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首席记者李瀛寰 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但Google glass,以及想像中的iWatch,离我们还有点距离。 智能穿戴设备已经最先在健康医疗领域落地,一是这些设备相对简单一些,二来,毕竟人最珍爱的还是自己的命,谋划这一市场的企业从这个角度入手,挺有道理。 目前,智能穿戴设备最火的要数Jawbone UP智能手环、Nike公司的 FuelBand(燃烧手环)以及Fitbit clips。 4月16日,嬛嬛姐的Jawbone UP正式入手。 反思智能穿戴设备:Jawbone Up手环的五优五劣 当天晚上,对着说明书,我就把Jawbone UP戴了起来,一个蓝色的手环。 说实话,就算没有智能的功能,单看外表,这已经是一个手镯,很好的装饰品。尤其是对我这个又要美又要酷的女生来说,外观上的漂亮和高科技上的拉轰感觉,都入了我的眼,我已经先喜欢上了。 (嬛嬛姐插句题外话:我有个苹果的手表式iPod Nano,戴在手上,所有看见的人都问我"这是什么啊"。我呢,这时摆好姿势,把手表的功能向大家一一展示。在一片"酷"的惊呼声中,我很有高科技人士的"满足感"——话说,这也是人性之一。) 戴上手环的当天晚上,我同时在iPhone5上下载了Jawbone UP App应用程序,开始注册、上传资料等一系列动作。好吧,体验真正开始。 时至今日,体验时间长达25天了。 嬛嬛姐就这25天的使用心得,总结了Jawbone UP手环的五大优点和五大弊端。 五大优点: 一、 设计简单、方便、可靠 UP手环内部内置了一颗续航时间可达10天的锂电池,一个震动马达和一个动作感应加速剂。手环的末端小尺寸的银帽是用于更改设置的按键,另外一段是一个用于和手机连接的3.5毫米插头。 无卡锁设计工艺让手环非常容易佩戴和拆卸。平时正常使用情况下,手环待机时间长达四五天,充电也非常方便,自带一个USB充电接头,普通方式充电即可。 UP手环是需要每天戴在身上的设备,就要考虑到洗澡这样的防水功能,我洗澡时试过一次,可以防水。 二、 实时跟踪健康状态 UP手环主要跟踪记录三个方面的数据:运动、睡眠和饮食。记录运动状况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要佩戴手环。计算引擎就会启动,并记录燃烧的卡路里状况,并分为走动、活动以及非活动的状态。举个例子,每天开始运动时,UP手环就可以记录下准确的总步数和每次燃烧的卡路里状况。 而这些数据,只要每天把手环插入手机插口,就可以同步到App里。两三天同步一次也可以,每天的时间点在手环里都有。 三、 睡眠报告 对于长期熬夜而又深感燃烧生命的嬛嬛姐来说,记录睡眠功能是UP手环很吸引我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它能够记录你的轻度睡眠、深度睡眠、入睡时间和卧床时间等等,彻底地分析你的睡眠情况。 它大概是根据我睡眠时的身体动态,来记录我是轻度还是深度睡眠。反正,我对这个功能很有兴趣。也看到了它出据的睡眠报告。看着这报告,我深感自己睡眠不够,的确让我有了多睡一些的促进意义。 四、 智能闹钟 智能闹钟功能很有用,我非常喜欢。需要自己先设定唤醒时间,UP手环会在设定好的时间前 20 分钟(默认值,可修改为 10 分钟、30 分钟或关闭)以内的一个佩戴者处于轻度睡眠的时间点通过震动,将人唤醒。例如我设置了7:00 的闹钟,Jawbone UP 会智能地在 6:40 和 7:00 之间将我叫醒。 所谓智能,就是它可以随着人身体的轻微变化,调节它的唤醒点。比如,如果你预定的 20 分钟窗口期内都处于深度睡眠,那它会在最后(如 7:00)才把你叫醒。 此外,这个唤醒只是在手腕上震动,确保能叫醒佩戴者的同时,不会影响到室内的其他人。在室内不止一个人,且作息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贴心而且有爱心的设计。 五、 社交网络 这是一个社交时代,只要是App,就少不了社交功能。Jawbone UP也不例外。在UP App里,你可以邀请你认识的朋友加入你的团队,也可以应邀加入别人的团队。 加入之后,对方想公开的信息,就可相互看到。比如,我的一个董姓朋友,有一天我看到他才运动不到100步。我就给他留言,你今天"懒"了吧,要加油哦。 既有私密性,也有互动性,甚至相互之间可以督促,相互比拼,看谁运动得多。在真实生活的孤独中,虽然自己一个人运动,但有了网络上的好友,仿佛正在一起运动,甚至相互之间比一比,这也是社交的根本。 反思智能穿戴设备:Jawbone Up手环的五优五劣 下面嬛嬛姐要吐槽了,五大弊端: 1、 我喜欢自由自在,白天出门,采访、公务活动,我会戴项链、戒指,包括这个手环,很正式、装重。但回到家里,我就把它们全都摘下来,一身轻。可是,手环要记录健康数据,尤其是睡眠数据,需要全天24小时戴着。睡觉还戴个东东,这可是个挑战。 尤其是嬛嬛姐是个码字的人,手腕上戴个手环,实在是咯手,影响在键盘上打字的感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摘下来。可过后,很容易忘记再戴上去。 24小时全天候戴着,嬛嬛姐最初只坚持了4天吧,后来就放任自流了。想起来就戴,想不起来,就算了。 总结:可能有些消费者喜欢24小时全戴这个东东,可毕竟有人不喜欢。那么,智能式穿戴设备,要以完全不影响任何消费者的生活举止为先。换言之,你这个智能设备就是记录健康数据,那么应该更隐身,更"无形"才好。或者更高境界,应该变成我身体的一部分。当我需要时,再拿下来同步数据。 2、 设置还是有点麻烦。比如,每晚睡觉前,要自己设定手环改成睡眠状态,否则记录就不精准。可是,我有时写完稿子,倒头就睡,甚至有时在电脑前眯了一个小时,这个时候,我完全想不起来去设什么手环啊。 3、 因为是手环,毕竟与手腕的贴身程度还有个小小的距离。这样,对身体数据的感知精度很有可能要打个折扣。这是我的感觉,并没有严格的数据证明。 4、 除了运动、睡眠、饮食这些数据,以及与朋友的互动外,并无其它更多的功能了。这样的话,很容易让使用者有厌倦感。因为它虽然记录了你的健康数据,但并没有分析结果。 如果这个手环能和云端结合,在我的授权下,把这些数据与某医生、健康顾问联系起来就更有用了。比如,我每天记录数据,每个星期一次上传到云端,由我的认可的医生根据我的数据出具一份身体检查结果。有什么问题,及时提醒我。这样的话,我认为才更有意义。甚至,我为此付费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