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草别名驴食豆、驴食草。红豆草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牧草之一。适应性强,栽培区域广,除北部高寒地区外,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各地都能种植 红豆草别名驴食豆、驴食草。红豆草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有价值的牧草之一。适应性强,栽培区域广,除北部高寒地区外,华北、西北及东北南部各地都能种植。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各种氨基酸,饲用价值高。适口性比紫花苜蓿和三叶草好,牛、羊、猪、兔均喜食,且食后不易得膨胀病。红豆草的耐牧性和再生性不如白三叶和紫花苜蓿。开花早,花期长达2-3个月,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其根上有根瘤,固氮能力强,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红豆草系多年生草本。 高30-120厘米,主根粗长,侧根发达,主要分布在50厘米的土层内,最深可达1米。茎直立,多分枝,粗壮,中空,具纵条棱,疏生短柔毛。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13-27片,呈长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0-25毫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圆或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长柔毛;托叶尖三角形,膜质,褐色。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粉红色至深红色。荚果半圆形,果皮粗糙,有明显网纹,内含种子1粒。种子肾形,光滑、暗褐色。 (二)生物学特性 适应生长在森林、森林草原地,比较喜欢含碳酸盐的土壤和阴坡地。喜温暖、干旱的气候条件,抗旱性比紫花苜蓿强,抗寒能力则稍逊于紫花苜蓿。病虫害少,抗病力强。 1.生长特性 在适宜的条件下,播种3-4天后即可发芽,6-7天出土,子叶出土后5-10天长出第一片真叶。在甘肃河西走廊栽培,生长快,开花早,播种当年即可结子。在甘肃黄羊镇4月初播种,7月上旬开花,8月中旬种子成熟。第二年一般在3月中旬返青,较紫花苜蓿约早1周,比红三叶约早2周。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自然条件下,4月末播种,当年也能开花、结子,但种子不甚饱满,第二年4月中旬返青,5月下旬现蕾,6月上旬开花,7月上旬种子成熟,由返青至成熟约90天,是豆科牧草中较为早熟的品种。南京地区秋季播种,第二年4月初开始迅速生长,4月中旬现蕾,5月初开花,6月上中旬种子成熟。在贵阳市10月中旬播种,下旬出苗,翌年4月中旬开花,5月底种子成熟。 2.异花授粉 自交结实率低,即使在人为条件下控制自花授粉,其后代的生活力也显著减退。成熟的花粉粒,在5小时内有授粉能力,雌蕊授粉能力可保持2天。在大田生产条件下,授粉率的高低,取决于传粉昆虫的多寡,如开花期遇上高温、多雨也会影响授粉。在自然条件下,红豆草结实率一般为30%左右,故提高红豆草的结实率,是种子生产的重要问题。种子丧失发芽能力较快,一般贮存5年以上的种子就不宜作播种使用。 3.根系强大 据测定,生长一年的根系分布在2厘米的耕作层内,留在土壤中的鲜根每公顷为12.5吨;生长二年的根量倍增,每公顷可产鲜根40.5吨,为第一年的3倍多,如果加上底层中的残留根量,总重超过了地上部分。因此,种植红豆草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良好前作,在干旱地区的轮作倒茬和耕作制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适宜种植区域 原产于欧洲,现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北部、西部和南部。我国甘肃、宁夏、青海、陕西、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均有栽培。 (四)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 1)播种期:北方以春播为宜,而华东和华中地区,可夏播或秋播。 2)播种量:割草用,每公顷75-90千克;采种用,每公顷45-60千克。 3)播种方法:条播。割草用,行距为20-30厘米;采种用,行距为30-35厘米。播深3-5厘米。 2.田间管理 在干旱多风地区,播后必须及时镇压,以利保苗。播后出苗前,不宜灌水,如遇降雨使表土板结时,需要及时松土,以利出苗。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及时除草。在生长初期或每次刈割、放牧后,要追施化肥和石灰,与灌溉结合进行,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