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研讨开放性的问题?又怎样尊重学生儿童世界的规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做到: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活起来;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活起来;创设丰富的生活情趣,激发兴趣,让课堂"活"起来创设丰富的生活情趣,激发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考教育 让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怎样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应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研讨开放性的问题?又怎样尊重学生儿童世界的规则,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把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大多数学生依赖思想特别严重,他们缺乏主动钻研和创新的精神,总希望教师能把所有的题全部讲完,有的甚至不想听解题过程,只想知道最后结果,把作业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 一、构建全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活起来 1.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育观。 观念的创新是教育创新的先导。要让教师‘活起来。首先教师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人才观和教育观。在知识观方面,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认识到:知识结构在不断扩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的紧密。教师是在用昨天的知识,教育今天的学生,去适应明天发展的需要。有了知识观,人才观的变化,勢必会影响教师教育观的转变,新的教育观念也将在教育的变革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2.利用自身优势,活化教学 我们必须明白:课改实验的水平可以有高有低,实验的内容也可以自己选择。可以多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启发学生用心读懂大自然这本书。所以,面对课改,教师莫自卑,要转变观念,大胆创新。 二、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活起来 让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不是数学教学的全部目的,而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方法和情感更为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充分体验问题的"发生—发展—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而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以促进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 1.把生活引进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活力 课堂上有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带动下,能够积极的思考问题,而家庭作业却可以看出缺乏思考,不是作业太难,而是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错误。 这些错误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读题、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求他们读题出声,多读几遍,知道有哪些条件,思考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什么,怎样才能求出问题。在课堂上,更要重视对作业的评讲,对认真思考问题的学生多表扬,展示其好的解题方法,给其他同学提供多种解题思路,树立学习榜样,使他们能够自觉的思考。 2.数学课堂教学并不局限于教室 "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传统教育的局限之一是教育的封闭性。它使教育局限于学校生活和课堂教学之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维发展。新的教学观提倡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统计一些数据,探究这些数据的规律和特点,让学生感受探索身边数学的乐趣。 三、创设丰富的生活情趣,激发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解放学生,让他们的独立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内部潜能得以释放,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因此,要让课堂"活"起来,就必须创设丰富的生活情景,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利用生活中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对游戏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的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在课前、课中、课后。例如常用的"开火车"、"找朋友"、"小白兔过关回家"、"编口诀""夺红旗"等,还可以利用生活中小学生感兴趣的电脑、扑克、模拟购物等,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及《连加、连减应用题》时,都可以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模拟购物中完成教学任务。这样,课堂教学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生活中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若在数学教学中恰当的引入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就会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探究活动中来。如在教学数学"亿以内读数写数"时,导入新课时利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用数字怎样写?怎样才正确?又如在教学数学"简便运算"时,教师引入数学家高斯解决"1+2+3+4+…+100=5050"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促进学习情感内化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创设生动的情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主动去观察、思考、操作,始终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悟、有发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孕育学生对数学的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创造,并深刻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想学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内化。如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议一议。让教学形成一个开放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情感内化。 【参考文献】 [1]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2]吴钢.现代教育评价基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3]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4]虞应连.采用复合评分法 注重个体内差异评价[J].中小学管理,2001(1). [5](美) Carol Ann Tomlinson,刘颂译.多元能力课堂中的差异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6]茹建文.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