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18年3月-2018年6月期间某校50名中学运动员运动损伤为调研对象,利用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研究了中学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机理,并提出了特殊损伤部位的防治方法,为中学体育运动训练中运动损伤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体育;运动训练;运动损伤;机理 中学体育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心理素质[1-2],达到中学体育的培养目标[3-4],完成中学体育的培养任务。中学体育运动训练内容丰富,项目众多,然而,如果体育运动训练方法不得当,不但没有强化健身效果,反而带来相应的运动危险因素[5],尤为明显的就是运动损伤。因此,为减少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正确的体育运动训练方法势在必行。同时,研究运动损伤机理反过来可以为相应的运动方法带来研究价值,具有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成为有机的整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資料 对2018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名中学运动员损伤进行调查,随机将这50名中学运动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中学运动员的一般资料及受伤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具有一定的参照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中学运动员主要利用常规治疗方法与训练方式,观察组体操运动员则采取物理治疗与功能训练,并且对这一治疗方法和功能训练总结整理。对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参照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的具体标准,不断进行完善,进一步有效降低损伤发生率,积极促进康复训练的效果。由于体育运动员长时间保持单一的训练模式,容易发生神经肌肉紊乱问题,形成了错误的动作模式,肌肉不能均匀分布在关节附近导致用力失衡,直接影响了关节的稳定性,同时长期开展训练也会加大磨损关节和损伤肌肉的风险。迫切需要采取一套合理的运动方式组织训练,保证神经对肌肉有效控制,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长期不运动的肌肉,提高了关节周围肌肉的稳定性,进一步建立了正确、科学的体操运动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体育运动训练方式,避免非对称性训练导致的关节周围肌肉长度不对称或关节错位。运动损伤还会引发肿胀磨损问题,造成了运动员运动功能障碍,直接影响了中学体育运动训练的有效进行。体育运动损伤不仅会损伤肌肉韧带,还会造成筋膜系统失衡。可以采用按摩棒、泡沫滚筒等开展物理治疗,从而对损伤部位的软组织和筋膜系统合理调节。同时还要配合口服消炎药开展治疗,严格监控感染状况,有利于减轻中学体育运动员的疼痛感。很多中学运动员出现的骶骨关节运动功能障碍,需要有效激活臀大肌和股后肌群,从而对骶骨关节周围的肌肉进行放松,强化骶骨关节的运动强度[6-8]。通过与静态拉伸动作与慢速拉伸动作的充分结合,动作练习准备中的牵拉动态训练缓慢增强了中学体育运动员关节活动程度[9-10],减轻了运动中强烈的疼痛感。 在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训练阶段,需要适当增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量。针对长期范围内不使用的肌肉可以设置一套时间相对较长、强度较大的动作。体操运动员可以充分考虑动作模式参与训练,促使肌肉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积极开展牵拉肌肉的有关训练,最大程度在准确的部位开展相应的训练,避免损伤反复出现。在这一阶段应当主动练习脊柱肌肉的稳定性,根据一定的计划逐步开展四肢同步参与身体各类姿态的快速牵拉肌肉反射的跳跃与落地训练,逐步增加训练难度,建立相对科学的神经-肌肉系统,有效减轻受伤部位的疼痛感。 给予科学、有效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具体方法为: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每位运动员接收各项基础检查,询问年龄、病史等情况。应规定运动员每个康复阶段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强度根据他们耐受程度逐渐加强,使运动员身体尽快适应各阶段运动方式,督促他们执行,并记录每天康复训练执行情况,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另外,避免负重活动,可指导运动员进行仰卧抬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缓解患处肿胀症状,增加下肢肌肉力量,避免患肢肌肉萎缩,减少关节软组织粘连,训练强度以运动员耐受度为准,运动员不会感觉疼痛、疲劳。 当体育运动员恢复关节活动的相应功能以后,对关节稳定性有效增强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动作系统,缓慢增加训练动作模式的阻力,努力开发体育运动员的潜力,达到提高战术水平的目的。可以通过微训练、弹性阻力带等方式对全身关节开展合理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增强肌肉的忍耐力,加强了运动员全身训练的稳定性以及关节灵活程度,对运动员损伤有效预防。在获得上述阶段的训练成果以后,运动员已经初步建立了准确模式,全身肌肉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对各种练习操作提供了支撑。体操运动员采取文中提及的动作训练,损伤可以获得有效的治疗,进一步开展全面的专项训练,重新参加体操比赛,经过一定时期的调节,运动员明显提高了运动潜力与战术水平。 