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年以来,我国油田的治理成为了一项较为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这是由于这不仅会关系到整个油田企业的发展,同时还关系到了我国的经济命脉。因此,本文就对该如何与时俱进地对油田进行综合治理做出了分析和总结,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能进一步地促进我国油田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油田企业;综合治理;主要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油田的企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为此,如何能够更好地对油田进行综合管理,成为了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文从油田综合治理所面临的局势、油田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此希望能更好地解决在油田综合管理中所存在的所有问题。 一、油田综合治理所面临的局势 (一)油田的治安管理难度大 油田的治安管理之所以比较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犯罪紧密性,这主要由于大部分的犯罪人员都具有了一定的组织性、缜密性。第二,范围的拓展性,犯罪人员的犯罪范围由最初的田地中转移到了油田的周围。第三,工具的机械化,不仅犯罪人员使用的工具机械化,而且其还都具备了一定的反抓捕、反侦探能力。 (二)油田综合治理能力较差 综合治理工作一般都是由保卫队进行相应的抓捕。然而,在基层中,保卫队不仅武装力量、武装设备相对较为落后,而且也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法律常识、思想素质。因此,这就给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使其无法正常发挥出保卫队应有的实际作用[1]。 二、油田综合治理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良好地企政关系 想要对油田进行综合的治理,首先就需要建立起良好地企政关系,所谓的建立企政关系就是指建立起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对油田的综合管理不仅能够关乎企业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发展。为此,只有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起良好地关系,不断地落实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才能最大化地促进油田企业的发展。 (二)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对员工定期的开展培训就能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首先,需要对员工开展相应的培训,使所有员工都具备一定的思想道德和知识文化。然后,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对提升油田企业的综合实力起到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可以制定出相应的员工考核制度,对所有员工进行多个方面的综合性考察,切实地提高所有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以此使其能够更好地保护国家财产和利益。 (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众所周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这对于油田企业来讲也不例外。油田企业要对所有员工不断地强化法律法规意识,这不仅需要油田企业的领导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法规,还需要所有员工也能树立起这种法律法规意识,并且不断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良好地规范。除此以外,严格地执行法律法规还能提高保卫队的法律意识,进而可以有效地改善油田的治安环境。 (四)构建油田综合治理体系 构建油田综合治理体系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增强治安力量。主要需要增强基层的治安力量,这是由于基层的武装设备、思想素质都较为落后。为此,对其不仅需要开展相应的培训,还需要增强与上级武装队伍之间的联系,切实地提升基层武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第二,构建治安网络化。构建治安网络化需要公安机关单位、油田治安保卫队、各个基层单位的保卫组织紧密联系和配合,以此形成较为多元化的治安网络,全方面地完善油田综合治理体系。第三,增加监控设施。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控安置和管理原则,对油田区域内重点的交通干路安置监控设施,严格地监控来往的可疑车辆,这不仅能够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同时也能保障油田企业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2]。 (五)保障治安管理秩序的稳定 保障治安管理秩序的稳定需要做到四点,分别是成立专门小组、完善奖惩机制、增加巡查力度、解决秩序问题。成立专门小组,需要将所有责任落实到个人,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治安管理秩序的稳定,同时还为了在出现任何的秩序问题时能及时地找到相关责任人。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实行物质奖励和口头奖励,而对行为恶劣者要采取相应的批评处理,严重者需要移交公安机关对其进行处理。增加巡查力度能保障所有油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需要对重点的勘测区域、输油管道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增加巡查力度,确保从根本上保障整个油田的安全性。解决秩序问题,就是坚持"哪里混乱就从哪里开始整治"原则,对造成秩序混乱者要对其进行严肃地处理,并且要对其进行适当的通报处理,以此维持正常的治安秩序。 三、结束语 綜上所述,需要做到建立良好地企政关系、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油田综合治理体系、保障治安管理秩序的稳定五点,以此促进我国油田企业的发展,进而提升我国整体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1]徐雍强.油田综合治理也须与时俱进[J].中国石油企业,2015,05:98-99. [2]杨宏斌.浅议如何做好油田治安保卫工作[J].法制与社会,2014,2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