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一本由[日] 福冈伸一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一):不会写侦探小说的生物学家不是好作家 我多次说过,我不想做一个标题党,然而标题写成这样其实我也是不想的。因为这就是我的本意,完全是有感而发,并不是故意的。所以请原谅,我又一次做了标题党。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二):书评 作者可能是个科学工作界的文人吧,除了把生活部分写得像诗一样美丽,同样也让无趣的分子实验在他的笔下闪出科学的浪漫。从作者笔下,也了解到科学界也不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崇高,那些科学界大佬的八卦也几乎让他们从读者内心走下神坛。对于想要从事研究的人来说,对于博士后生活的描述,也能对他们有所启发,科研绝不是能凭一腔热血就能走下去的。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三):生命是一个过程。 生命是处于动态平衡的过程,各元素始终保持着流动状态和动态秩序。同时沿着时间轴,单向不断互补折叠。 生命无法倒退,每个瞬间都是完成态,最后都会达到最大熵状态〈死亡〉。 …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四):生命的小感悟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动态平衡,不参杂任何感情与其他因素。作为人类,作为一个只是一大团不断移动的分子和原子,或许永远无法参透生命的奥秘。但是从基因开始,我们能够去更好的理解生命。从每一代科学家的实验与发现,经历数十载才能获得的成果,夹杂着人类的自私与贪婪,不断去的探索与尝试,我们才能了解生命,了解DNA、氨基酸、蛋白质等这些生命的要素。遥想当年,或许是在某个夏日,趴在弄堂的地上,摆弄着那些昆虫和植物,才是我对生命最真挚的追求吧……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五):短评写不下 有点像杂文,有不少关于环境的描述我觉得显得啰嗦,读者们见仁见智吧。对博士后期间的搬砖生活的吐槽很棒,自古生科多苦逼… 对于生命的本质理解得不够深入,都提到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了,又拐回新陈代谢上是要闹哪样?后半部分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对生命系统调节的理解也比较偏颇,最后还断言了一个不可知论的结尾。 总的来说就是作者对生命的粗浅理解和对自身科研经历的简要回顾吧(您哪位?我真的不太想看这个。)不推荐,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如果闲得无聊可以随便翻翻。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六):四个主题 主题有这四个:个人成长感悟、科研民工吐槽、双螺旋发现过程掌故和关于生命是什么的叩问。 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奥斯瓦尔德.埃弗里,拍下DNA的X光片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对原子和生物关系做出深入思索的薛定谔,发现生物体组成物质处于不断动态变化的鲁道夫.舍恩海默,虽然他们名气不够大,但都值得我们像推崇沃森和克里克一样推崇。沃森们使用演绎法跨越式悟出双螺旋结构,确实运气极佳。 关于生物体组成物质像沙堡一样不断更新的比喻,生命对抗熵增的事实,生命体蛋白质像立体拼图网络一样的比喻,确实是深入思考生命的绝佳切入点。 生命不可像机器一样随意拆装,因为机器没有单向时间发育特征,而生命是在单向时间轴上组装的不可逆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一点至关重要。 文笔佳,可读性强。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七):关于对生命的科学解读 仰望星空的时候,经常会有个疑问:满天的星星会不会像沙子一样,而地球只是沙中之沙呢?网上流传过一个非常经典的FLASH动画,名字叫做《宇宙刻度》。通过这个FLASH,我们可以直观地找到答案。在宇宙天体中,相较于银河系,地球就像一粒尘埃;相较于可观测的宇宙,银河系就像一粒尘埃。但是,如果不断地深入,我们会发现,地球内的一粒尘埃,里面也有大千世界,分子之于夸克如同地球与沙子;中微子至于弦,也如同地球与沙子。佛曰:一粒沙中有三千世界。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诚哉斯言,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得到结论,我们看待世界的视角不同,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八):全书一些结构上的问题 作者最开始以病毒切入,让我以为是开始从这里探讨物质与生物的界限,本是个不错的点,却很快歪到围绕DNA结构发现的幕后八卦上了。或许作者是想以此来向我们展示科学与科学家之间的某种范式,但在我看来实属多余以致在书中喧宾夺主。 从DNA到薛定谔之间,本来可以有一场更宏大的讨论,结果却只是帮我复习了一遍《生命是什么》。这一点看过薛定谔那本小书的都会明白。 这之后进入了本书的闪光点,从负熵过渡到作者"生命是种流体"的概念。但随后作者开始用了极大的篇幅介绍了他的GP2蛋白基因敲除实验,最后以此将主题升华至生命的动态平衡。 就如同埃弗里手里99%纯度的DNA不能证明DNA是转化因子一样,只是一种蛋白的敲除实验也不能证明生命动态平衡这一概念的正确。诚然作者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但毫无疑问,此书在无意或有意地引人误解。 "我们进行了种种研究与实验,其实只证明了一件事——人类不可能像操纵机器那样操纵生命。"全书在这里一笔带过,是为最大污点。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九):尚未找到太多用物理学原理来创造生命的东西 生命为何物? 前一段时间看到过一个麻省理工的学者,模仿一些气候群。构成一种负熵系统,也就是说能够自发吸取能量的系统。这与生物有区别,原因在于构成成分都不是有机物,这与普通的自动化电子或机械系统也有区别,区别在于大部分机械系统缺少这种自发的能力。 波士顿机器狗,如果没电了或者说用电到了一定得程度,能够自己找插座然后充完电,这算不算一种生命?这在能量上已经完全能够自主平衡了。不算,因为生命体还能够自我复制,从细小的DNA复制整个与我同似的生命体。 实际上,波士顿机械狗要实现自我充电比想象中复杂,或者说生命体实现自我能量平衡用当下的物理学原理很难实现。大多数生物的图像能力,都不是现有的机械电子设备所能比拟的。 人类创造生命(用物理学创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并非不可实现。从微观的控制系统开始,能够将周边的材料吸收至这个系统之内,然后再复制分化出来,并能够发展出某种遗传结构体,那么生命就算创造出来了。 ps.看到DNA螺旋结构,我始终觉得有点像黑洞一样的存在。我相信DNA的微观系统里边应该存在一种类似于黑洞一样的结构体。这是个猜想。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读后感(十):一部有着诗意的科普作品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一本关于生命科学故事的科普读物,读了这本书就像上了一堂堂非常生动的生物课,福冈伸一为我们非常形象地讲述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带着读者去访寻生命的奥秘。 首先作者在序言里就提出生命思考,什么是生命?这是几千年困惑人们的课题,直到二十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得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是一套自我复制的系统。然而如何能区分出生物与非生物来呢,本质的区别其实就是其有没有生命。生物和非生物都会随时间而消茫,但是生物在消茫前会有生命的传承。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此掌握了生命的钥匙。沃森和克里克这两位年轻人功不可没,成为揭晓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人,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书中详细讲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被发现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