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进一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两组数据差异利用P<0.05表示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二、体操运动的损伤机制和因素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损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社会高度重视[11]。运动员受伤主要与以下几方面因素相关。其一,由于教练、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相关知识的缺乏,不重视身体部位的保护,过分追求提高成绩,对身体轻微受伤不重视,最终导致深度损伤,甚至影响运动员职业生涯。其二,运动员损伤的直接原因为教练、运动员运动训练水平不够,在训练过程中训练强度大、运动员技术动作不对称会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率[12]。其三,在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也会引起运动损伤,突然性的急跑、跳跃等大幅度动作均会导致运动损伤,在运动训练或比赛之前应进行热身活动,使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状态,拉伸韧带,放松肌肉,能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13]。其四,场地原因是运动损伤的常见因素,大多数运动员训练场地为水泥地,易导致身体关节出现慢性、急性损伤。其五,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大量急停、急起、跳跃、扭转等动作,运动员均需要在低重心下完成,低重心时,人体全身重量集中在膝关节上,导致局部过分负重,加之运动过程中易发生冲撞、扭转、摔倒等意外事件,增加运动损伤率。 (1)中学体育运动危险因素包括了训练持续时间以及重复使用负荷的训练频率,负荷反复撞击产生的急慢性损伤。相应包含了地面开展的练习、平衡木、各类杠上运动、吊环或者是落地动作等。持续时间和训练频率直接联系着损伤出现的几率和劳损类型。在比赛过程中技术水平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当不间断增加比赛难度,以及逐步提升运动水平时,损伤出现的概率也会不断增加。随着体育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训练时间的相应延长,损伤的机会也会迅速增加,其中超过90%的损伤出现训练中。 (2)地面练习中的转身动作是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在膝关节和踝关节中频繁出现。另外在平衡木和单双杠落地动作中也容易发生损伤。而跳马项目受伤情况极少出现在报道中,主要是由于这一项目持续时间并不长。在女子地面项目中,具有最高损伤率的项目分别是平衡木与高低杠。 (3)迅速生长是另一个危险因素,该时期肌肉性能变化极大,并且不具备充足的条件有效补偿力量类型训练。中学体育运动员一般达到较高水平都在青春期,尤其是女子运动员,当她们获得较高比赛水平时会遭遇迅速生长期的极大影响。 (4)在之前的训练过程中,增加了动作难度,会带来巨大的危险和更加频繁的损伤。训练技术也与发生损伤概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长时间开展训练而极少进行休息,如此容易导致运动员无法集中注意力以及不专心。 (5)重复训练在中学体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容易分散注意力而频繁发生损伤。当运动员延期利用设备器材上开展训练或者是比赛,相应的增加受伤危险几率。注意力相对分散是出现损伤的主要原因,所以改组训练计划是对损伤进行预防的重点。引发损伤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彻底康复之前又出现了新的损伤。运动中拥有极高的重复损伤概率,尤其是女运动员与被教练员强迫进行训练者。由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教练员的要求,这样无形之中增加了恢复训练的压力。 三、特殊损伤部位的防治方法 (1)脊柱损伤大部分是挫伤或者是肌肉附近的拉伤,这类型损伤的严重程度对运动员开展运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般可以迅速恢复且不会留下后遗症。极少会发生骨折。大部分颈部损伤并非骨折,而属于软组织损伤。治疗这类损伤的方式为利用颈托、限制活动、冷疗之后的热疗以及脊柱两侧肌肉组织力量。治疗骨折损伤可以结合产生骨折的位置和骨折类型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当做好充足的预防措施。 (2)腕关节的损伤大部分是以劳损伤,包括了桡骨远端和尺骨应激反应、舟状骨和撞击尺骨综合症以及腕骨软骨软化症。此外还出现了软组织慢性炎症等一系列问题,极有可能发生腱鞘囊肿、三角骨纤维软骨盘撕裂。针对以上慢性问题,解决的重点就是对运动终止刺激。另外,完成运动之后还需要局部放松按摩以及冷疗。支持带保护的利用有利于对这部分损伤背屈时异常表现进行缓解和限制,借助于保护支持带的运用,可以开始适度的运动但是需要避免剧烈的运动,有利于缓解症状。 (3)膝关节是损伤经常发生的位置之一[14],具体的功能性损伤包括扭伤、脱位、软骨骨折、肌肉韧带撕裂等[15-17]。通过RICE可以较好处理早期急性损伤,在恢复的过程中利用支持帶保护、设计康复训练计划、口服消炎药物以及牵拉肌肉治疗,可以尽快恢复。疲劳损伤可以利用抗炎药物的服用、局部冷疗以及抗阻练习和合理的牵拉等方法,尽快获得恢复。 (4)在中学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损伤与其他部位相比,其发生率低[18]。能够尽快的恢复运动,特别是在校医的监督之下实行是拥有较大益处的。包扎与支撑有利于积极改善本体感觉,同时可以尽快恢复运动整体范围,平衡力量。在预防方面,可以积极练习踝关节力量,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做好落地保护。 现代运动医学将运动损伤具体划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19-20],一般急性运动损伤还可以称之为机械性损伤[21],慢性运动损伤通常属于非机械损伤[22]。慢性运动损伤通常认为是非机械损伤。普遍情况下竞技项目容易出现急性损伤,比如过于激烈的碰撞,急性损伤是不能获得有效控制的,体现出极大的随机性,可是其发病率极低。慢性损伤是指运动员长时间以来开展训练专项,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最终导致运动功能性障碍,进而产生了一定的疼痛感。 