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李鸿章与盛宣怀的关系如何有什么矛盾


  在李鸿章去世之前,张爱玲的祖母曾经怒斥盛宣怀、袁世凯乃小人。其实,盛宣怀、袁世凯二人与李鸿章的关系,盛宣怀更近。袁世凯更多的是依靠吴长庆的关系,和李鸿章的关系更隔着袁氏长辈。盛宣怀从1870年正式协助李鸿章开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基本都是"利益一致"的,但为何李菊藕会说盛宣怀是小人?其实,这源于二人在1890年后,在洋务企业应该如何管理问题上有着本质矛盾。
  封建社会官场无朋友、少亲信
  在封建社会政坛上,其实没有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朋友与亲信。我们认为的朋友、亲信,那就是"一心一意、绝无二心",然而,政治人物可不是我们这些平常人。因为政治人物永远不是"孤立"的,"独狼"式人物在政治场合是不可能出现的。他们永远是一个人背后有一群人,特别是像李鸿章、袁世凯、盛宣怀等。
  因为,盛宣怀在收购美资轮公司船旗昌的时候,向南洋借款致使南北洋争夺轮船招商局有了非常正当的理由,李鸿章对其其实就已经不满。只不过,盛宣怀的个人能力比较强,李鸿章又不懂企业内部的公司文化。所以,也只能依靠盛宣怀掌控各个洋务企业。
  再加上,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其势力大受影响,特别是其苦心打造的自己的"水泼不进去"的北洋防区被日军打败,李鸿章临退职前把放入小金库的八百万两还给清廷。可以说,方方面面大受损失。
  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左膀右臂继续受到青睐。
  盛宣怀崛起与李鸿章势力,二人的矛盾在何处
  李鸿章的政治后台慈禧对李鸿章的政治势力比较重视,李鸿章虽然被"冷藏",但在慈禧心中总有一天是要被重新启用的。
  一者,慈禧袒护李鸿章及其势力。
  李鸿章对慈禧忠心耿耿、又善于揣摩老佛爷心态,经常为慈禧排忧解难签订各种协议。这样的人,当然会被保护,否则"甲午战败"这样的责任,仅仅被"冷藏"显然是被低估了。
  因此,李鸿章一年后就被派往欧美去和谈,只不过太过招摇,结果还未离开中国就被太监寇连才进言不可。虽然慈禧杀了寇太监,但引发了更多的人痛恨。结果,刚一回国就被光绪以误闯皇家禁地的过错再次"雪藏"。之后,李鸿章又被派往黄河巡视;接着进入广州任代理两广总督。可见对李鸿章多么袒护,对他如此,对他的政治势力也必然重视。
  二者,盛宣怀自从1860年进入洋务企业以来,其能力已经受到认可。
  在"洋务运动"中,曾左李张四大臣都是作为"统帅级"人物,基本属于"桥梁性"人物,不可能直接去抓工作。那么,真正的"执行总管"中最著名的当属盛宣怀。四大臣中与其关系较淡的左宗棠、张之洞都曾经或多或少的与其进行过交联,可以说,作为"洋务企业"执行层面"第一号人物"盛宣怀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三者,盛宣怀掌握着财,受到所有人关注,希望"更上一层"的他自然有诸多抱负:李鸿章与盛宣怀的矛盾根本所在
  盛宣怀在三四十年间,与李鸿章及其家族、淮系多有交结,作为"官商"人物,他聚集着封建社会官僚的贪婪、封建社会商人的八面玲珑,这一切都使他与李鸿章之间的关系很复杂。
  面对着"暂落下风"的李鸿章,他希望摆脱李鸿章的桎梏,要知道李鸿章家族的贪婪、淮系的贪婪,与他自身的贪婪之间不仅仅是"合作关系",更是一种"矛盾"。
  比如李鸿章一直要求对洋务企业"官督商办",盛宣怀则更彻底希望纯粹的"商办"。这与二人所处地位是一致的。
  官督商办:李鸿章因为是清廷派出负责"整体监督"洋务企业的官员,他是"清廷"与"洋务企业"之间的桥梁。清廷无道,只要你给够清廷要求的钱,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李鸿章就有权力进行分配。
  纯商办:李鸿章则失去"整体监督"的权力,各个企业与清廷脱钩,也就是我们说的管理层持股问题。
  正是因为这一点,李鸿章和盛宣怀之间的矛盾"在合作中有暗中角力"。那么,李鸿章对此是否清楚呢?很显然李鸿章很明了。高级的封建社会政治人物要求的不是事事遵从自己意志的人,而是每到重大问题的时候都能站在自己一边的人。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朋友和亲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网站目录投稿: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