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简要叙述液压系统部分漏油治理诊断方法及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液压系统;液压元件;漏油故障 一.引言 设备漏油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而液压系统的漏油又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造成环境污染和液压油的浪费。近年来,我们通过对各种漏油的一些规律,只要对所发生的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便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概括地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元件接合面间的漏油治理 (2)O形密封圈漏油治理 (3)管接头和油塞漏油治理 (4)液压控制元件漏油治理 (5)由设计不合理引起的漏油 (6)由于维修不当而引起的漏油 二.液压系统部分漏油治理诊断方法 1、液压元件与安装板接合面间常有漏油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阀体平面和安装板平面不符合要求,装配时平面上有污物而引起配合不良等。 2、O形密封圈的沟糟尺寸为正公差,使密封圈在受压状态下被过分撑大而使截面变小,容易漏油。阀组O形圈处漏油要从阀块的加工着手,表面光洁度是否合格,O形圈压缩量是否够。 3、卡套式管接头,紧固螺母和接头的上螺纹常因配合不当而漏油。原因是管壁破裂,螺纹上有毛刺,在拧紧时将螺纹挤坏,螺纹牙形不对,不能保证良好吻合。 4、电磁换向阀漏油,主要是电磁铁推杆和阀体的接触面及油塞螺纹处漏油,推杆与挡圈孔的配合间隙过大,致使推杆推动阀心时,因导向不良而倾斜,油容易从杆与阀体的接触面渗漏出来,阀体的油塞螺纹漏油也因填料不良引起。 5、调速阀、节流阀漏油,主要是调节手柄,压盖螺纹,油塞螺纹,接合面等处漏油。调节手柄处漏油主要是由于调节杆上的O形密封圈不耐油损坏,或沟糟底径尺寸太小起不到密封作用。压盖螺纹处漏油也是因为O形密封圈沟槽位置不对。 6、对于管路或液压件,先清洗干净,在正常供油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对重点怀疑的部位可以缠上白吸油纸,观察是否因吸有渗漏出的油滴而变黄。通过增压试验进行检查,将液压系统的压力调高,使其比正常工作压力高出25%~30%,然后检查油路各部分的渗漏情况。 7、没有合理的回油通路导致回油路不畅造成设备漏油。密封件与使用条件不相适应,也会造成设备漏油现象。例如,O型密封圈的选用,当密封压力小于2.9Mpa时,选用低硬度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当密封压力达到2.9~4.9MPa时,选用中等硬度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当密封压力达到4.9~7.8MPa时,选用高硬度耐油橡胶O型密封圈。端面密封的选用,对于一般硬性管路连接,采用紫铜垫片的端面密封是不错的选择,紫铜耐腐蚀、耐高温、不老化,耐压能力高,不会因为拧紧力过大而造成损坏,但制造时须控制端面粗糙度。 8、(1)相关件装配不合适引起漏油 例如,拆装过程中划伤密封圈、装配表面;四周布置螺钉的紧固面,紧固螺钉受力不均,造成结合面贴合不严。 (2)换油不当引起漏油: 换油时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将高粘度的油液随意改用低粘度的油液,会使设备中相应部件的密封性能受到影响;②不清洗油箱,油箱中的污物就可能进入润滑系统,堵塞管路;③加油过多,在旋转零件的搅动下,易出现溢油现象。 三.液压系统部分漏油治理解决措施 1、提高平面的加工质量。在装配前对阀体和安装板都进行清洗,不允许上面沾有铁屑和棉纱等污物。 2、在总体布置上要注意到渗漏油道的总出口就放置在安装板的最底部位,便于系统内的漏油能自上而下畅通无阻地流入油箱,自行回油。 3、沟糟尺寸采用负公差,一般为h8。这样可使密封圈截面压缩变形量保持在25%左右,则可取得明显的效果。 4、安装前去掉螺纹上的毛刺。 5、安装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管壁破裂。 6、提高推杆与挡圈的配合精度,减小间隙。 7、更换调节杆,使杆上的密封圈沟槽底径尺寸不要太小,并换上耐油,耐温,耐压的优质密封圈。 8、封堵,封堵主要是应用密封技术来堵住界面泄漏的通道,这是最常见的泄漏防治方法。 疏导的方法主要是使结合面处不积存油,设计时要设回油槽、回油孔、挡板等属疏导方法防漏。 均压:存在压力差是设备泄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可以采用均压措施来防治漏油。如机床的箱体因此原因漏油时,可在箱体上部开出气孔,造成均压以防止漏油。 阻尼:流体在泄漏通道中流动时,会遇到各种阻力,因此可将通道做成犬牙交错的各式沟槽,人为地加大泄漏的路程,加大液流的阻力,如果阻力和压差平衡,则可达到不漏(如迷宫油封属于此类)。 抛甩:截流抛甩是许多设备上常用的方法,如减速器安装轴承处开有截油沟,使油不会沿轴向外流,有的设备上装有甩油环,利用离心力作用阻止介质沿轴向泄漏。| 五.结论 为了有效的控制设备漏油故障,须重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日常检查、保养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以观察设备各部位的渗漏情况,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以避免重大故障的发生。 加强漏油和治漏的管理十分重要,制定防治漏油的计划,配备必要的技术力量,将治理工作列入计划修理中,落实在岗位责任制中,在维护和修理中加强质量管理,做到合理拆卸和装配,以不致破坏配合性质和密封装置。加强设备泄漏防治工作骨干的培训工作和普及防治泄漏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科俊,李国斌《液压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 [2]武开军,《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