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郝学利++李雪睿 【摘要】精准脱贫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力求从精准公共卫生角度,以生命早期合理营养、环境污染、食品卫生以及职业卫生专业内容为依据,阐明公共卫生在精准预防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供思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精准公共卫生;营养;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近年来,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由此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左右,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精准医学理论(精准医疗)在个体化的疾病治疗方案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节约病人不必要的医疗经济负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缺点在于难以惠及广大民患者,带来医疗不均等性问题。而精准公共卫生着眼于改善人群的行为生活方式、社会环境以及政策、教育等社会经济因素,在防病致贫中应当引起政府关注。 一、生命早期合理营养 健康中国,营养先行。"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国际公认的生命健康窗口期,指的是从母亲怀孕到婴儿出生后两岁阶段。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与未来的慢性病发病率有显著联系,是干预成年期疾病的关键窗口期。 成人疾病的胎儿起源假说认为孕期营养缺乏和胎儿异常出生体质量对其成年期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中心性肥胖和血脂水平异常等慢性及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孕产妇目前多消费精加工粮食,食物过于精细化。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全谷物特别是其中的有效成分如B族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质,在体内对健康发挥深远有益影响。 孕期哺乳期存在脂肪摄入比例过多,蔬菜水果的摄入不容乐观,以及奶制品摄入不足的问题,不仅影响婴儿的成年健康结局,也会给母亲带来远期肥胖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风险。我们需从做好产前母体的营养与健康管理、小于胎龄儿出生后的系统管理、喂养选择纯母乳喂养等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环境污染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环境污染物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健康危害。环境污染物包括抗生素、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农药、纳米材料与食品添加剂对肠道菌群影响及其对健康可能产生的后续影响,并强调肠道菌群对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评价十分重要;在未来,将有更多更深层次的研究以探索环境污染物、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 二嗪磷作用于C57BL/6小鼠,发现其明显破坏小鼠肠道菌群,并改变功能宏基因组和代谢指标。研究也表明中国17个主要城市的32个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冬季耐药基因丰度是夏季的5.5倍;耐药基因中的57.7%形成了一个核心耐药组,并与与人体肠道菌群强烈相关,这提示很多耐药基因来源于人体;城市河流中,雨水中也定量分析出5个抗生素耐药基。这也突显了在环境健康领域引入公共卫生精准干预的必要性。 三、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与健康密切相关,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健康。由食品卫生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食品腐败变质、致病菌、危害物质含量超标的问题;非法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非法使用或添加非食用物质问题,食品质量、营养成分含量异常等问题。 研究表明,早年间持续性食源性抗生素暴露将会导致大肠息肉的增生,对于癌症的发生具有潜在的威胁。2016年 9月,来自联合国所有193个成员的领导人通过了一项公告,旨在解决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问题。采集自国际空间站的微粒中的微生物组成已被报道国际空间站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及毒力因子基因,相比于地面上的洁净的飞船装配空间显著增加。 实验表明,婴幼儿使用抗生素可增加成年期脑神经化学和行为改变的风险;低剂量青霉素诱导脑细胞因子和行为的长期变化,改变血脑屏障完整性和行为;抗生素干预的小鼠表现焦虑并攻击社会,而补充鼠李糖乳杆菌JB-1能防止这些行为,有必要深入研究儿童使用抗生素对神经精神疾病发展的潜在作用 。 四、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等。例如:三氯乙烯(TCE)引起肝细胞组蛋白中DNA损伤,提示TCE可能通过DNA损伤导致H3K79 me2和H3K79 me3甲基化修饰的变化,引发职业疾病并可能跨代遗传。三氯乙烯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肾脏、心脏以及皮肤的影响、致癌作用和其他方面也有着远期伤害。 五、結语 健康中国、健康老龄化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 学说暗示关注生命早期1000天合理膳食是防止成年疾病发生的关键时期;减少抗生素、吸烟、激素、饮食等环境因素造成的健康危害,精准公共卫生干预体系的构建、安排及在不同时期的调适发展是防病防贫于未然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汤少梁,许可塑.贫困慢性病患者疾病负担与健康精准扶贫政策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6):64-67. [2]邓荣霞,任晓虎,阮嘉雯,等.三氯乙烯对人正常肝细胞组蛋白质甲基化修饰影响的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7,51(4):34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