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山西河曲县西口古渡黄河边要举行"放河灯"、"燃焰火"活动,届时禹王庙古戏台唱戏三天,吸引着万千民众前往。民间称为河灯会或河灯节。 夜色朦胧,民间八音班子悠长的唢呐声撩开了河灯会的序幕,365盏河灯供放于河神庙前,祭拜祝祷仪式后,乐班簇拥着河灯会主持人,举着火把、抬着河灯登上舟船。岸上司仪火把一亮,船工启动马达载着河灯逆水迎风驶向黄河上游,在急流中心抛锚停船。此时,沿岸三、四百米人声鼎沸、礼炮轰鸣、鼓乐喧天,船工开始"放河灯"。首盏主灯为龙头彩灯,主灯下水后,顺着水流向下漂去,其余河灯按一定间隔下水,每放一盏灯鸣放礼炮一响。365盏灯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预兆着一年四季天天明明亮亮、日日吉祥如意。彩灯陆续漂行在黄河水面,远远望去,犹如串串明珠闪烁摇曳,又似金蛇银龙盘旋欢腾;黄河涛声、岸边鼓声、欢呼喝彩声、焰火爆竹声,交响奏鸣,此起彼伏,景色壮观、气氛热烈。 放河灯源于佛教佛事仪式中盂兰盆会的"照冥荷花灯",其目的是普度落水鬼魂或其他孤魂野鬼,民间说法是鬼魂托着一只河灯,就得以投生,故长期以来民间视放河灯为做善事。盂兰盆为梵文的音译,意译则为"救倒悬",即救度亡灵倒悬之苦,原是依据《盂兰盆经》目连救母的因缘而起,活动仪式源于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唐代时风行朝野,并有音乐仪仗助阵。宋明以后转变为以盆施鬼,并形成以放焰口施饿鬼为主的礼仪,逐渐取代了盆供。清亡后,民国以来民间已很少见专司"盆供"的"盂兰盆"了,但放河灯风俗却在黄河上中游一带盛行,其功用也逐渐从信仰走向娱乐。 河曲位于九曲黄河拐入晋境之处、晋陕蒙三省区交界的黄河东岸口,历来河渡繁忙,船工辈出,被称为"河路汉"的船工常年走险于变幻莫测的黄河之中,死难者无数,放河灯活动因之备受重视。又因旧时河曲地瘠民贫,乡人多有走西口谋生者,其流亡丧命于外乡者众多,家乡人以放河灯形式祭祀他们,河灯会风俗遂稳固地传承下来。 过去许多地方"荷花灯"的底座用纸或木制成莲花瓣形,内置灯盏或蜡烛。而河曲河灯最初用瓜瓤、瓷碗做灯体,清乾隆年间县城迁至黄河边以后,河灯制作趋于精细。龙灯以木板做架,身围彩画薄纱;象征12个月的12盏工艺灯,用糕面或苇秸做灯体,棉花、纸捻做灯芯;365盏河灯则用碗、瓢葫芦或纸作成。现代的河灯除了第一盏龙灯之外,其余皆为石蜡蘸砂做底的纸灯。 清代至民国年间,河曲河灯会已成为当地固定的风俗节日。新中国成立后,这种活动被认为"封建迷信"而停止。1986年恢复河灯节后,一批民间艺人依据口碑资料制作河灯,其传承已历5代。河灯制作工艺多为师徒相传,以河曲南元村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