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寒的诗句孤灯伴


  孤灯伴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
  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
  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
  ——唐·王维《冬夜书怀》
  倏忽间,时光从花明柳媚丰盈的春日瘦成了天寒地冻的冷冬小寒。
  严冬腊月,凛冽清寒,韶光容易抛旧人。转眼之间,迟暮年岁,豆蔻光阴已成繁烟往事,仍旧年少轻狂的我们,还有多少青葱岁月可以挥霍蹉跎?只怕是,来年再回首时,如今的繁艳盛大,也渐成为单薄年华里最奢侈的怀念了。
  云漂泊久了,也要停留;水流浪久了,也知归家;花开久了,也知浅眠。只是你,多久才能回到我的身旁?曾经,还在一起时,你总说来日方长。但我们之间,根本没有来日。
  尤其是离开后的这些年,重逢亦很难。我只等你一个诺言,能许我共白头的诺言。其他浮夸矫情的山盟海誓,我不要。
  读王维的这首《冬夜书怀》,似乎忘却了小寒节气时的寒冷,总觉得心思早已来到了避尘绝俗的深山禅院。几株瘦骨遒劲的竹子在寒风中生长,还有凌寒盛放的瘦梅寂静生长。
  目光所及处,皆是人间清欢。譬如苍茫氤氲的大山,悠扬飘渺的钟声,还有幽径罅隙处生命力旺盛的野草。
  每年冬至后的十五日,便是小寒节气。小寒节气有三候,一候"雁北乡",在南方越冬的大雁因感知着冬日将要落幕,繁春即将上场,便开始念想着北方家乡的物事。二候"鹊始巢",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即将过去,大地即将回暖,春光要照拂生命,喜鹊开始忙里忙外的衔草筑巢。三候"雉始鸲",暖媚的春光将要到来,雉鸟开始发出美妙歌声寻求伴侣。
  "冬宵寒且永,夜漏宫中发。"是年尾了,十二月,为冬季的最后一月,暖人的春日也快到来了。但诗人却觉得冬日仍是漫长,仍是寒冷,仍看见宫女们数着时光漏尽,等待芳菲繁春。"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寒风飘摇,草色覆盖着寒霜。树木式微,月光清冷静寂。此句,流淌着王维诗佛称号的清澄禅意。
  "丽服映颓颜,朱灯照华发。汉家方尚少,顾影惭朝谒。"小寒料峭,女子身穿节日的华美锦衣也掩饰不了心中的颓唐。可仍是有形形色色的男女欢乐过节。只是王维,不喜这些繁喧欢腾,于他看来,顾影自怜的独坐也充盈着一种禅意美。更何况,盛世繁华,亦不过是待嫁女子身上所穿的清丽绣衣,终究是属于过去属于别人的。罢了罢了。
  小寒节气在农历的十二月,此时,为腊月,即一年中极其寒冷的月令。俗语说得好,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云:"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寒冬腊月时分,还有最暖和的腊八节,时间是在每一年农历的十二月八日。关于"腊"字解释,东汉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腊,带有浓厚的祭祀含义,与宰羊杀鸡相关。所以,在腊月,亦有腊祭,也是祭天地神佛,感谢万神庇佑五谷丰登,年丰物阜。至于腊八节的食俗,最清淡温和的,便是腊八粥了。
  腊八粥的制作工序简单,并不复杂。可用糯米、黄米、白米、红豆、红枣、白果、杏仁、花生、瓜子等十多种干果一起熬煮。《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云:"是日,家效庵寺,豆果杂米为粥,供而朝食,曰腊八粥。"宋代也极注重过腊八节。周密的《武林旧事》、吴自牧《梦梁录》中都有关于寺庙僧人煮腊八粥的记载。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则提到腊八粥是源起于"浴佛会"。
  关于浴佛会,唐代孟浩然写了一首《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的诗,从诗的题目便可想见农历十二月八日时寺庙浴佛的场景。
  在我的家乡有着"小寒大寒,杀猪过年"的农谚。也的确如此。在我们这儿的乡村,每每到了腊月年关,养猪的人家便都要选个好日子杀猪过年。此时的猪,称为年猪。杀猪前,要放鞭炮,图个吉祥如意。待正在杀猪时,猪的惨叫声音响彻宁静的小山村。杀猪后,还会宴请邻里一起围着大火炉吃"刨汤肉"(本地对杀猪吃肉的俗称),吃着刨汤喝着酒,又饱还醉。
  冬日里还有最简便的炒米糖。寒冬腊月时,经常有人挑着扁担走家串户地笑着吆喝:
  "炒米糖炒米糖,买一碗吃了甜心肠。"那些卖炒米糖的人会用南腔北调的声音边走边吆喝着。牙不好的老人与一两岁的小孩儿可以用白开水泡炒米糖吃。一碗炒米,放红糖、白糖,倒开水冲进大碗中,水声哗的一下,炒米就由饱满的果实蔫成了入口即化的颗粒。
  在小寒节气,还有消寒的习俗,除了熟知的画梅数九消寒、填画消寒之外,古时文人墨客间还流行举办饮酒消寒宴。消寒宴是由九个人雅集在一起,九人每隔九天便轮流宴请一次,大家聚集在一起围炉饮酒,吟诗填词。如此,待九人轮流完以后,凄寒的冬日也就过去了。
  古人对于岁时节气生活宛如是内心虔诚朝拜的仪式,映照着一段流年岁月里的美好。
  那些与古典传统文化及民俗相关的东西应该被挖掘,被大多数人知晓。这些寂静的美,我们不能忘记。
网站目录投稿:初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