我国中学体育运动员形成了极高的运动损伤发病率,其主要原因在于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协调性与科学性欠佳,他们对运动损伤缺少科学的预防以及对应的康复练习。而在发达国家的体育职业俱乐部中,不但设置了专项训练,还有专业的物理治疗师和教练,整体提升体育运动员的关节肌肉力量,防止单一训练引起不平衡的肌肉力量与长度不平衡。采取物理治疗与功能性训练解决了中学体育运动员由于治疗而导致的训练空白。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最大程度提升了中学体育运动员的潜力与实力。 四、研究结果 经过全面治疗,两组中学体育运动员已经基本治愈,观察组中学体育运动员在开发专项运动潜力以及提升实力方面明显比治疗之前以及对照组中学体育运动员高,差异显著。通过卡方检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整体治愈效率,两组疗效的差异体现出统计学意义。 以上的数据可以借助数据挖掘方法进行处理分析。所谓的数据挖掘,就是达到完成对数据处理的新要求,并且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需求而崛起的一种信息分析技术。这种新型的信息分析技术是在一大群的数据中找寻出其中一个数据的隐藏价值。数据挖掘是以高性能关系数据库作为索引,且具有广泛的数据库集成作为基础,其中会利用到的科学有好几类。数据挖掘把简单的数据查询转换为挖掘出数据中的潜藏信息,以便于决策者做出具有前瞻性的决策。数据挖掘所利用到的是数据挖掘技术,不仅是从数据库中,同时还从数据仓库或者其它大规模数据中找寻有价值的信息。 五、结论 综合来讲,对于中学体育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可以获得显著的效果,可以积极开设有关物理治疗的课程,尽快贯彻落实复合型训练,提升中学体育运动员的整体实力,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物理治疗和功能训练不仅可以预防运动损伤,还可以有效的开发运动员的潜力,提高战术实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晨.中学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3 , 22 (2) :89-91. [2] 陆泓.浅谈中学生体育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J].中国市场, 2013 (13) :102-103. [3] 许海洋.浅谈体育训练的运动损伤与简单防治方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1 (9) :62-63. [4] 魏院珍.田径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探索与研究--以十堰市中学生为例[J].体育时空, 2016 (15). [5] 李立.对课余训练中运动损伤的研究——以运城市几所重点中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 4 (1) :13-13. [6] 郝兴莉.关于中学生业余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分析及预防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27). [7] 李海平.中学体育训练中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 (9) [8] 刘新丽.体育教育专業学生高中阶段运动损伤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6 (3) :36-38. [9] 姜艳艳.关于跨栏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某高中体育训练队[J].学周刊, 2011 (33) :188-189. [10] 廖武装.中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和预防[J].教师, 2009 (11) :115-116. [11] 王平.中学生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及有效预防[J].科技展望, 2017 , 27 (32). [12] 魏志明.中学体育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18) :271-272. [13] 陈玉生.中学生业余训练运动损伤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 :211-211. [14] 李哲.浅谈体育谋中学生的运动损伤[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2 (6) :12-12. [15] 赵秀平.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青少年体育, 2010 (1) :53-53. [16] 宋海霞.浅析中小学体育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恢复[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13) :84-85. [17] 王立新.学校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恢复及避免方法[J].大观, 2017 (12). [18] 马西伟.浅谈中学校园常见运动损伤防治与康复[J].新课程(中学), 2016 (8). [19] 李飞.预防和提升中学生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 (24) :160-161. [20] 窦轶军.中学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研究[J].商情, 2014 (36) :353-353. [21] 张丽.高中运动训练中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探索与分析[J].体育时空, 2014 (13). [22] 万子麟. 中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 (8)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