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地球村"、"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等说法已经逐步在变得现实,整个人类的生活联系也变得愈发紧密。"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战略理念就是习近平基于当前国际政治的发展以及我国的国需求所提出的。习近平还阐释了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原因:"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各国利益交融、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论语》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是中国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石,它囊括了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诸多思想。其中的"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和精髓。它启迪着人们自觉修身达"仁",完善自我,去追求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实现人生自我价值。在探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问题及其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就是要人人实现"仁"、"义"、"礼"的造化。倘若社会的每个个体的人都修身成"仁",那么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得以构建。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论语;孔子;"仁" 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和睦、爱好和平、倡导和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数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和"文化。"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富含"仁"、"义"、"礼""和"的优秀基因。孔子说,"泛爱众,能亲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和繁荣的精神支柱,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渊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观念,以及在此指导下的"一帶一路"倡议等实践举措,就是对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运用。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时,提出伙伴关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态体系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就是对和平、仁爱、天下一家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认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在众多的国际场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意涵。从国与国之间的命运共同体,到国家与地区之间命运共同体,再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最后到最大范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得到阐扬和推广。由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认真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问题,努力探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策也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一个共识。 一、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目前的国内和国际舆论中,既被视为一种价值哲学,也被视为一种外交战略。如果非要追问它的内在本质,对它本质的最好概括是国际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基于对全人类共同命运的考量,基于全球化的宽广视野,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主张走"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国际交往道路,以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朝更加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而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从追求人类理想共同体的视角,无疑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时代性的另一种努力,正如卢德友所说,"在我们追寻理想社会的路途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和行动,正以另一种思维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契机"。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的广义界定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的战略含义"。在国际体系中各个国家的基本行为逻辑,既是国家利益的延伸,也是国际利益的延伸,分享、合作、共赢、包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核。"人类命运共同体",是21世纪初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倡导并推动的一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际主义价值理念和具体实践。它强调在多样化社会制度总体和平并存,各国之间仍然存在利益竞争和观念冲突的现代国际体系条件下,每一个国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其理论原则是新型义利观,其建构方式是结伴而不结盟,其实践归宿是增进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就是要在同发展中国家打交道的时候,坚持道义为先,更好地重视和照顾他们的需求。这传承了中国对外交往的优秀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成为中国外交一面重要的旗帜"。"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这就表明中国向世界承诺,"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表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立场充分体现我国不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简单理解为义而不利只求和。 其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与当前国际社会存在的主要服务于各国现实利益 的各种价值观仍然存在冲突,这也决定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过程。但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本身所具有的正能量一定会吸引更多国家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进程,将中国今天"许诺给世界的美好未来"变成现实。 二、关于《论语》的"仁"、"礼"教育思想 《论语》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它文字简约,蕴涵着厚重的智慧和思想,浸润和涌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的命脉。《论语》中论述了做人、治国诸多方而的理论,其中孔子最重要的仁、礼思想是儒学的基本范畴,是追求高尚的道德人生的基本内容和人我关系的最高准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在孔子的思想中,理想人格的最高体现就是"圣人",在孔子看来,圣德之人是一种崇高博大的审美境界。"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说仁德的人不忧虑,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无论是圣人、智者、勇者和仁者有着共同点,就是都贯之以仁,智者又叫"知之者"知仁而求;勇者又叫"好知者"好仁而行仁;仁者又叫"乐之者"乐仁而安仁。他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圣人之智(圣智)、圣人之勇(圣勇)、圣人之仁(圣德)是孔子对理想的"仁"之追求。可见,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是"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追求一生的最高道德标准。孔子强调人如何达到理想之"仁",仁的精神价值的重要体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实践价值不仅是纯粹的思辩性体系,而是对人性解放、民众人格升华的终极关怀。 《论语》中儒学思想的另一核心是"礼",孔子一生都在提倡"礼"。要求恢复礼制,提倡"克己复礼"。孔子所处时代礼的观念包含着政治上的君臣之礼,家庭中的长幼秩序及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会受到其生存环境、文化传统诸多因素构筑的思想体系的制约,任何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其社会历史时期"礼"这一观念的影响。可见《论语》中的"礼"指的是礼仪制度,伦理道德。孔子说:"人而不仁,如何礼。"他的"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道德伦理秩序,是一种高标准的"礼"。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被打乱。孔子在极大的忧虑中深思着造成这种动乱的社会根源。提出"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在孔子的社会理想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仁爱的境界精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对教育作用的理论概括: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这是教育对人格发展所起的作用。由此可见,孔子是我国道德学说的伟大构建者。他希望每个人都应为促进家庭的和谐美满、国家的繁荣、社会稳定而完善自己。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的口的就是教人如何"求仁",即追求自身道德的终极完善。孔子认为学习要有正确态度,他一生勤奋学习,积累了渊博知识,是后世学者的典范。无论自身还是要求学生"学而不厌","敏以求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孜孜不倦的学习中而感受乐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精神。孔子的以学为乐、以学为荣的思想贯之以《论语》之中,他主张通过学习来认识生命的意义,端正人生的态度,成就伟大的人格。 三、通过孔子的"仁"、"礼"教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项伟大理念从提出到实现,总是不会如期待般顺利。面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发展的规律,适时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从而成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儒家的"仁、礼"思想是我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它有助于强化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务、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是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循的最基本的标准。礼仁思想所倡导的就是通过教化来培养人的羞耻之心、恻隐之心,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仁、礼"思想中将培养君子作为己任。古时的君子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做到仁义、克己、孝弟、恭敬。要求君子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要遵守道德规范。在家要尊敬父母长辈,爱护兄弟姊妹;在外要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坦诚待人,诚实守信"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这些对君子的要求放到现代社会就是对公民社会公德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在传统的礼仁思想中寻求珍贵的思想资源是有必要的。其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爱国主义意识。传统儒家所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渗透在人民道德培养的方方面面的,"仁、礼"思想中对待君主要忠要敬,对待他人要"四海之内皆兄弟",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天下为公",这都体现了儒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受传统孔子"仁、礼"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民有极强的义务意讥‘准、礼"强调对国家社会统治者的无条件的遵从所形成的"义务本位"的文化,对我国公民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虽说我国人民义务意识强,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我国公民只看到权利忽视义务时有发生,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中的"毒奶粉,、"毒胶囊、、"毒大米"等现象。现阶段,我们需重新唤醒公民的义务意识,造福自己的同时,也造福社會和国家。最后,通过对本国公民的"君子"品德的塑造,从而引起大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认识与关切。各国对于公民道德的培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我们对传统孔子"仁、礼"思想对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培养的影响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思想资源在公民意识的培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文化资源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现代化过程中,在发展的同时将自己的根系加以巩固,使其更加牢固、茁壮,更够撑得起中国这颗大树屹立于世界国家之林,以确保我国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家加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行列之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世界性的梦想,需要汇聚世界各国的力量,需要全球公民的主动与自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3]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人民出版社,2016. [7]中国与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与路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熊淑媛.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J].理论探索,2005(5). [9]杨志霞.儒家传统公私的观念对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培育的影响[D].苏州大学学报,2009. [10]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火私"观念与社会整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陈先初."公""私"观念与中国历史演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葛荣晋.孔子论"仁"及其现实意义[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 [13]李霞.儒家仁道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C].国际儒学论坛,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