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摘要:21世纪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尖端技术的不断推进,教育又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课题:以后的教育怎么搞?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是什么?如何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一连串的教育问题,在未来教育的过程中得以解决,势在必行。我认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生活环境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教育密不可分。生活环境的教育;自然环境的教育;社会环境的教育;结论:诸如此类,这些名人志士,之所以成名成气,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因此,以后的教育趋势,应把教育对象放在环境教育中,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特殊性人才。总之,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捕捉每一位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潜在的能力,催促他们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萌发,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教育趋向
  一、生活环境的教育
  社会科学的发展,没有否认传统式教育的辉煌成就,肯定了传统教育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越来越发现,在中国传统式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挑战型人才以及尖端技术人才还远远不能够满足中国科学飞速发展的需求,而且这些后备生产力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能力处于弱势,这与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关。社会发展了,生活环境有所改善,在优越的生活环境条件下,人们适应艰苦条件下生活的能力得不到锻炼的缘故。这就需要中国的教育要改革。
  比如说:刚入学的幼儿需要面临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幼儿从家庭进入学校,这些"小皇帝"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过惯了家庭的舒适生活,不想来到学校接受种种约束,于是他们就不接受这种生活环境的改变,这种情形是幼教工作者最棘手的问题。每当他们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老爷把他们送到幼儿园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教师,孩子们总是依在大人的身边,扯着大人的衣襟,不肯松手留在幼儿园里,有的还在大哭大闹一番,而家长们却生硬让自己的孩子留下……望子成龙心切啊!当然这是家长们为让自己的孩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为,不可否认。每当遇到这种情形,我们每位教师真觉得从奶头上往下拉扯孩子一样,真有点儿心酸……怎么办呢?这些幼儿们刚刚开始脱离父母,完成一个从家庭的呵护到学校的呵护这样一个生活环境的改变,从依赖父母到依赖教师,从思想到心理上进行一次巨大的认识和转变过程。他们有许许多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和照顾,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还有许多疑问需要老师们的解答,这就需要老师们要以莫大的亲和力感染他们,经常和孩子们进行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和孩子们交朋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即"趣、乐"教学,使幼儿们在各个方面得以满足,慢慢地孩子们对老师就有了新的认识,孩子们就越来越觉得老师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学校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新的生活环境,从此,孩子们就依在老师的怀抱里,在老师的呵护下幸福地成长,这样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在脱离父母的情况下得到一个很有效的磨炼,使他们从小生活自理。因此,幼儿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就给将来教育培养创新型、挑战性的人才埋下了伏笔,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的突破。走出中国传统式教育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就是"变形计",实质上它是改变生活环境教育的一种形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那就是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儿童与生活条件艰苦的边远地区的孩子互换生活环境接受再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很好,好就好在:一方面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到条件优越的城市开阔眼界,接受优越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城市里的儿童也能够在艰苦生活环境下得到锻炼,以增强城市儿童适应艰苦生活环境的能力,这样就使孩子们更加珍惜优越的生活环境克服困难、刻苦用功学习,为孩子们下决心改变边远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增添信心和勇气,使他们树立了远大的奋斗目标,这样就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挖掘和造就一批创新型、挑战性和掌握尖端技术的大量人才,以满足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自然环境的教育
  我认为"变形计"式的教育,不但要搞。还应扩大规模,短时间利用节假日或外出旅游的机会,利用自然环境对孩子们实施教育,让孩子们走出学校,到工厂,到农村感知祖国的需要,认识和了解祖国地大物博、富源辽阔、山川秀美,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刻苦用功学习,没有祖国这个大家,就没有自己的小家。要用丰富渊博的知识和尖端的高科技手段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祖国需要要我们。如果外出不便,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观看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电视、影片、画面或栏目。比如:《工业发展》 《农业、军事》《新闻联播》 《社会法制》 《动物世界》等等,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营养",应该让孩子们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广泛收看,不应限制。
  三、社会环境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毛泽东这个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他在青少年时期从家乡湖南出来求学,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后来他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他有效地利用这一有益的生活环境,博览群书,为后来参加革命打下基础。在长沙任教期间,他接受了革命的熏陶,成为一名杰出的革命领导人,他经历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个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带领全中国劳苦大众,从革命走向胜利,最后夺取全国解放胜利。毛泽东只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性人物,是与他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是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代为人伟人!
  鲁迅这一中国文坛巨匠,从小家境生活贫困,革命战争年代这一社会环境造就了他完成了从古文到白话文的文学历史变革,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莫言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从小因为家境贫困而缀学,他在一家图书室当勤杂工,他博览群书,刻苦巩读,以顽强的毅力自学成才,写出了《红高粮》《蛙》等许多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成为当今轰动文坛的巨星。
  诸如此类,这些名人志士,只所以成名成器,是与他们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可分割的。因此,以后的教育趋向,应把教育对象放在环境教育中,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特殊性人才。
  总之,在环境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捕捉每一位孩子的闪光点,挖掘孩子们潜在的能力,催促他们心灵深处智慧的种子萌发,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创新型人才。
网站目录投稿: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