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同一个人,有没有眼袋,颜值完全是两种档次。而且,眼睛最能出卖一个人的年龄,有眼袋看起来就像老了10岁!有人总觉得有眼袋是因为休息不好的缘故,或者认为是喝水过多所致,殊不知,眼袋其实是身体出了问题的外在表征。这也是为什么有了眼袋之后,不管用什么化妆品都无法从根祛除眼袋的原因。 不信,看下面这些图: 一、眼袋与脾肾密切相关 有句话叫"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中医认为,后天形成的眼袋是脾肾虚弱造成的。我们从中医角度具体分析一下: 1:为什么"脾虚眼袋大"? 根据著名的"五轮学说",中医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其中,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从"五轮学说"可见,上下眼睑属于脾。 一方面,脾主肌肉,脾虚了,上下眼睑上的肌肉就会变得松弛,时间长了,眼睑就会因为失去弹性而下垂,形成眼袋。 另一方面,脾主运化,脾虚了,就无力运化水湿,而眼睛是皮肤最松弛的部位,水湿自然首当其冲堆积在眼部,使得眼睑尤其是下眼睑因充水而浮肿,形成眼袋。脾虚的人,不光眼袋大、眼睛肿,还有喝了就尿,甚至夜尿频多的问题。 2:为什么"肾虚眼袋黑"? 肾主水,负责调节全身水液代谢,肾虚了,水液代谢就会出现异常,水液积于眼眶皮肤之下,就会形成眼袋。如果睡前喝水过多,第二天也常出现肿眼睛、大眼袋的现象,就是因为喝水太多,致使肾脏负担过重,无法及时将水液代谢出去。 人体大部分的皮肤厚度是2-3mm,而眼周的皮肤只有0.5mm,皮肤越薄,意味着肤色变化越明显。中医认为"肾主黑",肾虚会导致其本色外浮,体现在眼周皮肤上,就会呈现暗黑色。 为什么失眠之人常见黑眼袋呢?因为他们的肾往往都有问题!肾精决定着人的精气神,肾精不足,就会导致人"心神不守",出现失眠以及情绪变化。肾不好,水液代谢就不好,就会出现眼睛肿、眼袋黑。 二、眼袋VS卧蚕,完全是两回事儿! 有人常把眼袋与卧蚕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大不相同!我们一起通过下图区分一下: ▲紧邻下睫毛边缘一条约4-7毫米的带状隆起物,就像一条蚕宝宝横卧在下睫毛的边缘,就叫"卧蚕"。 卧蚕是美的象征,它能让双眼看起来神采飞扬、电力十足,尤其在笑起来的时候更加明显。在古代的面相学中,卧蚕还是福相的特征,它代表子女孝顺有出息。 而只要是卧蚕以下的隆起物,基本都属于眼袋,它比卧蚕的范围要大。拥有卧蚕是一件幸福的事儿,而眼袋正好相反,又显丑又显老。 三、为什么艾灸能从根祛除眼袋? 上文提到,由脾虚肾虚引起的水液运化不畅,是导致眼袋的主要原因。因此,祛除眼袋,要从根源来解决,只有从调理脾肾入手,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肾虚的问题,眼袋才能消失。 而且,脾肾者,一为后天之本,一为先天之本,对人体极为重要。脾肾虚,则正气虚,邪气盛。 古今中医大家都认为,脾肾贵在温补,而温补者,莫过于灸法——灸者,乃艾之火攻,能壮人阳气,益人真阴。 加上艾灸疗法操作简单,经常使用,在调补脾肾的同时,还能通调人体的脏腑运转和气血循环,不光能赶跑眼袋,连带着让色斑、粉刺、痘痘等影响女性颜值的"障碍物"也统统去无踪! 四、如何艾灸? 1:脾虚产生的眼袋:健脾化湿 对于因脾虚产生的眼袋,在治疗上,健脾化湿是关键。 艾灸取穴:脾俞穴、中脘穴、水分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丰隆穴、三阴交穴、太白穴。 脾俞穴:脾散热除湿之要穴,健脾益气。 中脘穴:健脾和胃、补中安神。 水分穴:通调水道、分流水湿、健脾化湿、利水消肿。 足三里穴:"治脾健胃第一穴",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阴陵泉穴: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消胀利水。 丰隆穴:化痰定喘、健脾和胃。 三阴交穴:健脾胃、益肝肾、调经带。 太白穴:脾系统的首选养生大穴。 2:肾虚产生的眼袋:补肾扶阳 肾虚产生眼袋,主要在于肾阳虚,因此方法以补肾扶阳为主。 艾灸取穴:肾俞穴、命门穴、腰眼穴、次髎穴、神阙穴、关元穴、太溪穴、涌泉穴。 肾俞穴:壮阳气,滋阴精,有利水、消肿、开窍之功用。 命门穴:培元固本、补益阳气。 腰眼穴:艾灸此穴,不仅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还能起到聪耳明目、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次髎穴:补肾壮腰、清利湿热、理气化瘀。 神阙穴:激发元神元气。 关元穴:益气补肾、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太溪穴:滋阴益肾。 涌泉穴:水升火降、气血通畅。 艾灸方法:艾条悬灸每穴10-15分钟,随身灸时间稍长一些,每穴20-30分钟,每次可则2-3个穴位重点灸。 【结语】一个女人,只要有了眼袋,哪怕她再怎么天生丽质,颜值也会大打折扣,给人一种满目沧桑之感。经常艾灸,不仅能赶跑眼袋,还能把色斑等爱美女士的"天敌"统统赶跑。在艾灸的同时,各位灸友还可以多吃一些补气养血的食物,两相配合,祛除眼袋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