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唐·杜甫《小至》 这世间,唯独一个情字,不知勒碎了多少断肠人心中的情愁离殇。 杜甫作的这首诗,思绪是安之若素的,没有大起大落的孤痛凄伤,只有浮生难得的闲适清欢。这一回,他放下以往写萧凉冬景时心中孤寂悲怆的愁,添了些极为欢妙明媚的因素,在诗中,字里行间都能读到诗人期冀春日赶快到来的迫切心情。全诗语言虽然质朴平白,但含蕴深长,情意深浓。 是岁末之时,节令流转,人事变迁得极快。似乎是一盏茶的时间,转眼,冬至节气来临。但并没有太多的幽怨,因为渴望暖春时节早点到来的讯息早已涌上了诗人的心头,是愉悦的,宽闲的,富有期待的。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首诗开篇便铺叙了对暖春时令到来的希冀,由天寒地冻之景勾勒起心中春暖花开鸟鸣的和煦。他念想的是春光明媚时,与妻儿踏春赏花,或是与好友结伴游玩,看桃李冶艳盛放。 接着,杜甫又写:"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五纹"即是指五色丝线。 因冬至后白昼渐长,在唐代时,宫中女子便在冬至日后流行添红线测量日长。"吹葭",是古人以葭灰感应物候变化的一种方法。韩偓《冬至夜作》:"中宵忽见动葭灰。" 此一时,杜甫身处夔州,孑然过节,但他并不悲伤。他遥想着堤岸旁的柳树等待着腊月到来时抽芽,寒冷的山气将催着梅花绽放。这些描写,符合他开篇提出来对春日暖媚春光到来的希冀,令他心生欢喜。 彼一时,他还可与家中稚子吟诗饮酒,教儿斟酒,有洗衣做饭的妇人念叨着他。生活的温情蜜意都在日常琐碎中稀释着。这暖和的美,让他在冬至节气写诗暖身。 但于我而言,每一年的十二月,都是异常的清冷,尤其是每每接近十二月底,愈觉得内心荒芜得可怕。只因为,每一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是父亲生前的生日。 如今算来,父亲已经去世十二年了。 有些东西,我不愿口述,便以书写的方式来缅怀。似乎觉得呵,人生是一味药,要用文火慢慢的煎。这味药虽然苦,但凡事都是先苦后甜。这是我记得父亲说的最深刻的话语。 冬至节气的前一天,称为小至,与古人极尊重的阴阳说法相关。古时,人们把阳表示为大,阴则为小。到了冬至节气这一天,阴已然到达最低限度,故而称为小至。关于冬至节气的食俗,流传至今的应是吃馄饨了。早在三国时期及北朝时便有与馄饨相关的二三记载。到了唐宋时,得到了更为深远的推广与发展。另外,古时文人墨客们还喜在冬日里插花清供。 因冬日里百花荼,傲寒盛放的屈指可数,如幽独梅花、清雅水仙、耐冬山茶花。对于插花所选择的花材,一来得符合时令,二来插花的器皿也要与花朵相互和谐。 明代时期,插花艺术蔚然成风。文人雅士们焚香、品茶、赏画、插花,把心中温柔的密密情意寄托在那些幽雅静美的花朵身上,兀自孤芳自赏。插花,不宜繁冗,应折瘦巧两三枝,斜疏有致。关于书斋内插梅清供,明人高濂说:"冬时插梅必须龙泉大瓶、象窑敞瓶、厚铜汉壶,高三四尺以上,投以硫磺五六钱,砍大枝梅花插供,方快人意。" 至于冬日里静默盛放的一株幽香水仙花,她清姿娉婷,冰肌玉肤,淡雅韶秀。而十二月水仙花的花神为甄洛,三国人。 甄洛绝美,美到倾国倾城、惊艳尘世,让人心生担忧。我们都知道,古时美人多薄命,甄洛当然也逃不掉这个自古便有的劫。 她天资聪颖,知书达理,最初为袁绍二儿子袁熙之妻。可是奈何,兵荒马乱的年岁里,二人还沉浸在花好月圆的光景中,袁熙却要与甄洛分离,这相思之苦她难以咽下。而他,又何尝愿意让她一人孤灯为伴,以泪洗面。 后来,袁绍败给曹操,而甄洛亦成为了曹操儿子曹丕的妻子。曹丕早已听闻过甄洛的美,当他第一次看见甄洛时,竟惊呆了。甄洛楚楚可怜、小家碧玉,双眸柔情似水,举手投足间都牵扯着曹丕内心深处的怜惜。 甄洛无与伦比的美,见于曹植写的那篇《洛神赋》,赋中写的洛神便是甄洛,传她前世为天上洛神,今生转世为民间女子。《洛神赋》中写她的形态"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也的确如赋中所写,甄洛就是宛如仙子那般,拥有水仙花的淡雅,不涂脂抹粉,脱俗而绝尘。 宫中女子,向来都是你争我斗,即使你有千般万般的不愿意卷入后宫之争。 起初,曹丕把甄洛视为掌上明珠,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但是后来,郭女王出现,甄洛原本渴念的地久天长宁静生活已然成为了竹篮打水的空。郭女王为了夺取皇后之位,以阴险奸诈的手段诬陷甄洛,说她不足月生下的孩子非曹丕骨肉。甄洛有苦难言,只能自尽,香消玉殒。 时光就好像一段锦瑟良辰,花儿再美,终要凋谢,人无百日好。 她,甄洛,只是需要一点儿暖,一点儿爱,一丝情分,可上天不怜她,让她终日以泪洗面。这花儿萎落凋零了也不打紧,无所谓,因为没人收拾她洒落一地的孤独。她又何必,怨着恨着顾影自怜。她信命,不信时光。因为有些人事,在我们降临世间的那一刻,便已既定好了每个人所要走的人生轨迹。 旧时光是色彩,爬上了你的眉梢,鬓白了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