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体育舞蹈作为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基础,得到了广泛关注。由于体育舞蹈教学具有优美性、艺术性、文明性、竞技性而且还具有健身的特性,能够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体育舞蹈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还能够促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将其转变成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要点 一、体育舞蹈教学 实际上在国际上体育舞蹈也得到了广泛关注,被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也属于体育运动的一个分支。这种舞蹈实际上是男女为伴进行的一种双人舞,一共可以分为两大类:摩登舞与拉丁舞。这些舞蹈一共包括10种,像华尔兹、探戈、快步舞、狐步以及维也纳华尔兹等属于摩登一类的;伦巴、恰恰、桑巴、斗牛舞以及牛仔等,是属于拉丁的。不同的舞蹈其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以及风格,在舞蹈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每一种舞蹈乐曲以及动作方面的要求,形成整套的舞蹈动作。 从高校的教学方面看,这个专业属于一个全国招生的新兴专业,报告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同时还要参加所报告学校虚职的专业考试。在报告该专业的时候,可以同时选择几所学校。对于该专业毕业生来说,可以到普通高校、中学、文化馆、健身会所等工作。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体育舞蹈专业人员,国内很多专业院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并其进行艺术类考生招收。可以说此专业的设置为更多考生提供了进入高校的新途径。 二、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要点 (一)体育舞蹈教学的优美性 优美性实际上是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学生生命活力展现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之中,体育舞蹈的音乐风格有着自身的特色,其节奏较为鲜明,而且旋律优美,在体育舞蹈之中蕴含着多变的节奏以及十分丰富的韵律。这样的舞蹈以及音乐的配合,展现出一种自然美的状态。在体育舞蹈中,通常男士体态属于较为稳健的,舞姿也十分协调;而女性则表现出一种曲线美,舞蹈更加的均匀有致,通过男士与女士在舞蹈方面的阳刚以及阴柔之美的融合,使二者更加的协调,在这种对比之中促使舞蹈和谐统一。点与线、动与静的对比以及结合,带给人们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二)体育舞蹈教学的艺术性 由于体育舞蹈教学将有限的空间进行充分延伸,促使学生可以在活动的时候将舞蹈动作连贯的展现出来,在节奏一致的状态下,展现给人们一种形体美,同时还可以带给人们更高的审美价值。体育舞蹈教学中,所选的音乐大部分都是世界名曲,学生在舞蹈教学中,体会舞蹈的内涵旋律和思想感情,这样不仅提高学生艺术修养,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体育舞蹈在高校教育中,给学生以和谐、自如的氛围,让学生享受舞蹈欢快和轻松的艺术舞曲,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体育舞蹈教学的艺术性。 (三)体育舞蹈教学的文明性 在各大高校教育中,体育舞蹈满足了各个舞姿的要求,舞蹈汇聚了各个世界和民族的精华,例如,现代体育舞蹈稳重典雅、洒脱流畅和端庄挺拔,这样可以保持体育舞蹈浓厚的社会礼仪,体育舞蹈具有挺拔的舞步体态和高压的气质,舞步韵律在高度统一的基础上,有翩翩风度,体育舞蹈在大学教育中,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积极、健康、自信和自尊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改善整体的学生面貌,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化品位,从而促进高校文明精神建设。 三、体育舞蹈对大学的影响 (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舞蹈教学要遵守人体的生理规则,通过人体各环节的节奏变化,舞蹈可以塑造人体的形体动作和造型,从中展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有10种节奏快慢和特点不同的舞蹈,参与练习的舞蹈并不相同,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挑选不同的音乐节奏、动作强度和动作频率。例如,伦巴舞步是一个特殊的舞蹈,其动作比较慢,没有跳跃动作,舞步的节拍只有27小节/分钟,可以发展跨部动作的灵活性;而与之相反的舞蹈恰恰舞比较欢快,迅速移动,30小节/分钟,这种舞蹈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膝关节,还可以保证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牛仔舞步跳跃动作比较多,舞蹈的节拍44小节/分钟,这种舞蹈对学生的弹力跳有一定的好处。因此,体育舞蹈教学中,舞蹈考察了学生整体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体育舞蹈将体育、舞蹈和音乐融为一体的运动项目,高校的体育舞蹈项目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丰富性和综合性,学生通过体育舞蹈教学,增强了学生审美能力。在咯咯哒高校体育教学中,舞蹈运动过程需要参与者相互的配合,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实现了一个创造美和追求美的过程,体育舞蹈的训练,不仅美化学生的体态,还使他们的外形更加均匀,学生体育舞蹈在满足学生美的基础上,也成为了别人的审美客体。高校舞蹈教学的审美受文化素质、社会条件和经济地位的影响,也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学生参加舞蹈运动,改变了学生自身的形体和姿态,体育舞蹈有着优美的动作和音乐,影响着人的感知、想象和情感,进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种群体运动,一般在集体的场所进行,例如,团体舞的练习,要求体育舞蹈教学的协调一致,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促进人与集体的交往能力。高校的体育舞蹈要求男女学生相互交流和配合,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舞蹈学习的平台,体育舞蹈的交流和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育舞蹈教学的文明性,还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 (四)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体育舞蹈是一个终身体育运动形式,各个年龄段的人,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都可以练习体育舞蹈,尤其是高校舞蹈教学。现阶段,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练习舞蹈的人,在许多城市的公园、街头和健身场所,各大高校组织体育舞蹈训练,宣传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促使学生在课余的时间进行练习,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舞蹈学习的兴趣,进而学生自主练习舞蹈,即使学生离开学校,还可以继续坚持舞蹈练习,从而形成终身体育舞蹈锻炼的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舞蹈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學中,不重视高职舞蹈教学、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教师需要对其引导和教育,在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同时,提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体育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 张雅珍.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S1)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与实践[J]. 布光.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 [3]多元反馈教学法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陈贻洲.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