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近代教育救国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坚信教育是中国思想启蒙的钥匙。在参与变法过程中,为教育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纵观谭嗣同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它是根植于时代土壤之中、成长于中国传统教育基础之上的,因而,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都展现出鲜明的近代中国教育的时代性、大众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特征。把握谭嗣同教育思想的特征,不仅可以有助于把握谭嗣同的教育思想,还对理解近代教育的发展和转型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谭嗣同;教育思想;特征 春秋战国后,儒家的教育思想就占据了中国教育的主导地位,以道德伦理为核心,重视人文,忽视自然科学,对技艺更是充满了蔑视,这与中国发展的小农经济密不可分。但随着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新旧的教育思想出现明里暗里的交锋,以功名利禄为目标、以科举为手段的教育逐渐不符合发展的需要,中国的教育进入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的过渡阶段。甲午中日战争迫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每一个爱国志士都陷入了忧虑之中,不仅对外国的侵略行为感到愤怒,对于清政府的愚民政策和卖国行为也十分不满。此时,正值而立之年的谭嗣同,面对国内外的紧张局势,对中国的封建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时代性:谭嗣同的教育思想聚焦时代主题,服务于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从教育的任务看,谭嗣同的教育思想着眼于救国的现实需要,认为教育担负着救亡图存和思想启蒙的使命。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暴露出来的腐败、军心涣散、经济萧条,让谭嗣同看到了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命运,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主张"废君统,倡民权",也意识到封建专制教育下培养出来"不识古今,不知亚洲"的"学究",在民族危机和积弱的国情面前,根本不能拯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要"兴民权必先开民智","欲讲富国以刷国耻,莫要于储才" [1]。谭嗣同把教育思想提到民主主义的高度,无疑是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从教育内容来看,谭嗣同的教育思想围绕着救国的现实需要,注重学习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谭嗣同是近代的资产阶级启蒙者,"文无所用"、"学问保国"是他对旧学和西学的态度,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此时的中国完全沦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前虽然有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口号学习西学,却是"三十年效果甚微",因此,谭嗣同倡导教育内容更开放、更注重西学的本质学习,增加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如农、矿、工、商、医等多方面具体的科学,以实现"各占一门,各擅一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成为救国需要的人才。 二、大众性:谭嗣同的教育思想注重社会平等,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从教育的对象来看,谭嗣同主张君民一致,不分贵贱,都应接受教育。崇尚自由和平等是近现代思想的主线,谭嗣同不例外,他把中国衰弱和贫困的原因归结于中国封建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上下尊卑,要求"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2]在教育中,他主张接受教育、能够读书不应以职业来划分,而是每个人的权利。此外,谭嗣同格外注重妇女的教育权利,把兴办女学、提高妇女的教育水平看作是对子女的教育和对自身地位的提高有重要途径,也是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 从教育的途径来看,谭嗣同从思想上和生活方式上入手,对教育进行变革,着重探索底层社会能够接触并接受的方法。一是通过兴建学堂、开办学会以及创办报刊来改革教育。谭嗣同一方面和友人积极筹备浏阳算学社、女学堂、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等,为广泛传播新学"变学校"栉风沐雨,另一方面,重视学会"兴民权、开民智"、凝聚人心的作用,在各行各业中建立每个人的参与的学会当中,发挥学堂、学会"一面造就人材,一面联合众力,官民上下,通为一气,相维相系,协心会谋" [3]的功能。而报纸则更是普及知识的途径,让"不得观者观,不得听者听",实现教育和宣传。二是通过树立新风尚促进思想变革。谭嗣同借鉴日本、泰国的变革经验,主张从基本生活方式开始,创办以化繁为简为法则的延年会更是从生活理念上启蒙人民的思想。 三、继承性:谭嗣同的教育思想重拾经典,承续优秀德育思想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也具有普遍的继承性。谭嗣同教育思想中虽然受到西学的影响,但也与自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接触到的环境和人密不可分,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是经过判断和取舍的。一是对中国经典著作的推崇。谭嗣同对传统教育思想中占统治地位中的三纲五常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老子、荀子及韩愈的部分思想进行了批评,但对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却十分推崇,特别是《周易》、《春秋》等经典儒家著作,对周公、孔子等思想家都给予了肯定,因而,谭嗣同认为中学的经典书籍是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 二是对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谭嗣同试图"以心力解劫运"改造封建旧道德、建立新道德,但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上,依然少不了对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了传承,一方面,主要表现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需要培养为国家、为民族奉献自己的精神上。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也用自己的鲜血践行着自己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人才的道德修养上,明确"心术正,品行自无不正"的思想,要求教育要注重道德的加强,这种道德与人才的關系与中国传统道德中以德为先思想也是分不开的。 三是对科举制的改革。科举制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谭嗣同也多次参与科举考试,但均以落榜而告终。与严复强烈要求的"废科举"不同,谭嗣同更主张对科举的变革,基本的想法是变科举的科目而留下形式,废八股文,而以专门和实用之学为主要内容,以此作为育人之本。 四、创新性:谭嗣同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构建起现代教育体制雏型 谭嗣同的教育思想并未对西方教育思想"照单全收",也没有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而是经过独立的思考,依据救国图存的需要,把西方教育思想中合理因素和中国传统相结合,构建起最初的现代教育雏型。首先,倡导用法律规范教育行为。虽然义务教育法在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出台,但早在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就对强制义务教育和平民教育思想进行了探索,提出"凡子女八岁不读书,罪及父母"等思想。其中部分思想不免夸张,然则,体现的是谭嗣同对法治意识、对教育的重视,更是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一个飞跃。 其次,提倡创新教育体制。一方面是在学制上模仿西方的单轨学制,设立初学院、中学院、上学院、大书院。虽然中国新式的学校教育体系——"壬寅学制"是在1902年颁布,但是,维新派为实业教育体制的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严立课程",时务学堂的学子主要学习经学、诸子学、公理学、浅近中外史地、格算等"博通学"以及依据意向、特长而学的"专门学",并对主要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前者主要教习讲授,后者需要自己浏览和实际探索。因此,对考试规则也进行了创新,主张废弃封建取士的方法,而对"实事"的操作成效进行评判,更侧重于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谭嗣同全集[M]中华书局,1981:182. [2]谭嗣同全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45 :54. [3]谭嗣同全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4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