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育路上谁是主角很多人都搞错了


  文|吕静贤
  好的、合格的教育,应该是唤醒人内在潜力的教育,而不是阻止人去思考、表达和发现。
  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
  01:
  小宝5个多月,开始喂米糊了。   一开始,是老公喂。每次喂,小宝都大口大口地吃;   后来又是奶奶喂。每次喂,做奶奶的都非要花点功夫不可,那就是逗小宝笑。每次奶奶做出各种表情和动作时,小宝总是被逗得哈哈笑,而这时,奶奶趁小宝咧开嘴笑的时候,把满满一匙米糊塞进小宝的嘴里。再不行就强塞。所以每次奶奶喂的时候,小宝要不就是处在喜笑颜开的状态,要不就是在那哇哇大哭。从没安静地好好吃过饭。   而后,又老公喂。我惊讶地发现,老公不知何时也学到了做奶奶的那一套,就是在喂孩子的过程中,做各种姿态去逗小孩。等小孩咧嘴笑了,再趁势放进一匙米糊。我提醒老公:怎么现在喂小孩,要逗小孩了?老公也一下恍然大悟:"是啊,怎么我现在喂小孩也要哄了?原来可是从来都不用哄,就大口大口吃的啊!"   难道小孩现在不喜欢吃米糊了?我也有疑问。   然而,当我喂孩子米糊时,我发现,孩子依旧跟以前一样,喂一口吃一口。而且也不需要专门去做什么动作去逗他。把勺子放在他嘴边,自然就张大嘴来吃。   这是怎么回事啊?   而且我发现,孩子似乎一点也不喜欢奶奶。每次奶奶抱、奶奶喂都要闹一下。   带着心中的疑问,我好好观察了一下。观察了一段时日,我有点明白了。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奶奶呢?为什么奶奶每次喂,都要千方百计地逗孩子张口呢?   那是因为奶奶,对待孩子,所有的行为都是在围绕自己的感觉而进行的啊!而不是围绕本应作为核心的主体――孩子的感受来进行。   比方说,喂孩子:我感觉孩子饿了,我感觉孩子还没吃饱。于是我拼命喂,千方百计逗孩子张开嘴巴,即使孩子哇哇大哭不肯吃我也要拼命灌――于是孩子每次喂,势必要想方设法,并不管、不顾孩子的感受。   所以,奶奶每次喂孩子,都喂得那么艰难。以至于孩子平时吃米糊,即使是其他人喂也开始产生抗拒。   而孩子,也由此对奶奶特别地抗拒。只要奶奶一喂他、一抱他就会闹,换作其他人都不会。   蒙台梭利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教育实践,发现:所有的孩子——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他们在潜意识里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学什么、如何学。如果成人不加干涉,只是提供保护与帮助,那么孩子自己就能够走得很好。   可是现在,奶奶把孙子这种天然知道自己需求的能力给生生忽略并剥夺了。难怪几个月大的孩子对她也发自本能地抗拒。   02:
  而这种不顾当事人孩子感受,一味以自己感受来代替对方的感受的现象,难道生活中不多见吗?非常多见。   最能形象地描述这种现象,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形容我们当前学校、家庭教育普遍模式的词:灌输式教育。   就是以"一切都是为你好"为出发点,然后要求孩子一切都照着自己的意愿去做。   不错,哪个做父母的不为了孩子好?但做法不同,结局却是天壤之别。   最典型的就是提倡快乐教育、唤醒孩子学习兴趣的斯宾塞。小斯宾塞在他用心的栽培下,唤发起强烈的学习、求知热情,并且极大地开发了自己的潜力。   比方说,小斯宾塞在数学方面没什么天分,反应很迟纯。斯宾塞怎么做呢?那就是通过带着孩子玩数学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领悟数学。结果,小斯宾塞数学学得非常好。   想想看,一个人天生不擅长的地方,通过有心、用心的引导,都能学得好来,那如果是自己擅长的呢?――那就更不用说了。   可见,根据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找到合适的学习工具,哪个孩子都能学好某一门,哪怕自己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对此,斯宾塞感叹道:我经常想:孩子的教育,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是啊,如果教育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才。这真的不是一句空话啊!   但现实中呢?   现实中却是大多数父母,都像孩子的奶奶那样,对待孩子,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中心,对孩子发号施令。而不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结果导致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本能地抗拒奶奶强加给他的要求。甚至已出现条件反射:看到奶奶、看到米糊,就闹、就不张嘴。   那些大的孩子呢?最典型的就是厌学、不爱学习和叛逆。   而且一味地灌输式教育,还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扼杀孩子的思考力,让本应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的孩子停止了学习、成长,只是靠一味地死记硬背。这样的孩子即使考进再好的学校又怎么样?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味埋头读书、高学历的人,反而比不上学历低、没受过多少教育的人的原因。   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确实如此。   要想孩子成材,请不要扼杀了孩子的感受力   03:
