缺乏,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减小,因而在欣赏过程中也难以理解音乐作品。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乐器都不认识,不能鉴别这些乐器发出的音色,又怎么能对音乐作品进行体验呢?因此需要对学生补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心上技能训练。 补习基础知识主要是补习最为基本的乐理知识,如:节奏、节拍、拍子、拍号、调性、调式、常见符号,以及补习一些有关的欣赏知识,如:对乐器的认识等。当然,讲授这些知识应在应用中穿插进行,要注意方法,一面将音乐欣赏课上成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加强基础训练主要是指节奏的训练。在教学中进行以学生为主的编创,譬如:教师写出各种小节奏型,让学生用不同的拍号编写出不同的节奏型。这样训练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效果,并能在训练中让学生懂得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通过以上措施可是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进一步提高心悦素养,为上好音乐欣赏课完成种重要一步。 二、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教会学生会听音乐 学生最初欣赏音乐时往往不会聆听。聆听音乐是欣赏与鉴赏音乐的基础,只有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习惯,才能谈得上音乐的欣赏与鉴赏。但欣赏音乐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妈妈妈妈对学生浸润、感染、培养并采取有效的方法。相对的安静是养成良好聆听习惯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的分辨音乐,理解乐句结构,感受情绪的变化。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的分辨音乐,理解乐句结构,感受情绪的变化。如果听到老师在弹琴就应该静静的做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不要打扰老师,也不要打扰那些听音乐的学生,认真听老师弹奏音乐,一边听一边想:这段音乐再说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从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试着调整一切感官来学着主动听或被动的聆听。 另外,教师自身的聆听习惯也有非常重要的师范作用。如:聆听学生的唱歌往往借学生演唱时熟悉下一步教案。由于缺乏关注学生,唱完评价起来也就不疼不痒,要么一味说"好",要么干脆搁置不提了。如果仔细聆听留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指导,同事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聆听示范,并能体现对学生表演的平等尊重。 再就是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的方法来培养聆听习惯。(1)选择作品富有感染力的部分,设计倾听的重点,如:速度、音乐、拍子等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倾听的侧重点,使学生专心倾听,并对这一段音乐产生兴趣。(2)初听全曲找出音乐的高潮部分,把我音乐的整体结构,让学生闭目静听,在听得过程中,教师少讲,让教室里回荡的只有音乐声。(3)有了初听的印象,还要进一步深化。如跟随音乐的速度或音乐情绪进行体验,可用挥拍、内心节奏感、轻哼鸣或选取一段学生能演奏旋律,让学生参与教师范唱、范奏。(4)对比性倾听。用不同的版本或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对比性的倾听,让学生保持倾听的兴奋状态。只要教师多动脑,采取有效的方法,就能在教学中慢慢培养好学生的聆听习惯,使得学生学会聆听。 三、改变学生的错误观念,以利于音乐欣赏 在职高生中往往有这样的观念:我们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三年后的就业(当然也有部分升学)。因此音乐对他们来说无所谓,认为学音乐仅仅是为了娱乐,这就给上音乐课增加了难度。由文化课教师到了音乐教室完全是为了放松,表现为交头接耳,昏昏欲睡,不认真听讲,更不细心欣赏作品。面对这种局面就要给学生讲学习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美国的(神经学、心理学及物理学)专家联合研究得知:音乐不但可以让猛兽安静下来,对人类有更多的益处。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欢音乐,一出生就对音乐有反应。空间推理能力强可提高逻辑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在21世纪找到好工作,因为所以行业都会需要能够运用高科技的人。学习音乐可以让思维更清晰让人更容易专心,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会处理的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压力,使人身体健康。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强盛,需要我们每个人具有相当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只有较高的素养,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人们才有创造力,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由此可见学习音乐有多么的重要。 四、流行音乐与音乐欣赏巧妙结合 流行音乐易被人们传唱,具有鲜明强烈的节奏,很具表现青春活力,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热衷于它非常自然。教师无需禁止学生去听去唱,并且在音乐欣赏时可选用一首与欣赏作品内容相关或相近的作品,以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染力,如:当欣赏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时,可事先播放腾格尔的《天堂》MTV。通过欣赏让学生对草原有初步的认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绿绿的草原等等,再去欣赏《辽阔的草原》,更易理解作品,感受体验其意境。 把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整个音乐文化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拓展文化艺术的视野,让优秀的流行歌曲走进音乐课堂,为学生搭建起通向高雅音乐的桥梁。 五、音乐欣赏与专业特点结合 职业学校有多种专业,上音乐欣赏时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音乐教学。化工班、机电班开设绘画课,使学生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在给化工班上课时先欣赏,再让学生根据对作品的理解画出意境。如:欣赏琴曲《流水》时让学生准备好画笔、纸来上课,在欣赏过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理解,把涓涓山泉小溪、奔腾的江河与大海一幅幅画面绘于纸上。通过几节课的训练,当在听《沂蒙山小调》时,不用老师的讲解,一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会把青山绿水、丰收的庄稼、肥硕的牛羊等等这样一幅美丽的画绘出来。同事在给幼师班上课时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舞蹈这一特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翩翩起舞,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能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兴趣,这样就能更好的上好欣赏课。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音乐是听说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在音乐欣赏中,结合视觉功能创设音乐情境。如:在上《草原放牧》时,可同步插放动画片,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可以逐步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欣赏《沂蒙山小调》时,教师根据作品内容播放出青山、绿水、牛羊、丰收的庄稼,并同时播放歌唱家彭丽媛的演唱画面,这样更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作品的兴趣。 七、音乐欣赏与多元文化相结合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相关文化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教学中注意音乐与相关文化综合起来,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及艺术审美能力。如:在教学中注意把历史知识贯穿到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既复习了历史知识,又掌握了音乐知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是一步经典作品,乐曲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在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同时去了解抗战时期的一些事情,会更好的感受到歌曲所表现的情绪,也使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的政治背景。因此音乐欣赏与相关的整合教学将会散出独特的魅力。 总之,教师要组织好音乐欣赏教学,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中,体会音乐,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