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名为《天雷滚滚!那些糟心的儿童绘本》的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并引发关注。文章列举了部分"糟心"儿童绘本,质疑"挖鼻孔"等内容是否有可能导致孩子模仿,同时指出一些绘本故事的价值观"无法接受"。(7月5日中国新闻网) 挖了鼻孔,"鼻子就会断掉,永远不会再长出来了!"培养好习惯一定要用欺骗式恐吓吗?在家长看来,这些绘本是有"毒"的,不适合孩子阅读,绘本中的"毒"可能会"毒害"孩子,教会孩子模仿绘本中的不良行为,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 不可否认,许多绘本的确有"毒",有的甚至比较严重。但如果因"毒"废食,抵制有"毒"绘本,那孩子可能无书可读。毕竟,绝对无"毒"的绘本,很难找到。再说,任何一个孩子不可能只是生活在绘本里,他们都要从绘本里走进现实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毒"。 绘本可以选择,生活不可选择。现实生活中没有世外桃源,孩子们很容易遇到绘本中的故事,迟早也会见到绘本中的那些不良行为,遇到这些情况,难道家长也如抵制有"毒"绘本一样,带着孩子躲避,抑或逃离? 读有"毒"绘本,"毒"点也是读点,只要"读"具匠心,就能够把"毒素"变成"营养",必将使孩子收获满满,长见识,明是非,提高判断力,积累生活经验。有了读绘本的经历和收获,面对生活中的"毒素",孩子们便能够从容面对,正确判断,甚至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排"毒"。 如何提高孩子的排"毒"能力?亲子共读,可以排"毒"。但亲子共读不是孩子读孩子的,家长读家长的,还要亲子互动,边读边议,边议边导。读是起点,议是重点,导是难点。互动时,先听取孩子的想法,再因势利导,引导孩子准确解读绘本内容,指导孩子正确理解绘本中的"毒",直到孩子有自己的解读,也有正确的认知。在导的过程中,不可盛气凌人,不要自说自话,不能急于求成,要导之有道、导之有理、导之有据,令孩子欣然认同和接受。 读绘本,需要"读"具匠心;读生活,更需要"读"具匠心。无论是哪种,孩子排"毒"能力的增强,便是成长。