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浙江省五年级小学生,要开始学中医课。据悉,60万册教材正加急刊印,出炉的首批10万册已在路上,不久将出现在课堂上。(9月12日钱江晚报) 此前,还没有任何省份把中医药知识列入中小学地方必修课程。也就是说,浙江小学生,将成为第一批"吃中医螃蟹"之人。 中医,既是医学,又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很值得承传和发扬光大。中医课走进小学课堂,有利于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医药文化传统,培养他们对中医学的兴趣,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国画、书法、戏剧、武术等传统文化一样,中医药进校园、入课堂,顺应了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潮流,理当值得肯定。然而,作为一门地方必修课程,中医药进课堂,也着实考验着学校课程管理、教师教学水平及学生、家长的心态,亟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多方联动,整合有效的实施载体,打通有效的实施渠道,切实将中医药这项传统文化普及发扬光大。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中,学校比较持重国家课程,在打造学校特色建设上,又偏向校本课程。相比较而言,地方课程在学校整个课程管理体系中受重视程度相对略轻。 新课改实施十几年来,各地不乏一些特色、精品地方课程,但这些课程,叫好不叫座,在学校中,往往受到"副课中的副课"之待遇。其缘由是:地方课程既不像国家课程那样高高在上、必考必评,也不像校本课程能给学校带来实际性、功利性的特色亮点。因此,要使中医药这门地方课程落地,必须要撬动学校这个课程"落点",规范课程实施行为,保证地方课程开设到位、开足课时、扎实有效,将地方课程实施质量评价纳入学校课程建设评价体系,以保障和促进三级课程的均衡发展和有效实施。 中医药课进课堂,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给学生上好中医课,一方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师个人具有充足的中医药知识作为前提。但当下的现实却是,多数教师并非中医学科班出身。 一段时间以来,承担地方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多为兼职,他们对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拿不准、吃不透,授起课来,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方课程之所以经常被挤占,教师之所以多兼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课程既不如国家课程那样具有普适性,也不像校本课程那样具有本土性,因而往往在课堂上被搁浅。 近日,湖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验教科书《生命与健康常识》关于"溺水怎么救护"的内容存在"致命错误"一事被媒体曝光,人们不禁要问,沉睡十年之久的致命错误为何没被任课教师发现?不得不怀疑地方课程到底是仅停留在班级课表上,还是教师能力和水平有欠缺? 相对于以往其他地方课程,中医药更是块"难啃的骨头"。聘校外中医来上课,或许暂时能解决教师不足问题,但并非长久之计。上好中医课,落实好中医课进校园、入课堂,学校还须培养起自己的中医专业教师队伍,且在师资培训、业务学习、考核评价、评优晋职等方面对地方课专业教师给予有力的支持。否则,再好的地方课程,也只是盆中昙花,落不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