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纪灵+赵开霞+孔瑛 摘 要:所谓激励,是指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刺激,促使个人采取某种行动努力实现某种目标或组织目标。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就是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激发和鼓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合员工自觉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贡献聪明才智,形成具有企业凝聚力的运营条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凝聚力;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目前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激励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从激励机制来看 1、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挂钩,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没有普遍采用,经营管理者的报酬不规范,透明度不高,这不仅使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也引发了员工的不信任感和消极情绪。 2、健全监督机制也是一种激励。相当一些国企在改制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还未规范,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不健全,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资金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未完全到位,难以激励经营管理者依法、民主经营管理。 (二)从激励程度来看 激励不足是目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是物质激励不足,主要表现国有企业在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员工的收入普遍偏低。国企内部随着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推行,在岗职工的工作量普遍增加,有的甚至翻番,但工资增长慢,职工感到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这成为制约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二是精神激励不足,表现在职工对企业重大事务参与面、发言权少,工人你就是干活的,职业生涯上升通道不畅;对各种荣誉,如劳模、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称号等,授予面较窄,且与工资收入脱节,使激励效果受到影响。 (三)从激励的方式来看 1、激励方式单调。国企的激励方式单一、片面,主要是通过表扬、奖励等手段针对个体进行,且为数不多,更多是用条条框框管人,动不动处罚,以罚代管,只罚不奖,违背了辩证法,走向了片面;针对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的群体激励少,即使评一些先进集体奖励,大多是一块奖牌。同时对职工职业生涯上升注重不够,有能力的员工职务提升需要很难得到满足,忽视了精神激励,致使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配比不协调。这种单一的激励方式限制了员工作用的全面发挥。 2、分配制度、用人机制不尽合理、公平。薪酬结构设计不规范,过于笼统和粗放,绩效考核不细化,薪酬没有和个人绩效紧密挂钩,分配缺乏公平、合理性,如同岗不同酬、不同人员之间的平均分配等等。在用人方面,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考核机制,"重文凭、轻水平"、任人唯亲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过于强调文凭、学历,驱使许多员工不专心本职工作,热衷于盲目追求文凭。但学成之后又无用武之地,回到原工作岗位后缺乏工作热情。学历高不能说明工作能力、水平就一定强,这样使一些学历虽低、有实际工作经验、能力强的员工,得不到有效的激励而降低工作积极性。 二、原因分析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1、外部因素。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的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而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对国有企业内部领导制度的建立、经营管理者的选择、市场体系的完善、法律制度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自身职能的转变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深层阶段,但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弊端,从中几乎都可看到政府的影子。从激励的角度看,一是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作、生产经营、收入分配、用人决策和廉洁自律等重大问题上的党内监督和职工民主监督未完全到位,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不健全,难以激励经营管理者依法、民主经营管理。二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选择、使用监督制度有细化和健全。三是对经营管理者收入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挂钩,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没有普遍采用,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责、权、利难以统一。四是在工资收入分配上,一般仍然由政府控制,企业还没有根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企业经济效益决定工资分配的自主权,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职工的收入水平与经济效益尚未紧密联系在一起,制约了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 2、内部因素。从企业内部来讲,还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存在的问题的核心原因。目前国有企业改制主要集中在产权结构上的变革,而具体的管理模式,如管理制度和企业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没有完全变革,还处于探索试用阶段,距管理科学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薪酬结构设计上不规范、缺乏科学性;分配制度上,虽然拉开了差距,但绝对数较低,仍然有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绩效考核比较粗放还不够严格,难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造成激励机制与管理体制不相匹配,并进而影响到收入分配激励作用的发挥。职工职业生涯上升通道缺失,严重制约了激励的作用,既不利于企业的科学管理,又不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管理者因素。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他们决定着激励的效力。但由于企业领导制度建设上的不健全,他们只对选择、委派他们的上级负责,对下负责有时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三、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 1、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健全国企内部相关制度 就目前国企的情况看,要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企业的特点建立对经营管理者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并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管理方法,并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新机制,把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完善对国企领导人员管理的具体办法。 2、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充分把握"需要" 激励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人的劳动动机和进取心是受人的需求有关的各种利益因素驱动的。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是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及自我实现等多样化和多层次的,因此,激励的手段也应根据人的内在需要。人的积极性不是无形的,而是一系列的表现,例如:主动请战,出谋划策,加班加点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发生以上行为呢?理论家们的概括是:行为源于动机,动机源于需要。用模式表示即:需要一动机一行动一目的之后,此过程结束,如此循环不已。比如一个口渴的人在滚烫的沙漠上行走,不久他就口渴难忍,产生了饮水的强烈需要,此刻,如果没有发现水源,他就要去找水;如此刻突然发现水源,则会迅速向水源奔去。显然,在需要与行动之间,会产生一种寻求补充水分的内驱力,从而发生指向目标的行为。人们从满足生存、安全、友谊等较低层次的需要后,会向自我实现和取得成就等高层次需要转变。激励不仅要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还要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只有以人的内在需要为基础,激励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3、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方式 企业的人员不同,对激励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企业的作用不尽相同,而不同的激励方式所起到的激励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差异建立激励制度,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在企业中专事决策、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职能的经营管理人员群体,是企业激励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状态和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效果,对企业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地位和贡献不同于一般员工。经营管理者的复杂劳动与普通员工简单劳动有本质的差别,他们不仅需要追求其经济性的奖酬,同时还需要追求声望、权利、自我实现等非经济性的报酬。企业不仅要使他的劳酬相符,还要尽可能的满足他们非经济性的正当需求,以激发其负起把企业经营好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企业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往往是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完成的。他们一般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成就等,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更注重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因此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有效的方法予以激励。这样才能使企业形成尊重知识,热爱科学,钻研业务和技术的良好风尚,才能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发展。 在企业从事具体工作的生产操作人员,他们数量多,占企业人员的比重大。首要注重他们基本需求的满足;其次是为适应企业的发展,培养其所具备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员工的潜在能力,潜能的大小对企业的兴衰关系极大。如果所有员工都能发挥自身的潜能,那么这个企业不仅会有高速发展,而且还会充满生机。这对于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来说,企业不仅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而且还要给他们提供与才华、绩效相适应的薪酬。 4、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创新方法,综合运用。一是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和潜能 的有效手段之一。精神激励是为实现一定的期望目标所给予的一种精神鼓励。企业管理者要使员工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有事业心,在实施管理中必须给予适时、适当的精神能源。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二是工作激励要和竞争激励相结合。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管理者要进行"工作设计",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要注重对职工的培训,这也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手段。与此同时,必须引入竞争激励,在企业内提倡个人竞争、团队竞争,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使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三是要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员工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员工。它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企业要实施人性化管理,首先是尊重激励。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四是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是保障。绩效考核是企业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基础,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对员工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相反,绩效考核设置不当,将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肯定,是对员工进行奖惩的依据。以员工绩效为依据,对员工进行奖惩,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目的。而激励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员工创造出高的绩效水平。没有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也就无法评定激励是否有效。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需要也会随之变化,通过对激励手段的评价,可以随时把握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和员工需要的变化,调整激励政策,达到激励员工的最好效果。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作者简介:曲纪灵,赵开霞,孔瑛,就职于长庆油田分公司长南气田开发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