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问题初步探讨


  【摘 要】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日新月异,有力促进了宏观经济发展,直接表现在市场融资和投资两个方面,是企业和个人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整体上看,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中处于主动和优势地位,同业竞争及行业外竞争压力不大。但是,近年来,金融创新成为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带来巨大挑战,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积极策略,加以应对。本文围绕这方面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融资;投融资;金融风险
  40多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连续多年保持调整增长势头,平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期间,商业银行历经改制,多次变革,不断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有力推动了宏观经济发展。同时,由于金融市场改革不断加深,经济发展质量要求更高,面对国内外新兴市场冲击日益增大,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开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待行业内外积极应对,变被动为主动,把风险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下面,以基础信贷业务为视角,对相关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基本情况
  (一)宏观经济背景
  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体以后,在保持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经济质量也显著提升,构成宏观经济体系中核心单元的制造业水平达到世界领先程度,生产制造规模超过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的总和。巨大的经济成绩的取得,是国内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各项产业政策持续完善、各个微观市场单元健康成长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处于金融市场中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体系,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也是直接见证者和受益者,其所提供的金融市场中介服务,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实现了社会分散货币资金的规模化效应,满足了企业融资需求,为社会财富的再创造和再分配提供了有效的市场手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推动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等为特征的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兴消费模式、新兴产业结构、新兴市场投融资需求和市场,一方面为金融中介服务市场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给传统金融中介组织业务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商业银行领域首当其冲,直接面对,风险最大,挑战最大。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上最早的商业银行起源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巴比伦,有近代意义的银行诞生于1850年的意大利威尼斯城,而真正有现代意义的银行则是1694年成立的苏格兰银行。我国的银行机构,开始于明朝后期,当时出现了以银行业务为特征的钱庄。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国家为了掠夺财富,在我国境内纷纷开展金融业务,设立金融机构,英国人在1945年在我国境内设立丽如银行,1897年,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商业银行正式开业。
  新中国解放夕,根据当时需要,我们党于1948年12月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人民币发行业务。1949年2月,该银行正式迁入北京。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正式成立,正式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是一个典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金融机构,既有商业银行的职能,又有中央银行的职能,全国所有银行都是其下属单位,银行业务开展不具有独立性。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我国银行体系进入历史调整期,以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一方面,央行与商业银行职能分开,另一方面,根据不同业务职能,将商业银行划分为多家,既有分工又有竞争,即实现商业银行本身的市场化管理。以后的若干年中,按照企业化改革、商业化经营的思路,商业银行体系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二、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银行体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是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主要手段,也是金融环境治理的重点所在。所以,远到建国以来,近到1992年我国明确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中央政府对银行体系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使之最大限度地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国际金融领域普遍做法相衔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银行业管理理念相对滞后,经验相对不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事件或区域性变化时,我们的商业银行体系还是暴露出许多问题,值得思考,迫切需要采取针对性高低端政策,加以解决,为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实现提供良好的金融市场服务。目前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商业银行未建立起清晰的产权制度
  产权制度改革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任务,总体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还没有彻底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经济运营效率的提升及社会公共服务效应的发挥。比如,从规模上看,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连续多年居于世界前列,但是核心的国际化水平指标与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相比,落后很多,仅是在绝对市场数量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从产权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的现行管理方式下,突出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行政化代理制度的市场激励成本非常高。商业银行管理者开展业务管理过程,不能保证是一种纯粹的经济行为,而是一种带有浓厚行政色彩的官方活动,很难以市场要求为准,推出高效率的激励约束制度体系。二是管理环境中,不同层级的顶级代理人为了追求非市场经营利益,在缺乏有效的市場制约机制下,往往出现权力真空现象,集团利益私人化,高层失误决策组织化,管理成本扩大化,资源浪费合理化等弊端。
  (二)充分的市场经营意识还不够强
  商业银行体系,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普遍存在行政性思维,企业化管理和商业化经营的意识比较薄弱,认为银行体系是国家核心经济部门,任何时候国家都不会弃之不管,即便出现经营困难,政府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帮助其度过难关,而不会像一般企业那样被市场淘汰出局。此外,借助多年来已经形成的市场占有份额,只要正常保持当前状态,已经可以维系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开拓新市场、进一步提高运营成效,虽然空间是有的,但主观需求并不强烈。诸如此类的固化思维,带来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整个行业压力传导不足,与日益加快的宏观经济整体节奏不相适应,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没有充分的释放,间接效率损失不容忽视。其次,由于长期处于消极应对状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在逐渐下滑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国内金融市场投融资方式越来越丰富,国际金融体系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场选择空间更加广阔,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金融服务机构必然会遭受前所未有的用户选择危机,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跟不上市场节奏而最终落伍甚至出局的情况已经时有发生,今后更将成为一种常态。
网站目录投稿: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