  好的教育,一定是走心的教育。   用心关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以自己为主体,代替孩子的感受。   就如前面所说的,孩子想不想吃?孩子有没吃饱?只有当事人孩子最清楚。而不是以你的"我以为"来判断。   只有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如你所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否则,轻则扰乱孩子的生物钟,重则毁了孩子的人生。   重庆大学法律学硕士高艳雷,因为想继续读博深造,而父母觉得他应该结婚生子,双方发生冲突,而被父母扭送到临沂网戒中心。   在网戒中心,高艳雷因反抗、外逃被做了多次非常残忍的电击。   最后,他被电疯了。   一个985硕士,就这样被父母所谓的"我为你好"给毁了。   这是看得到的悲剧。而生活中又有多少这样,却又不被外人所知、看不到的悲剧呢?   很多孩子,即使没有变疯,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的世界里没有自己:要不找不到自己,要不不被允许做自己。   武志红在他的文章中写道:   不能做自己的地方,即有生命力沉睡在那里。   太多人,失去了身体,失去了情绪,而活在虚假自体中。   他提醒道:   如果小时候你一直被教导听话,如果长大了你总是第一时间去捕捉别人的感觉,那么你很可能就是活在虚假自体中。   这时,你需要找回自己。   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在长大后,而且有独立条件后,才开始重新学着长大。   可悲,但很无奈。   而更多的人,是还没等到被放手,就已倒在路上。   只有把感受的权利还给孩子,才是真正地爱孩子,为孩子好   04:
  蒙特梭利说:   人类最基本的权利就是自我成长的权利。   如果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能够主动从事智力活动的人,就必须给孩子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因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地发现、学习与成长。   从而获得心智的成长、发育。   所以如果想要一个人心智等各方面成长,那就必须给他实践的机会。   即在成长过程中放手,让他去做选择。在各种选择中获得启发,从而成长起来。   对此,很多父母都会担心,觉得孩子太小而不懂事,不懂利弊得失,怕因此而铸成大错。   这里,其实就是我们父母最需要用心,也是父母在子女教育方面最基本、最核心的地方:怎么引导孩子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因为成长就是一个学会好好取舍、选择的过程。越早懂得取舍和选择,就越早能走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而要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唤醒。只有唤醒孩子的内生驱动力,他才有可能做更好的自己。   而这,也决定着你的教育质量,和孩子将来的命运。   如何做到唤醒呢?   首先,要把孩子当成教育的主体。即以他的感受为主,而不是以你的感受为主。   比方说,他想吃饭了,而不是你所以为的"他应该吃饭了";   他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而不是以你的"我希望他学什么"、"我想他学什么";   ……   即把选择、作决定的权利还给孩子。   只有这样,他才能在一遍遍地尝试和实践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并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也才能在一个个选择中成长起来。   其次,找到合适的方法,唤醒孩子的学习动力与求知欲望。   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就一定可以引导孩子走向主动学习、成才的道路上。   就像斯宾塞。   针对小斯宾塞成长、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想出了一个又一个方法,最终让小斯宾塞走上了成材的道路:   通过自制风铃,在上面悬挂各种各样写有文字的纸条,让小斯宾塞在玩耍中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单词;   通过和小斯宾塞玩卡片问答游戏,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实现与孩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让孩子快乐、无忧地成长;   让小斯宾塞种植物,使孩子在实践中获得关于生命的成长和感悟;   ……   所有这一切,无不凝聚着斯宾塞对孩子的用心培养。   而最终,小斯宾塞也毫无例外地被培养成材。而这成材,绝不仅仅是学业上的,还包括一个人各方面综合素质上的全面完善。   其实,对于父母来说,要想不辜负孩子,不辜负自己对孩子的用心栽培,最需要做的就是这两件事:   一是知道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   只有这样,你才会尊重孩子的选择,知道他的内心需求,从而能更有效地引导他走好成长之路;   也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由内而外迸发出动力与热情,去做更好的自己。   二是不断地学习、思考和成长。   谁都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做父母,谁也不是天生就知识渊博。   而为什么有的父母做得那么好?有的却绞尽脑汁也教不好孩子,只能怪自己生下个这样的孩子。   其实,就如斯宾塞所说:只要掌握合适的方法,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关键是我们做父母的,到底有没有用心地去学习和成长。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而且父母在不断学习、思考、成长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着身边的孩子。让他也养成学习、思考的好习惯,从而成就更好的自己。   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只要唤醒孩子的内在成长动力,就不愁孩子成不了材,做不了更好的自己。   而这一切,都是以孩子为主体,而非以家长为中心的啊!千万不要本末倒置了。   哲学家弗洛姆说过:"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愿我们都能好好地爱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帮孩子走好学习、成长之路。从而不辜负孩子,也不辜负自己身为家长的使命与重任。
网站目录投稿:著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