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泰安一个两天时间需要上9个培训班的"最拼小学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一个9岁的小学生,顶着高温在9个培训班之间马不停蹄地赶场:游泳、相声、模特、钢琴、作文、英语……每结束一个培训课程,就立即赶往下一个。人们惊呼"现在的小朋友真的好辛苦!"家长们则纷纷感慨:"现在孩子拼,家长更拼。" 给9岁孩子制定每天学习18小时作息时间表的"北大虎妈"、让7岁男孩1周上40小时课外班的"海淀拼娃爹"、为孩子报17个培优班的武汉"急妈"……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最拼孩子"背后,必然站着一位"最拼家长"。正所谓,没有最拼,只有更拼。每一个"拼娃"的出现,都会触痛人们的"旧伤",更深深刺激了无处不在的教育焦虑。 在人们高度重视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没有人可以淡然处之。治根之策当然有赖于教育公平的推进和切实构建"人能尽其才"的教育模式。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理想与现实永远是一对矛盾。在理想的教育到来之前,家长的无奈又该如何化解呢? 说实话,没有人可以给出标准答案,但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循——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做到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切忌盲目跟风。因为,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再急也不能罔顾规律和差异。否则,一味焦虑赶"热潮",非要把泥鳅拉长成黄鳝,不仅于事无补,恐怕还会适得其反。著名的"双生子爬台阶实验",或许可以印证这一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让一对双胞胎练习爬台阶,其中一个孩子在48周大时开始练习,另一个则在53周大时开始,练习在他们满54周时结束。结果出人意料:练习少的宝宝,爬得反而又快又好。何也?格塞尔分析说,48周时练习为时尚早,孩子没做好准备,事倍功半;53周时练习,孩子做好了准备,所以能事半功倍。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要耐心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 因此,所谓的"输在起跑线上",完全就是一个伪命题,无非是某些从事教育产业者恫吓家长的口号而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复制的,教育是极其个性化的事情,岂可盲目跟风? 或许,有家长总是担心输了起跑,终点就会落后。如果是一时一事,此言确实不假。但人生是一场长跑,岂能只顾眼前一时之得失?事实上,起跑领先的所谓"优势"通常难以持久。为孩子报了17个培优班的武汉"急妈",曾让5岁的儿子成了幼儿园的"神童"。但升入小学后,儿子的成绩却不断下滑,变得"中不溜"。不仅如此,更值得担忧的是,因为在起跑线发力过早、过猛导致后劲乏力"输在终点线"。既然可能"输在终点",又何必"赢在起点"? 而且,所谓的"赢在起跑线",还很可能会让孩子输在自己的天生潜质起跑线上。试想,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中,让孩子拼命 "抢跑""领跑",在他们最需要发现并培育自己的兴趣爱好时,却过早、过度地开发、透支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一旦孩子产生倦怠厌学情绪,怎能不全盘皆输?因此,有人认为"领跑"就是风光地自杀,而"输在起跑线"才能找到自己兴趣的起跑线,这并非虚言。 所以,要想让孩子顺利跑完人生这场马拉松,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父母首先要沉得住气,学会从长计议。只有家长不再焦虑,才能帮助孩子选择适宜自己的人生道路。 前不久,一篇杭州五年级小朋友控诉"升学热"的作文,被人们争相传阅。"希望沸腾的择校升学热潮慢慢地冷却,那时学奥数仅仅是因为喜欢数学,背唐诗宋词仅仅是因为热爱国学……"培训热也好,择校热也罢,固然包含着诸多现实的无奈,但某种程度上也是家长缺乏主见,一有风吹草动就神经紧张,内心大乱的表现。 每一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道理谁都懂,可问题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想要让凌乱的内心宁静下来,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