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才储备,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和预备队,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是党管人才的基本要求。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组工队伍建设来开展,这是组工干部肩负着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职责,组工干部要知人善用,以慧眼识才、以气魄用才、以雅量容才,以慈母之心爱护人才。 关键字:人才高地;人才队伍;组工队伍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只有统筹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发展略,才能更好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努力打造"人才高地"和"过硬队伍",对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这不仅关系到组工干部形象,更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一、如何提升人才高地建设 人才高地系借用高地这一形象的比喻,泛指有才识学问和德才兼备的人高度集聚的地区。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经济发展越快,人口集中度越高,人才高地就能在这些城市中率先出现,并以人才数量多、技术门类全、总体素质高为基本特征。人才高地是一个综合性、多层次、高、中、初级人才结合在一起的群体,呈馒头形。在现实社会中,人才高地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一方面,它是经济、科技、社会发展长期领先于周围地区其他城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人才高地一旦形成,又使该高地赖以依托和生存的城市赋予新的发展活力和内涵,使城市不断扩大,社会生产力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向前发展,并达到新的发展高度。才高地的建设旨在以超常规的气魄,采取重点突破、带动全面的方式,实施重点发展、重点投入,在不同的所有制、区域、行业和学科,搭建一流舞台,创造一流条件,营造一流环境,形成人才开发相对优势和人才聚集格局,集聚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集群,充分发挥人才高地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笔者认为 要抓人高地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一把手抓"、"大家一起抓"。 近年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地纷纷采取优惠政策措施,引进、培养与使用高层次人才,积极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因此各级组织部门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拿在手上,定期研究部署人才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谋划、亲自协调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事项。要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履职抓细、用人主体具体抓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统筹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切实把人才工作抓到部门、抓到产业合作组织。 二是要推进人才工作项目化、特色化。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继续深化五大重点人才工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务求实效,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出特色。另一方面,要积极与省、市人才集聚"百、千、万"计划、每一个计划、行动里面又分若干个子项目,这些项目已分解到各个省直部门来牵头落实。各成员单位要积极与自己的上级对口部门汇报沟通,确保更多的项目进入计划的笼子,以争取到上级部门实实在在的人才、资金、政策支持。组织部更要加强在人才引进、培养过程中的跟踪督办,可以通过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各单位加强协调解等办法决具体问题。同时各牵头单位和相关部门要及早谋划,主动作为,在推进重大人才项目上才能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要打造人才成长小环境、大舞台。积极探索的人才特区建设,制定特殊政策,构建特殊机制,有针对性的引进急需人才,为人才引进提供特殊服务,为人才搭建成长发展的小环境,成就事业的大舞台。重点突出三"特":一是政策要特。修改完善《关于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的方案》,扩大高层次人才奖励扶持范围,出台更加特殊、更加优惠、更具吸引力的招才引智政策。严格按规定落实高层次人才奖励政策,公开奖励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鼓励各地各部门和企业大力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更多的本地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二是机制要特。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积极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打破各种条框束缚,大力简化办事程序,提高人才工作的效率。要将人才聚集与重大项目、技术、资本的引进结合起来,使人才与产业相融、与企业互动、与项目对接。三是服务要特。巩固与高校的合作成果和合作关系,围绕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加大与省内外高校的战略合作力度,拓展政产学研合作平台。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大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我县有哪些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了合作对接,有哪些技术创新在全国相关行业或领域处于领先水平,了解企业和人才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对接和引进的各类人才提供及时、便利、贴心的服务。要下决心解决好高层次人才难留的问题。要想实现跨越赶超,抢占发展制高点,必须引进留住一批高层次人才,真正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二、如何组织部门和组工队伍自身建设 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提高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县组织系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要求,发扬 "安、专、迷"精神,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要求,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 一是要识大体、敢担当,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信念。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最基本的要求就对党忠诚,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全县组织系统要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中央精神刻在脑海,把发展大局装在心中,把改革使命扛在肩上,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上敢于担当,在促进自我革命上敢于担当。 二是要立公心、养正气,始终把重公道作为第一操守。组工干部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官之德、做事之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从企业人事需要出发,公道的对待干部,公平的评价干部,公正的使用干部。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不能以个人恩怨辨是非,不要以个人好恶识良莠,客观公正的对待每名党员干部。必须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抵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甘为人梯,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 三是要勤学习、善思考,始终把业务精作为第一目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组工干部保障发展、服务大局的根本保证。赵乐际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指出,要把学习作为常态、作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安下心来,专注起来,迷恋至深"。组工干部要人才工作中,要立足于破解工作难题,注重提高综合能力,既要成为职责业务上的"排头兵""多面手",也要成为组织工作的"业务通""活字典"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储备高端化的标准。 四是要守规矩、重小节,始终把作风好作为第一要求。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意见,把转作风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履行好"双重职责",不仅要牵头组织好全县的教育实践活动,更要扎实开展好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其他单位部门作好表率。要从办文、办会和办事的点滴做起,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一锤一锤地、一步一步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人才队伍建设已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和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律,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超前谋划,统筹考虑,明确思路,扎实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充满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