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注重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关键词:钱学森之问;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所谓大师知识水平一流、名望更是一流的。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从大学角度出发分析这个问题,并将问题归结于大学教育,于此未免过于单纯,从钱老的成长及求学经历便可知晓。 一、钱老所受教育与学习兴趣 1989年,钱学森获得当今世界理工界最高荣誉"威拉德W·F·小罗克韦尔"奖章,被称为三维科学家。这与他年少时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钱学森曾回忆说,"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父亲带领他找到了一把开启思维的钥匙,而母亲的言传身教则培养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远大抱负。 人生四大憾事,曰:"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老无令名。" 钱老总结的自己两个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另外一个则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的6年。他曾回忆说,这一段日子,"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考上公费留学美国,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 钱学森入学时,校长林励儒领导下的师大附中弥漫着开拓创造之学风。在他的记忆中,学生考前从不加班,考完试,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钱学森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做标本";"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他还曾亲笔手书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其中7人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与学生聊天,问他们喜欢哪个科目?我诧异于他们没有喜欢的,而更关注中考考不考。地理不考,被认为没用。我上学时,学习只占用生活的一部分,作业会很快完成,业余时间就是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学习对于那时的孩子来说是充满乐趣的。现在的孩子,作业一大堆,流行抄袭。不论是学习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喜欢抄袭。这说明作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技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因材施教与分层教学 2013年高考,青岛58中高三2班56人,600分以上的40多个,最高分678分,最低分564分。烟台牟平一中高三7班55人,最高分691分,最低分590多分。两个理科班成绩都过了一本线,被称"最牛高考班"。学生取得近乎奇迹般的成绩,一方面跟他们学习刻苦有关。另一方面记者通过采访得知,得益于学校实施的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一张独一无二的课表,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学校按学科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分层实施教学要求,分层进行检测评价,建立层间升降流动机制,尽量给每个学生提供最为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搭建台阶。 我上初中时,到初三要进行分班考试,学校会根据成绩分班,即分层教学。同一层次的学生分在同一班级,基础相同,目标一致,既避免了参差不齐的状况给教学带来的不便,又方便同学间互相帮助,共同促进。现在班级上课注重面向全体,教学上整齐划一,用固定的尺度去衡量所有学生,难于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使许多学生的才能发展受到局限,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便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便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了解学生个别特点、采取分层教学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 科技的发展、国际各领域竞争的加强,都要求学校教学注意从小培养有特殊才能的人。故学校要重视探索和采用一些措施,以造就一批优秀人才。如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三、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认为,教师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教育技巧。要多听、多问、多看,不能盲目下结论,信口开河。一个满嘴恶言的教师不能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一个灵魂不健康的人亦不能教育出拥有健康灵魂的人。"言传身教"是教育的基本体现,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秉承德高为师,让自己的教育生涯中杜绝"潜能有待发挥的孩子"。我们国家在教育这方面已经强调好多年要注重对学生实施"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培养,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激发创造力和积极性。教师,都会遇到问题,恰当处理好这些问题,往小了说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心里成长,往大了说关乎到一个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兴亡…… 世上最失败的教育是你教育他,而他非常清楚。真正的教育,不是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是让边缘的学生也能更优秀,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正所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影片《放牛班的春天》、《叫我第一名》、《地球上的星星》等,观后感用一本书来说《优秀是教出来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栋梁之才起于每个阶段——小学、中学及大学。国家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涂元秀,莹莹,《钱学森故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